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租赁属于租赁行为中比较特殊的一种方式,一般涉及出租人,承租人和供货人三方,而出租人,承租人签订的融资租赁合同怎么缴纳印花税?适用税率是多少?融资租赁合同印花税的缴纳办法什么是融资租赁?就是出租人按照承租人对要租赁物件的要求,出资向供货人购买租赁物件,再租给承租人使用,按照双方的合同约定,承租人分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在租赁期内,租赁物件的所有权属于出租人,租金付清且租赁期满,可以根据合同约定看使用权归谁所有。
在这里,出租人,承租人签订的融资租赁合同属于印花税的征税范围,因此要缴纳印花税。
根据规定,融资租赁合同(含融资性售后回租),按照印花税中的“借款合同”税目缴纳印花税,税率为万分之零点五。
不是按照财产租赁合同的税目。
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在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中,对承租人、出租人签订的合同是关于出售租赁资产及购回租赁资产的,不征收印花税。
这里只针对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中的购买行为,也就是说承租方与出售方为同一主体时,才符合不征收印花税的条件。
如果合同在签订的时候已经按照合同金额缴纳完印花税,后期有修改的,印花税怎么处理呢?这要看金额是否增加,修改后增加了金额的,就增加部分补缴印花税。
修改后金额没有增加的,则无需补缴印花税。
金额减少的,印花税是没有退回的。
如果合同取消或者未发生业务,印花税也是不能退回的,这点大家要注意。
例如出租人承租人双方签订一份融资租赁合同合同,约定租赁一台机器,金额1000000元,那么印花税就是1000000*0.005%=50元,之后承租人想要增加租赁2台,那么印花税要补缴纳1000000*0.005%=50元,如果承租人不想租赁了,合同取消,那么已经缴纳的印花税无法退回。
融资租赁合同印花税税率如何计算很多人对融资租赁合同当中的印花税情况总是出现了不解,甚至很容易造成了混淆,那么融资租赁合同当中的印花税税率应该怎么上交呢?在交纳税费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下面由小编给您介绍一下,希望对小伙伴有所帮助。
融资租赁合同印花税税率第一、其实对融资租赁业务如何缴纳印花税,应区分不同情况处理。
对经人民银行批准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单位所从事的融资租赁业务,其实质是分期偿还的固定资金借款,按照金融保险业缴纳营业税,依借款合同缴纳印花税;税率为万分之零点五;其他单位从事的融资租赁业务,租赁货物的权未转让给承租方的,其实质为经营租赁行为,按租赁业缴纳营业税,依财产租赁合同缴纳印花税;税率为千分之一,租赁货物的权转让给承租方的,其实质为销售货物,按销售货物缴纳税,依购销合同缴纳印花税;税率为万分之三。
印花税,是税的一种,是对合同、凭证、书据、账簿及权利许可证等文件征收的税种。
纳税人通过在文件上加贴印花税票,或者盖章来履行纳税义务。
加工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财产租赁合同、货物运输合同、仓储保管合同、借款合同、财产保险合同、技术合同的等都需要交纳印花税。
房屋租赁印花税税率怎么计算:房屋租赁印花税税率是按0.1%税率纳税,而应纳税额又不足一角的,免纳印花税;应纳税额在一角以上,其税额尾数不满五分的不计,满五分的按一角计算,对财产租赁合同规定了低一元的应纳税额起点,税额超过一角但不足一元的,按一元纳税;就单笔租赁合同纳税而言,如租赁金额为300元,应纳印花税0.3元,由于不足1元,所以按1元贴花;而如果租赁金额为1600元,则应纳印花税1.6元,而不是四舍五入按2元贴花。
另外对财产租赁的印花税有特殊规定:低一元应纳税额起点,即税额超过一角但不足一元的,按一元计。
融资租赁印花税怎么交?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融资租赁合同有关印花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44号)第一条的规定:对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签订的融资租赁合同(含融资性售后回租),统一按照其所载明的租金总额依照“借款合同”税目,按万分之零点五的税率计税贴花。这里明确了融资租赁合同按“借款合同”税目征收印花税。
同时该通知的第二条规定:在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中,对承租人、出租人因出售租赁资产及购回租赁资产所签订的合同,不征收印花税。需要强调的是该条款只针对融资性售后回租业务中的购买行为,即承租方与出售方为同一主体时,方可适用该条款。 但是当出售方为独立第三方时,出租方与其签订的购买合同还需要按“购销合同”税目征收印花税。最后需要提醒纳税人的是,该通知的第三条规定: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执行。此前未处理的事项,按照本通知规定执行。因此该通知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