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填写方法:
个人所得税中税款所属期填写方法:10月工资收入,在11月申报,税款所属期应该是10月。
个人所得税申报表中的所属期是指该业务发生的日期,而所得期就是实际取得该收入的时期,比如某年的9月份的工资企业是在10月份发放的,那么9月1日至9月30日就是该申报的所属期,而该年的10月份则是所得期。
所属期等概念的区别
“所得期间”:指扣缴义务人支付纳税人应税所得的时间,也就是纳税人实际取得应税收入的时间。
“所属时间(起)”、“所属时间(止)”:是指纳税人该项所得的所属期间,又称为“收入所属期”。对于工资薪金所得、生产经营所得等可以通俗解释为个人取得该项收入而付出劳动的期间。
“税款所属时期”是指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产生纳税义务的时间。扣缴义务人支付应税所得的同时,纳税人因此产生应负担的纳税义务,所以从时间角度看“所得期间”与“税款所属时期”是同一时间段。
个人所得税怎么申报个人所得税申报纳税:
个人所得税是在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扣缴客户端进行申报的。
进入申报系统,先是要增加申报人员,分别填入姓名,身份证号,入职时间,手机号;然后是点报送人员,获取反馈;
选择要申报所属期月份,选择综合所得申报,填报工资薪金所得,填入工资收入,社保,公积金,点预填专项扣除(如果有填写专项扣除,需要在第二步之前先下载专项扣除);
填写完成,返回,点击2税款计算,计算好了后,点击4发送申报,然后获取反馈,便申报完成。
然后选择税款缴纳即可。
网上申报个人所得税里面的“所得期”和“所属期”分别指什么选择正确的【所得期间】进入【申报数据录入】模块,选择“替换”图标,选择【选择要替换的列】中分别选择【收入所属期间(起)】和【收入所属期间(止)】,将它们改为当月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即可。
所属期等概念的区别: 1、“所得期间”:指扣缴义务人支付纳税人应税所得的时间,也就是纳税人实际取得应税收入的时间。
“所属时间(起)”、“所属时间(止)”:是指纳税人该项所得的所属期间,又称为“收入所属期”。
对于工资薪金所得、生产经营所得等可以通俗解释为个人取得该项收入而付出劳动的期间。
“税款所属时期”是指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产生纳税义务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