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企业税务筹划

来源:转载互联网 时间:2023-08-02 23:38:59

企业做税务筹划方法如下:一、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开展税务筹划,选择投资地区与行业开展税务筹划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投资于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行业以享受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

目前,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形成了以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兼顾社会进步的新的税收优惠格局。

区域税收优惠只保留了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其它区域优惠政策已取消。

产业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鼓励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业发展及环境保护与节能等方面。

因此,企业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开展税务筹划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低税率及减计收入优惠政策。

低税率及减计收入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实行20%的优惠税率;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收入总额减计10%。

税法对小型微利企业在应纳税所得额、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等方面进行了界定。

产业投资的税收优惠。

产业投资的税收优惠主要包括: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所得税;对农林牧渔业给予免税;对国家重点扶持基础设施投资享受三免三减半税收优惠;对环保、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投资额的10%从企业当年应纳税额中抵免。

就业安置的优惠政策。

就业安置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企业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加计100%扣除,安置特定人员(如下岗、待业、专业人员等)就业支付的工资也给予一定的加计扣除。

企业只要录用下岗员工、残疾人士等都可享受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

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经营特点,分析哪些岗位适合安置国家鼓励就业的人员,筹划录用上述人员与录用一般人员在工薪成本、培训成本、劳动生产率等方面的差异,在不影响企业效率的基础上尽可能录用可以享受优惠的特定人员。

合理利用企业的组织形式开展税务筹划在有些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利用企业的组织形式,对企业的纳税情况进行筹划。

例如,企业所得税法合并后,遵循国际惯例将企业所得税以法人作为界定纳税人的标准,原内资企业所得税独立核算的标准不再适用,同时规定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应汇总到总机构统一纳税。

不同的组织形式分别使用独立纳税和汇总纳税,会对总机构的税收负担产生影响。

企业可以利用新的规定,通过选择分支机构的组织形式进行有效的税务筹划。

企业从组织形式上有子公司和分公司两种选择。

其中,子公司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够承担民事法律责任与义务的实体;而分公司是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需要由总公司承担法律责任与义务的实体。

企业采取何种组织形式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分支机构盈亏、分支机构是否享受优惠税率等。

第一种情况:预计适用优惠税率的分支机构盈利,选择子公司形式,单独纳税。

第二种情况:预计适用非优惠税率的分支机构盈利,选择分公司形式,汇总到总公司纳税,以弥补总公司或其他分公司的亏损;即使下属公司均盈利,此时汇总纳税虽无节税效应,但可降低企业的办税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第三种情况:预计适用非优惠税率的分支机构亏损,选择分公司形式,汇总纳税可以用其他分公司或总公司利润弥补亏损。

第四种情况:预计适用优惠税率的分支机构亏损,这种情况下就要考虑分支机构扭亏的能力,若短期内可以扭亏宜采用子公司形式,否则宜采用分公司形式,这与企业经营策划有紧密关联。

不过总体来说,如果下属公司所在地税率较低,则宜设立子公司,享受当地的低税率。

如果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子公司是独立的法人实体,在设立所在国被视为居民纳税人,通常要承担与该国其他居民公司一样的全面纳税义务。

但子公司在所在国比分公司享受更多的税务优惠,一般可以享有东道国给予其居民公司同等的税务优惠待遇。

如果东道国适用税率低于居住国时,子公司的积累利润还可以得到递延纳税的好处。

而分公司不是独立的法人实体,在设立所在国被视为非居民纳税人,所发生的利润与总公司合并纳税。

但我国企业所得税法不允许境内外机构的盈亏相互弥补,因此,在经营期间若发生分公司经营亏损,分公司的亏损也无法冲减总公司利润。

利用折旧方法开展税务筹划折旧是为了弥补固定资产的损耗而转移到成本或期间费用中计提的那一部分价值,折旧的计提直接关系到企业当期成本、费用的大小,利润的高低和应纳所得税的多少。

折旧具有抵税作用,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所需缴纳的所得税税款也不相。

因此,企业可以利用折旧方法开展税收筹划。

缩短折旧年限有利于加速成本收回,可以把后期成本费用前移,从而使前期会计利润发生后移。

在税率稳定的前提下,所得税的递延缴纳相当于取得了一笔无息贷款。

另外,当企业享受“三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时,延长折旧期限把后期利润尽量安排在优惠期内,也可进行税收筹划,减轻企业税负。

最常用的折旧方法有直线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等。

运用不同的折旧方法计算出来的折旧额在量上不一致,分摊各期的成本也存在差异,影响各期营业成本和利润。

这一差异为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能。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一条 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企业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

企业与其关联方共同开发、受让无形资产,或者共同提供、接受劳务发生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按照独立交易原则进行分摊。

第四十二条 企业可以向税务机关提出与其关联方之间业务往来的定价原则和计算方法,税务机关与企业协商、确认后,达成预约定价安排。

第四十三条 企业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应当就其与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附送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

税务机关在进行关联业务调查时,企业及其关联方,以及与关联业务调查有关的其他企业,应当按照规定提供相关资料。

第四十四条 企业不提供与其关联方之间业务往来资料,或者提供虚假、不完整资料,未能真实反映其关联业务往来情况的,税务机关有权依法核定其应纳税所得额。

第四十五条 由居民企业,或者由居民企业和中国居民控制的设立在实际税负明显低于本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税率水平的国家(地区)的企业,并非由于合理的经营需要而对利润不作分配或者减少分配的,上述利润中应归属于该居民企业的部分,应当计入该居民企业的当期收入。

企业该怎样进行税收筹划

选择税务筹划空间大的税种

要选择对决策有重大影响的税种作为税务筹划的重点;选择税负弹性大的税种作为税务筹划的重点,税负弹性越大,税务筹划的潜力也越大。

符合税收优惠政策

一般在税种设计时,都设有税收优惠条款,企业如果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条款,就可享受节税效益。

改变纳税人构成

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之前,首先要考虑能否避开成为某种纳税人。比如在年开始实施的增值税和营业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下,企业宁愿选择作为营业税的纳税人而非增值税的纳税人,宁愿选择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而非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因为营业税的总体税负比增值税总体税负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总体税负比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总体税负轻。

影响应纳税额的基本因素

影响应纳税额的因素有两个:纳税依据和税率。进行税务筹划无非是从这两个因素入手。如企业所得税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税法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允许扣除项目金额,具体计算过程中又规定了复杂的纳税调增、纳税调减项目,因此,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有了一定的空间。

重视财务管理环节

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都有税务筹划的工作可做。比如,按照税法规定,负债的利息作为所得税的扣除项目,享有所得税利益,而股息支付只能在企业税后利润中分配,因此债务资本筹划就有节税优势。

企业所得税筹划怎么做?

企业所得税作为我国主体税种,对其开展专业税收筹划,可以大幅降低企业应税收入,进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近年来,伴随着“税收筹划”日益进入大众视野。企业经营者和管理人员也越发重视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工作的开展,以期实现减轻企业纳税负担、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那么,在现实社会经济中,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究竟应如何开展呢?本文将对此进行简要说明。

一般而言,开展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必须在遵循税收筹划原则的前提下,采用专业税收筹划方案和手段,才能够确保税收筹划的目标得以实现。因而,开展专业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必须要对以下问题进行明确。

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原则

(1)合法性原则

开展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其必须要遵循合法性原则。这是因为,税收筹划之所以区别于偷税漏税,就在于其是不违背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合法行为。而税收筹划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合理开展,也是企业进行所得税税收筹划的根本前提。否则,一旦忽视了企业税收筹划的合法性原则,任何税收筹划手段及方案的实施都毫无意义,纳税人的偷漏税行为也必将导致自食恶果。

(2)事前筹划原则

进行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还必须要遵循事前筹划的原则。这是因为,在现实社会经济中,企业经营活动一经发生,企业各项纳税义务也就随之产生。纳税人若此时觉得税负重,再做任何的税收筹划也是徒劳,因为在该种情况下进行“筹划”是一种违法行为,所以企业应通过对投资、理财、经营活动的事先安排,来实现所得税税收筹划效果。

(3)目标性原则

开展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企业经营者应事先明确税收筹划目标,这样税收筹划人员才能够制定具体税收筹划方案、选取合适的税收筹划手段,进而使得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在进行税收筹划具体操作前,企业经营者应设立具体税收筹划所需实现的目标以及预期效果,从而为税收筹划方案的制定提供参照。

(4)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税务筹划。

利用地区税收优惠政策:现在很多园区都有税收返还奖励扶持,增值税和所得税可以按一定比例返还地方财政留存的部分,返还奖励的比例在:75%-90%之间。

如果申请这种园区税收奖励返还优惠政策,可以为企业节约不少税金。而且地方财政的奖励返还周期及时,企业当月纳税,地方财政次月就可以返还到账。且不用改变申请税收优惠政策企业现有的经营模式,和经营地址。

(5)利用行业性优惠政策、

 根据企业的现状,可以看到是否有适用的税收优惠政策,比如国家重点支持的相关行业、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企业。

(6)税收洼地个人独资核定征收

  个人独资企业以服务行业为主,与企业进行咨询、企划、技术服务类业务往来,将企业利润通过业务分包的形式转移到个人独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可以申请核定,综合税率在3.16%以内。通过个人独资分包业务的模式,至少可以降低80%的税负。

  案例分析:

  以建筑设计为主要业务的设计公司,无法解决500万元的高额无票成本。

25%的企业所得税是20%的股息所得

企业所得税的总税负为500万*25%=125万

所得税(500万-125万) *20%=75万。

光企业所得税和分红税,就占到200万。.综合税负高达40%。

通过个人独资分包业务模式,500万与该企业发生业务往来,无票成本为建筑设计费、技术服务费、技术咨询费等,降至纳税合规、综合税负3.16%、500万利润、总税负15.8万。

节税:80%以上

大家都在看

如何进行税务筹划

这样,纳税人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利用优惠政策为自己企衫物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服务。2、转让定价筹划法:转让定价筹划法主要是通过关联企业不符合商业惯例的交易形式进行税收筹划税务筹划的基本方法之一,在国际、国内税务筹划实践中

企业如何做好税务筹划

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要支付相关的成本和费用,为税务筹划方案支付一定的成本可以提高税务筹划的效果二、目标问题1、不管长期目标,只关注眼前的目标在为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时,我们可以考虑长远的效果。对目前的期税收来

企业应该如何税务筹划

1、合理运用税收优惠政策享受政策小编所在的平台是政府的直属招商平台,有专业的人员为企业税务筹划,合理运用税收洼地的税收优惠政策提前进行税务筹划为企业节税!园区内地方全额留存,增值税留存50%,所得税40奖励扶持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