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以下的固定资产应通过“固定资产”科目核算。
根据《关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4号)规定,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可以一次性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即是说,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
企业在会计处理上,应通过“固定资产”科目核算购入的固定资产,但在实务中,企业的固定资产入账金额标准可以在不违反相关法律且结合企业经营规模、固定资产管理难易等实际情况下合理确定。
固定资产解释: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机器、建筑物、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其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
固定资产从会计的角度划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等。
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价值的一种补偿方式,叫做折旧,折旧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年限总和法等。
固定资产在物质形式上进行替换,在价值形式上进行补偿,就是更新;此外,还有固定资产的维持和修理等。
购入金额低于5000元的物品入什么科目合适购入金额低于5000元的物品入什么科目合适A公司2020年5份购买电脑一台办公使用,价值0.3万元(不考虑增值税),会计分录如下:借:管理费用-办公费0.3万元贷:库存现金0.3万元不通过固定资产直接进费用,直接列入当期费用.第一,会计准则没有规定固定资产的入账标准;第二,税法规定5000元以下的固定资产可以直接进费用固定资产是为企业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的的有形的资产.企业的电脑适用于办公使用,满足固定资产的条件是作为固定资产来核算的.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75号明确规定:对所有行业企业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对上述政策可以理解为:所有企业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的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税务局出台这项政策的目的在于:通过减轻税负,加快企业设备更新.税法允许企业新购或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不再分年度计提折旧,但购进的固定资产仍应该通过"固定资产"科目进行核算.所以,企业购置的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仍通过"固定资产"科目进行核算.按照进费用的情况,可以用如下的方式处理分录:(1)购进时:借:固定资产--电脑0.3元贷:库存现金0.3元(2)一次性折旧时借:管理费用--折旧0.3元贷:累计折旧0.3元固定资产指什么?固定资产包括:1、使用期限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2、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07年新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的认定价值限制取消,只要公司认为可以的且使用寿命大于一个会计年度的均可认定为固定资产,按照一定折旧方法计提折旧.)购入金额低于5000元的物品入什么科目合适?关于这个问题,小编对它做了两个方面的阐述,固定资产和当期费用,两个会计科目即可,详细的内容还是请大家在上文中自行学习消化吧.感谢大家,下期再见.。
5000以下固定资产怎么做账?企业购入5000元以下固定资产,应通过“固定资产”科目核算,具体账务处理为:
企业为一般纳税人的,具体情况如下:
(1)企业购入固定资产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2)次月计提折旧时,根据固定资产归属部门计入对应科目,具体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管理部门计提折旧)
其他业务成本(出租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贷:累计折旧
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人的,具体情况如下:
(1)企业购入固定资产并取得发票时,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2)次月计提折旧时,根据固定资产归属部门计入对应科目,具体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管理部门计提折旧)
其他业务成本(出租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贷:累计折旧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1年的有形资产。准则在固定资产的标准上没有关于金额的限制。
根据《关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4号)规定,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可以一次性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即是说,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
综上所述,企业在会计处理上,应通过“固定资产”科目核算购入的固定资产,但在实务中,企业的固定资产入账金额标准可以在不违反相关法律且结合企业经营规模、固定资产管理难易等实际情况下合理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