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票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的规定,提供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收款方应当向付款方如实开具发票;接受服务支付款项,应当向收款方取得发票。
取得发票时,不得要求变更品名和金额。
发票限于领购单位和个人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开具。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跨法规的使用区域携带、邮寄、运输空白发票。
不符合法规的发票,不得作为财务报销凭证,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拒收 因此,您提到的问题中,承包者应该开具被承包企业所在地的发票,而且应该就其取得的全部餐费开具发票,不应按差额开具发票。
承包者的发票开具行为,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的规定,依据第三十六条(四)规定,对未按照法规取得发票的单位和个人,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没收非法所得,可以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涉税问题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对企事业单位实行承包经营、承租经营取得所得征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4]179号)规定,企业实行个人承包、承租经营后,如果工商登记仍为企业的,不管其分配方式如何,均应先按照企业所得税的有关法规缴纳企业所得税。
承租经营者按照承包、承租经营合同(协议)法规取得的所得,依照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法规缴纳个人所得税。
依据国税发[2000]84号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第三条规定,纳税人申报的扣除要真实、合法。
真实是指能提供证明有关支出确属已经实际发生的适当凭据;合法是指符合国家税收规定,其他法规规定与税收法规规定不一致的,以税收法规规定为准。
职工食堂发生的费用,部分未取得发票如何处理? 未向社会提供服务的职工食堂是否应纳营业税? 食堂劳务外包支付费用时对方开什么发票? 公司食堂采买能否以收款收据计入费用税前扣除? 企业设立食堂的涉税处理分析 学生食堂经营一定要核定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吗? 食堂费用是否可以税前扣除 食堂发生的费用税前如何扣除 企业设立食堂的涉税处理 企业职工食堂纳税处理。
企业食堂费用税收处理正面回答企业职工食堂依据性质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独立经营的职工食堂,第二类是入驻企业的餐饮公司开办的职工食堂,第三类是企业内部自办食堂。
其中第三类食堂只为本企业内部员工提供餐饮服务,不对外经营,属于公司内部行为,因此无需单独办理税务登记,也不需要缴纳增值税。
分析详情企业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为职工提供的除职工工资、奖金、津贴、纳入工资总额管理的补贴、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年金、补充医疗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以外的福利待遇支出,包括发放给职工或为职工支付的以下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集体福利。
食材没有发票怎么办?企业食堂的日常支出主要为采购食材的支出。
食材是比较特殊的商品,尤其是新鲜食材,企业食堂采购人员从当地农民手中购买蔬菜、米、蛋、鱼、肉等,很难获得发票。
没有发票企业食堂的成本费用支出同样需要遵从税法规定,以票控税的原则不容突破。
为了规避税务风险,建议企业食堂的采购活动要索取正规发票。
企业不要为了节约采购成本,随便到不能提供发票的商户手里购买食材,更不能放任白条收据入账。
如何规避内部食堂费用带来的税收风险一般规模较大企业,为方便员工就餐,都会设立内部食堂,但是企业在自营内部食堂时会涉及较多的税收风险,现就一般纳税人企业内部食堂涉及的主要税收风险梳理如下,供大家参考。
增值税涉税风险
由于内部食堂不对外经营,其发生的费用属于集体福利费用,根据规定:用于集体福利的购进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因此,内部食堂的增值税涉税风险主要是认证抵扣的进项税是否转出。
那么,内部食堂涉及哪些进项税呢?
固定资产类进项税:根据规定,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不动产等直接专用于集体福利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如果混用的则可以全额抵扣。因此,如果购置专用于食堂的固定资产,即使取得专用发票,也不得抵扣进项税。
这里存在筹划点:购买的该类固定资产最好不要专用于食堂,例如:用于食堂的不动产,可以分出一部分用于生产经营;用于食堂的车辆也可以用于生产经营,这样操作的话,进项税可以全额抵扣。
费用类进项税:主要是采购日常物资,包括水、电、气、米、面、油等取得的进项税,即使取得专票也不得抵扣,需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这里的风险点在于:食堂耗用的水电气等与生产经营共用的进项税,可能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转出。
企业所得税涉税风险
食堂费用企业所得税涉税风险主要是未取得合法票据导致费用不能税前扣除的风险。
众所周知,内部食堂采购的生鲜肉菜等材料一般在农贸市场购买,或者直接向农民购买,导致无法取得发票等入账单据。那么,怎样规避这方面的税收风险呢?主要有两种操作方法:
日常采购食材等,从正规超市购买,这样可以取得发票,便于记账及税前扣除,可能价格稍高或不方便,但是税收风险小。
如果实在不方便从超市购买,采取直接采购方式,让对方代开发票(相关税费双方可协商解决)。如果对方不配合,企业可以以对方的名义代开,相关税费企业承担。
当然了,从目前情况来看,不少企业的食堂费用以收据或白条入账,在当前“以票控税”的环境下,这样的风险其实比较大,建议食堂费用也要取得合法的票据入账,尽量规避税收风险。
作者:丁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