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特点
对大部门建筑工程行业来说,税收行的无票支出的情况较多,主要体现在:
劳务人员工资;
采购建筑材料等物品;
临时租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和车辆;
而无票支出会导致该企业账上利润虚高,导致企业承担过高的企业所得税,因此建筑工程(施工)行业企业需要通过合法合理安全的方式解决成本票入账问题,从而降低“利润”虚高导致的企业所得税税负过高问题。
案例分析
某A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有正式员工200多人,另外有一大部分是建筑劳务人员,A公司在接到甲方业务委托后,会将一部分施工、安装的工作转包给第三方。由于第三方是个人,无法提供发票,因此以现金结算,无进项票和成本票。但A公司给甲方公司开按9%的税率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最终导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都很高。
【解决方案】
通过对A公司业务方式及特点进行筹划,帮助A公司在税收优惠园区成立独立核算的个人独资企业B,体公司与个人独资企业签订服务合同,个人独资企业给主体公司开具相应的发票(建筑设计,劳务服务)普票,主体公司给个人独资企业汇款,实现三流合一。而个人独资企业B开出的发票作为主体公司A的成本票,解决主体公司的企业所得税、成本票缺口问题。
笔者所在园区,个人独资企业核定征收所得税
一是定额核定:核定个税1.5%,但要求企业年开票量在400万以上才能申请享受;
二是定率核定:核定个税0.5%-2.1%,增值税1%,附加税0.06%,综合税率0.5%-3.16%。
【温馨提示】
税务筹划不是逃税漏税,它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合理降税;一切筹划都是以改变商业模式和改变运营方式为前提,通过商业模式和运营方式的小调整,就能起到翻天覆地的变化!
建筑企业如何有效开展税收筹划呢做建筑公司的都很清楚,建筑行业业务多,利润在外人看起来觉得很高,但是实则是利润虚高。不仅是因企业所得税、股东分红个税导致税负高,更是没票据!遇到供应商不能开票,导致无法做成本,需要缴纳更多税金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但是有一个建筑公司为自己的公司合理避税了80%,因为该公司不愿透露自己的品牌名,所以小编就把这个公司是怎么节税80%的经验分享给各位,大家仔细阅读下文:
A:小规模企业节税前营业额:500万,利润总额:300万
增值税:500万*3.3%=16.5万(包含附加税)
企业所得税:300万*25%=75万
个人所得税:(300万-75万)*20%=45万
税收合计:16.5万+75万+45万=136.5万。
B:小规模企业节税后,营业额:500万,利润总额:300万
增值税:500万*3.3%=16.5万
企业所得税:不需要
个人所得税:500万*1.5%-4.05万=3.45万
税收合计:16.5万+3.45万=19.95万。
原本应该交136.5万,现在只要19.95万,可以说是减少了超过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税收。
现在梅梅谈税就是这么做的,让个人和企业利益最大化,个人所得税低至1.5%,政府园区代理注册公司记账报税全托管服务,企业所得税25%全免,我们提供一站式税筹解决方案帮助企业降低80%成本!
建筑行业主要获得企业承包各种项目并提供建筑和安装的收入,所以合理避税应该考虑涉及到各个建筑行业,做到分别设计,筹划出更加详细的建筑税务筹划方案。
通过税收返还奖励政策帮助企业合法税务筹划,合规节税80%以上
税收筹划的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这位朋友,下面我以近期几个实际操作的案例来具体告诉你税筹的方法。
案例一:企业通过变更企业纳税人身份来节税
于老板准备承包一个企业,承包期为2018年6月1日至2019年3月1日。2018年6月1日至2019年3月1日期间,企业固定资产折旧5000元,上缴租赁费50000元,预计实现会计利润53000元(已扣除租赁费,未扣除折旧费),于老板自己不领取工资。已知该地区规定的业主费用扣除标准为每月800元。
在营业执照上,于老板目前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继续使用原有企业的营业执照,要么将其变更为个体工商户执照。哪种方式税后利润更高呢?
总结:综上来说,变更为个体工商户,实际取得的税后利润比之前原有企业要高将近一倍。
案例二:通过调整薪酬结构来节税
某公司员工张先生每月从公司领取工资、薪金所得8000元,由于租住一套两居室住房,每月支付房租2000元。那么,张先生应纳个人所得税的税额为:
(8000-3500)×10%-105=345元。
为了帮张先生降低税负,在不增加雇主费用的情况下,公司可以怎么做呢?
税务筹划方案: 公司为易先生提供给免费住房,工资下调到每月6000元,由于个人所得收入减少,个人应纳税款则会降低,而雇主的费用负担不变。那么,易先生应纳个人所得税的税额为:(6000-3500)×10%-105=145元。
经过规划,易先生降低税负345-145=200元。
案例三:
李老板打算和两位朋友合开一家花店,预计年盈利180000元,工资每人每月1600元。花店面临合伙制和有限责任公司两种形式的选择,不同的身份意味着纳税的税率也不同,于是,这位李老板就有了疑惑,到底选哪种形式呢?
中财企航列出来这样一组数据:
两者比较,税收负担率相差27%,中财企航建议李老板选择合伙制形式开办公司。
每一家公司的具体情况都不相同,所以,具体的税务筹划方案还要从企业具体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