地税收费标准的计算需要根据不同的项目适用不同税率,地税里面有城建税,水利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不同税种的税率有所不同,比如,水利建设税的税率为百分之一,城建税在县城、镇、大中型工矿企业不在县城、镇的税率为百分之五。
地税收费标准怎么计算 1、地税之城建税 城建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纳税额*适用税率,这里的适用税指纳税人所在地市区的税率为7%,在县城、镇、大中型工矿企业不在县城、镇的税率为5%,不在市区、县城、镇的税率为1%。 2、水利建设税 水利建设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1%,这里的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总和就是纳税额。 3、房产税 如果企业拥有房产产权的,需缴纳房产税。房产税是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对拥有房屋产权的内资单位和个人按照房产税原值或租金收入征收的一种税。 (1)房产税以原值计税 以房产税原值(评估值)为计税依据,税率为1.2%。计算公式为:房产税年应纳税额=房产原值(评估值)×(1-30%)×1.2%。 (2)房产税以租金计税 以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的,税率为12%。计算公式为:房产税年应纳税额=年租金收入×12%,如果单位属于“外商投资企业或外国企业”应缴纳城市房地产税。
什么是地税税基 税基,是指政府征税的客观基础,它描述的是政府征税的广度,即解决对谁的“什么”征税的问题。从狭义角度看,税基是计税依据,它是从量上界定某一税种征税的广度,是计算应纳税额的法定基础和依据。城市的税基是对城市范围内所有物业的整体评估,当然也有些例外,如医院、教育设施等。三、地税税率是怎样的 税率,是通过市政府的年度预算和税基的比例得出。比如某城市的年度预算为1.5亿,税基为210亿,所以得出的0.71%就是税率。税率传统意义上是通过“厘”作为最小单位来计算,但现在为了简化税收计算,所以改变了这一方法,只是用小数或百分数来计算,如:0.01234或1.234%。 具体到地税税金计算就很简单了,公式如下: 地税金额=房屋估价x税率 如:房屋估值为30万,税率1.234%,那么地税就是300000 x 1.234%=3,702。 以上就是整理的关于地税收费标准怎么计算的内容,想要计算地税税金,首先需要知道两个概念:税基和税率。
国税和地税计算公式常见国税税种税率及计算方法1、增值税小规模:生产加工企业:税率3%计算方法:含税收入/(1+税率)*税率)=应纳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率17%、13%税负率(应纳增值税/不含税销售额)1%计算方法:销项税-进项税-上期留抵进_项税=应纳增值税2、企业所得税(2002年1月1日以后成立的新企业)税率25%计算方法:A、查账征收(按利润征收)=利润总额*25%B、核定征收(一般是收入核定)商业:=收入*4%*25%服务行业:=收入*10%*25%生产加工企业:=收入*5%*25%交通运输业:=收入*7%*25%建筑业:=收入*8%*25%二、常见地税税种税率及计算方法1、营业税(不同行业税率不同)一般性服务行业:5%,包括咨询服务、货运代理、广告业、金融保险、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等特殊行业:建筑工程安装业、邮电业、交通运输:3%娱乐业:20%计算方法:=营业收入*税率广告业、货运代理业:=(收入-成本)*5%代表处(外资)、办事处(内资):按费用核定收入纳税(将费用换算成营业额)计算方法:营业收入=总费用/(-1-15%)营业税=营业收入*5%代缴代扣业:劳务中介、物业管理:=(收入-成本)*5%2、城建税1%、5%、7%教育费附加3%、河道管理费1%、地方教育附加2%计算方法:增值税+营业税*税率增值税+营业税*税率(注:外资企业不交教育费附加)3、文化事业建设费(广告业)3%、4%文化体育业:计算方法:=(收入-成本)*3%广告业:计算方法:=(收入-成本)*4%4、个人所得税(税率:5%—45%见附表)境内人士应纳个人所得税:=(工资总额-2000)*税率-速算扣除数境外人士应纳个人所得税:=(工资总额-4800)*税率-速算扣除数其他:如一次性意外收入(如中奖等):=收入*20%5、印花税账本印花税:建账开始,每本账应贴一张印花税票(5元/张)实收资本印花税:=实收资本*万分之五合同印花税_:=合同交易金额*万分之五企业所得税税率目前是按所得税法规定核算的企业所得额小于3万按18%,3万-10万按27%,10万以上按3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一条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设置、保管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帐簿或者保管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记帐凭证及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怎么算国税地税一共交几个税点?如果是一般纳税人,交的有3种,分别是城市建设维护税7%,教育费附加3%,地方教育费附加2%。以当月实际缴纳增值税税额为基数。具体计算:
城市建设维护税=当月实际缴纳增值税税额*7%
教育费附加=当月实际缴纳增值税税额*3%
地方教育费附加=当月实际缴纳增值税税额*2%
征收企业所得税,税率按25%,小型微利企业按20%征收;地税按增值税的7%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按3%缴纳教育费附加,另外有营业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个人所得税,印花税,车辆税这些税种的税率各不一样,具体可查询地税公告。
扩展资料: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增值税。
外资企业1994年之前缴纳工商统一税,并不是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从1994年1月1日起成为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
类型
由于增值税实行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税款的制度,因此对纳税人的会计核算水平要求较高,要求能够准确核算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
但实际情况是有众多的纳税人达不到这一要求,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将纳税人按其经营规模大小以及会计核算是否健全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
(1)生产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以生产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即纳税人的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年销售额占应税销售额的比重在50%以上)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超过50万的;
(2)从事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经营,年应税销售额超过80万元的。
小规模纳税人
(1)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从事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即纳税人的货物生产或者提供劳务的年销售额占年应税销售额的比重在50%以上),并兼营货物批发或者零售的纳税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简称应税销售额)在50万元以下(含本数)的。
(2)除上述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80万元以下(含本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五条规定了下列7个项目免征增值税:
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
避孕药品和用具;
古旧图书;
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
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
由残疾人的组织直接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
销售的自己使用过的物品。
除前款规定外,增值税的免税、减税项目由国务院规定。任何地区、部门均不得规定免税、减税项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增值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