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代码是指企业的纳税人识别号。
纳税人识别号是税务登记证上的号码,通常简称为“税号”,每个企业的纳税人识别号都是唯一的。这个属于每个人自己且终身不变的数字代码很可能成为我们的第二张“身份证”。
扩展资料:
编码规则
编辑
已领取组织机构代码的纳税人税务登记代码为:区域码+国家技术监督部门设定的组织机构代码。
纳税人识别号,一律由15位、17位、18或者20位码(字符型)组成,其中: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机构纳税人,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编制的9位码(其中区分主码位与校验位之间的“-”符省略不打印)并在其前面加挂6位行政区划码共15位码。
作为其“纳税人识别号”。国家税务总局下达的纳税人代码为15位,其中:1—2位为省、市代码,3—6位为地区代码,7—8位为经济性质代码,9—10位行业代码,11—15位为各地自设的顺序码。
经营的外籍、港、澳、台人员税务登记代码为:区域码+相应的有效证件(如护照,香港、澳门、台湾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等)号码。
个体工商户税务登记代码为其居民身份证号码。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中国公民,以公安部编制的居民身份证18位码为其“纳税人识别号”;对外国人以其国别加护照号码作为其“纳税人识别号”。
注意事项:18位纳税人识别号编码规定:凡是与数字混淆的字母,一律不列入编码(编码中不使用这些字母),这些抛弃的字母是IOZSV,所以开票时应注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纳税人识别号
税务登记号是什么?问题一:什么是税务登记号,在税务登记证上吗? 税务登记证号:是企业所在地行政区域代码(6位)+组织机构代码证的代码(9位)组成的!
问题二:税务登记证号是不是纳税人识别码 一般情况下,这两个号是一样的。
问题三:增值税号和税务登记号的区别是什么? 这两个号是一样的。
都是税务登记证上注明的那个税号。
问题四:营业执照三证合一那税务登记证号是多少 企业三证合一之后,各证件的号码分别是:
营业执照:全部代码;
税务登记证:从第三位开始至倒数第二位;
组织代码证:第九位(字母)开始至倒数第二位。
问题五:税务登记证号和纳税人识别号有什么区别 两者区别:税务登记证号是各地市统一发放给纳税企业的税务申报号码,纳税人识别号是全国统一编码的来区分纳税企业的,报税使用前者,后者是身份证一样。目前国税新证已统一为一个号码,地税仍为两个号码。
问题六:税务登记代码和纳税人识别号有什么区别 税务登记代码和纳税人识别号是一回事,这锭纳税人全国唯一的,但税务管理码不同,是当地税务机关进行税务管理的一个编码,不具有唯一性,就是国地税机关对同一纳税人这税务管理码也不同。
问题七:普通增值税发票的税务登记号是指哪一个 如果是已经完成“三证合一”或“五证合一”的企业,增值税普票的税务登记号就是营业执照上的“社会统一信用代码”(即“91”开头的那个)。
问题八:国税和地税的税务登记证号是不是一样的? 一样,现在税务登记证办理都是在一个税务局办理国税、地税的登记。因此,就是一个税务登记证,号码也就是同一个了。
如满意,请采纳。
问题九:税务登记号在发票什么位置 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中的购货方税务登记号在左上角位置,销货方税务登记号在左下角位置 如图所示
其他发票上面 有的有税务登记号,有的没有。
你在发票表面上找 纳税人识别号 这个号码就是税务登记号了
另外如果发票上面盖有发票专用章的话,那上面的数字就是销货方的税务登记号了
问题十:税务登记号 在发票的哪个位置 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中的购货方税务登记号在左上角位置,销货方税务登记号在左下角位置 如图所示
其他发票上面 有的有税务登记号,有的没有。
你在发票表面上找 纳税人识别号 这个号码就是税务登记号了
另外如果发票上面盖有发票专用章的话,那上面的数字就是销货方的税务登记号了
税务登记号是什么法律分析:税务登记号是税务登记证上的号码,每个企业的纳税人识芦姿别号都是唯一的。单位纳税人税务登记证号码共15位数,前6位为地区码,后9位为组织机构代码证的9位数,共计15位数;个体工商户纳税人税务登记证号码为15位数或18位数,与其居民身份证号码相同。税务登记证号是发证机关给出的一张税务“身份证”,按行业类别不同,有国税税务登记证和地知晌税税务登记证,国税的税务登记证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比如3201,021361,60586, 320102是单位的的行政区划,1361,605,86是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号。地方税务局在2001年以前与国税是同样的规律,自2001年以后地方税务局的登记证号就是由电脑自动按顺序生成的了。自然人纳税人识别号,是自然人纳税人办理各类涉税事项的唯一代码标识。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以其中国公民身份号码作为纳税人识别号;没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由税务机关赋予其搭哗锋纳税人识别号。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