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被税务稽查的六大原因
被举报
企业如果被知情人举报,如内部人员,外部竞争对手,与企业老板有过节的人等,那税局是一定会受理的,根据举报的内容进行稽查,仅限被举报部分的账目。当然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新的线索是可以扩大稽查范围的。
虚开发票
注册地与经营地不符,且处于失联状态; 开票不规律,某段时间一直大量发票,而过段时间又零申报,虚开特征明显;公司资金往来异常,特别是公司账户与个人账户资金往来频繁;发票流、资金流、货物流等不一致。
纳税评估
比如税负率严重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总是零申报,还有那种天天喊亏,常年不倒的企业,这种一看就有问题,肯定会被查。
专项检查
税务局会有一些专项,比如增值税抵扣专项,看你抵扣是不是规范,有没有违规操作,还有个人所得税专项等等。
协助调查
就是上游或下游出事了,而跟他有生意往来,就牵扯进去了。
随机检查
随机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抓阄,抓到了,就查了。不过,也不是完全的随机,肯定是有评估有侧重的,比如那些税负率控制得特别好的企业,这个月3%,下个月还3%,这账做得太完美了,肯定抽到的概率大。
税局查账,一般都查什么!
税局一般会重点查询以下4个方面:
1,查合同;查询双方签订合同的具体内容,从企业实际经营范围及需求出发,查看是否存在异常的交易情况;
查发票;看销售方开具的发票是否符合企业经营范围内业务,购买方收取的发票是否是企业日常经营所需;
查上下游;查询上下游的账簿,购买方和销售方针对同一笔交易入账的经济业务内容是否一致;
查资金流;以结算方式为出发点,查询银行卡及现金的流向是否存在无真实资金流,或者资金流异常回流,以及双方的资金流不一致的情况。还有要特别提醒,在面对发票问题时,一定保证发票、业务、资金三流一致,提供一条完整真实的证据链,否则还是有可能会被认定存在问题。
税务稽查实务中,税务机关对企业进行税务稽查时,最初确定的检查期间通常会设定在3年以内,但是会根据具体情况延长检查期间,总的来说,税务机关翻旧账,有3年、5年、无限期的三种情况。
税局为什么会查你?为你揭开税务稽查的深层次原因税局为什么会查你?为你揭开税务稽查的深层次原因! 最近这些年,税局执法和检查越来越规范,这与中国的法制化进程和税务总局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从前,税务人员想要查谁就查谁,基本不太遵守法律程序,随意性非常强。现在,税局人员平时基本不会打扰纳税人,只有遇到事的时候才会找到纳税人,比如提供某些材料,或者是要求为纳税人返税等。那么,最近总局频繁披露一些被稽查的企业案件,那么什么样的企业会被税局稽查呢?下面我来跟大家说说。
第一种情况,是被上下游企业牵连导致的被查。金税三期上线这几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因为交易不慎,碰到了违法或者失联企业,那么就会被协查。这样被查的比率占到第一位,因此奉劝广大企业主在选择上下游合作伙伴时要擦亮眼睛,更不要为了少交税铤而走险暴力买卖发票,这样就不会受到排名第一的合伙伙伴关联因素影响而被税局稽查了。 第二种情况,金税四期大数据分析异常被查。金税四期的功能非常强大,大数据打通了工商,税务,银行以及社保等各部门,为每个纳税人的收入费用结构画像,匹配度高的就能过关,匹配度低的就可能会被税局检查。比如,长途交通运输企业,主要费用结构是燃料费用不超过60%,人工费用不超过25%,过路过桥费不超过5%,如果某个企业其中一个费用过高或者过低,就会出现大数据预警。
第三种情况,双随机一公开,摇号的方式抽查。一般每年抽查的比例是,重点税源企业20%,其它企业3%,小规模的个体工商户不到1%,每5年轮一次,5年内被抽查过的企业不会重复被查。这种完全就是靠运气了,只要不是重点税源企业,按照概率每33年会被抽查一次,许多企业从生到死都没有被抽到过。 第四种情况,因被举报而被稽查。企业如果被知情人比如内部人员,外部竞争对手,企业主的仇人等举报,那税局是一定会受理的,根据举报的内容进行稽查,仅限被举报部分的账目。当然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新的线索是可以扩大稽查范围的。我们就收到过这种案子,企业主被小情人举报,被竞争对手举报。
第五种情况,税局组织的全行业筛查,要求异常企业提供相关财务税务资料。这种情况发生的机率比较小,但也会因事件驱动而引起,企业只要提供材料能够说明业务真实性基本就没什么问题。 以上五种情况,就是企业会被税务查账或者稽查的主要原因,各企业老板一定要做好税务风险防控,以免被查造成较大的损失。 中国国家税收环境极其复杂,不管是老板还是个人,虽然不是财务,但一定要有财税意识。 说到避税,你可能会问:“纳税是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怎么能说合理的避税呢?“避税不是犯罪吗?我们能做什么?”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辩证地对待它。避税不同于逃税。避税是以合理的方式减少税收支出,而逃税不是对需要纳税的项目纳税。
合法避税是指纳税人在尊重税法、依法纳税的前提下,采取适当措施逃避纳税义务,减少税收支出。合理避税不是逃税,它是一种正常的法律活动。合理避税不仅是财政部门的事,还需要市场、商业等各部门的配合,从签订合同、资金收付等方面入手。
合理避税的知识方法,尽在下面这本书中: 当然,合理避税的方法有很多。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建议你可以去看看这套“避税”。如今,纳税几乎对每个人都是必要的。因此,学会合理、安全地避税是非常重要的。学习之后,你可以省下很多税金。
在《避税》一书中,有很多案例知识。愚蠢的老板在逃税,聪明的老板在合理避税,聪明的老板在合理地节税。老板不是财务方面的,但他们必须了解财务。 这种“避税”必须是老板和财务人员的必修课。从税务筹划实施方案到税务风险实例分析,公司老板可以远离财税风险,重构公司税制,合理节税,远离财税和业务风险,使公司稳步盈利。
老板不用会财务,但一定要懂财务,这本书教你实现企业规范化制度化,经营,提升企业利润为企业赚钱 并且如今本小店限时特惠,花一顿饭钱,却可以为你省下更多的钱,再划算不过了! (注:以上资料,只供参考,不要走弯路,合法交税,人人有责) 不到一顿饭钱,小投入大收益,有需要的朋友请点击链接购买。
企业为什么会被税务稽查?税交够了还会被查吗?为什么企业会被税务稽查呢?为什么别的企业不查就查你的公司呢?是哪些原因会导致公司被税务稽查?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度报表营业利润太低在收入和毛利率一定的情况下,企业期间费用的多少决定营业利润的大小,当企业处于一定规模的时候,企业期间费用总额的大小与营业利润的大小成反比例变动关系,企业在正常情况下,如果企业在成熟发展阶段,其毛利大多被期间费用分割,企业的营业利润率在同行中连续三年或三年以上处于平均水平以下,那么此企业被税务检查的概率也会大大的增加。
(二)职工工资申报异常职工工资一直都是稽查的重点,有些公司为了偷税漏税,职工工资每月都定在起征点以下,申报的工资低,不符合行情,比如一位IT技术人员一个月的工资3500,而且常年是3500,这就不得不使人怀疑,职工的薪酬是重点稽查的项目,所以各位会计人应如实填写职工工资。
(三)行业趋势像某些重点行业,建材行业也是稽查的重点对象,建材行业的进货数量、销售数量、消耗数量以同行业的其他公司对比或者是数量差距过大,消耗建材的包装也与采购量出现较大差距,税务软件也会监测到数据异常,进而引发税务检查。
税交够了还会不会被查?税务稽查时,在纳税好的企业、纳税中等的企业、纳税差的企业,或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各抽一部份稽查,这也是以后税务检查的一种趋势,也就是说,你交税多少都有可能被查,这个就有点让人防不胜防。
所以各位会计人一定要在平时做好按时缴税工作,以免在被税务稽查的时候出现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