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企业税务筹划优化

来源:转载互联网 时间:2023-08-13 01:57:33

企业税务会计的优化路径建立通常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优化会计制度和流程: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会计制度和流程,明确各项业务的会计处理流程和责任人员,以确保会计处理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优化财务软件和系统:企业应选择适合自身业务需求的财务软件和系统,并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以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和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加强内部控制: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包括财务审批、风险管理、信息披露等方面,以确保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优化纳税筹划:企业应合理规划税务筹划,通过合法的税收规划方式,减轻税负负担,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强化会计信息化管理:企业应加强会计信息化管理,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和传输等方面,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确保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优化税务处理流程:企业应建立高效的税务处理流程,包括税收申报、缴纳、退税等方面,通过科技手段和管理创新,提高办税效率和质量,降低税收成本和风险。

通过以上优化路径建立,企业可以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质量,降低税收成本和风险,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营改增后的纳税筹划事项有哪些

“营改增”后收入分类核算的纳税筹划

例1:河北省美集公司在“营改增”试点后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4年1月共取得营业额(销售额)600万元,其中提供设备租赁取得收入400万元(含税)、对境内单位提供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取得收入200万元(含税),当月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30万元。请对其进行纳税筹划。

筹划思路:纳税人应当尽量将不同税率的货物或应税劳务分别核算,以适用不同的税率,从而规避从高适用税率,进而减轻企业负担。

方案一:未分别核算销售额。应纳增值税=600÷(1+17%)×17%-30=57.18(万元)。

方案二:分别核算销售额。应纳增值税=400÷(1+17%)×17%+200÷(1+6%)×6%-30=39.44(万元)。

由此可见,方案二比方案一少缴纳增值税17.74万元(57.18-39.44),因此,应当选择方案二。

筹划点评:分别核算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核算成本,但若分开核算后的节税额比较大,则核算成本的增加是非常值得的。

“营改增”后小规模纳税人转化为一般纳税人的纳税筹划

例2:山东省汇信咨询服务公司于2013年8月1日起被纳入“营改增”试点范畴,试点实施前应税服务年销售额为450万元(不含税),试点以后可作为小规模纳税人。而若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则可抵扣进项税额为18万元。请对其进行纳税筹划。

筹划思路:对于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500万元以及新开业的试点纳税人,若经测算发现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更有利,则应当在满足有固定生产经营场所以及会计核算健全这两个条件的基础上,主动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

方案一:仍作为小规模纳税人。则应纳增值税=450×3%=13.5(万元)。

方案二:在满足有固定生产经营场所以及会计核算健全这两个条件的基础上,主动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则应纳增值税=450×6%-18=9(万元)。

由此可见,方案二比方案一少缴纳增值税4.5万元(13.5-9),因此,应当选择方案二。

筹划点评:通过主动创造条件来满足税法规定,是纳税筹划常用的思路。但应当注意的是,企业一旦转化为一般纳税人,就不能再恢复为小规模纳税人。

“营改增”后一般计税方法与简易计税方法选择的纳税筹划

例3:陕西省的甲公司是一家设备租赁公司,于2013年8月1日起“营改增”试点,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3年10月1日,甲公司将其2013年2月购进的3台设备对外租赁给乙公司,租期为1年,共收取租赁费100万元(含税),租赁结束时甲公司收回该设备继续用于出租。甲公司2013年10月1日~2014年9月30日可抵扣进项税额共为1万元。请对其进行纳税筹划。

筹划思路:“营改增”试点一般纳税人将该地区试点实施之前购进的有形动产对外提供经营租赁时,由于该有形动产在试点前购进,当时其进项税额不予抵扣,这样在其试点后可抵扣的进项税额较少,因此一般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可达到节税的目的。

方案一:选择一般计税方法。则甲公司应纳增值税=100÷(1+17%)×17%-1=13.5(万元)。

方案二:选择简易计税方法。则甲公司应纳增值税=100÷(1+3%)×3%=2.9(万元)。

由此可见,方案二比方案一少缴纳增值税10.6万元(13.5-2.9),因此,应当选择方案二。

筹划点评:“营改增”试点一般纳税人在试点期间提供有形动产经营租赁服务,一旦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在36个月内就不得变更了。因此,企业应当权衡利弊,综合考虑,慎重选择计税方法。

“营改增”后接受运输劳务方式选择的纳税筹划

例4: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3年10月欲接受一家企业提供的交通运输服务,现有以下四种方案可供选择:一是接受乙企业(一般纳税人)提供的运输服务,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31000元(含税);二是接受丙企业(小规模纳税人)提供的运输服务,取得由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为30000元;三是接受丁企业(小规模纳税人)提供的运输服务,取得普通发票,价税合计为29000元;四是接受铁路运输部门提供的铁路运输服务,取得普通发票,金额为30000元。城建税税率为7%,教育费附加征收率为3%。请对其进行纳税筹划。

筹划思路:由于交通运输业在全国推行“营改增”后,以前的按运输费用结算单据计算进项税额的方式已无必要。《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3]37号)取消了财税[2011]111号文件规定的两项运输费用进项税额的抵扣政策:①取消了试点纳税人和原增值税纳税人,按交通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金额和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的政策;②取消了试点纳税人接受试点小规模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服务,按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金额和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的政策。财税[2011]111号文件的上述政策被取消后,纳税人除了取得铁路运输费用结算单据外(由于2013年8月1日之后交通运输业中只有铁路运输未实行“营改增”),将统一按照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票面税额抵扣进项税额。

接受运输劳务的企业应当综合考虑接受运输服务的价格和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两方面因素。对于存在的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会使增值税税负减轻),又会相应地减少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这样我们可通过比较不同方案下的现金净流量或现金流出量的大小,最终选择现金净流量最大或现金流出量最小的方案。

方案一:接受乙企业(一般纳税人)提供的运输服务,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31000元(含税)。则甲企业现金流出量=31000-31000÷(1+11%)×11%×(1+7%+3%)=27620.721(元)。

方案二:接受丙企业(小规模纳税人)提供的运输服务,取得由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为30000元。则甲企业现金流出量=30000-30000÷(1+3%)×3%×(1+7%+3%)=29038.835(元)。

方案三:接受丁企业(小规模纳税人)提供的运输服务,取得普通发票,价税合计为29000元。则甲企业现金流出量=29000(元)。

方案四:接受铁路运输部门提供的铁路运输服务,取得普通发票,金额为30000元。则甲企业现金流出量=30000-30000×7%×(1+7%+3%)=27690(元)。

由此可见,方案一比方案二现金流出量少1418.114万元(29038.835-27620.721),方案一比方案三现金流出量少1379.279万元(29000-27620.721),方案一比方案四现金流出量少69.279万元(27690-27620.721),因此,应当选择方案一。

筹划点评:选择接受运输服务的方式时,不能仅考虑价格和税负因素,还应考虑对方提供的运输服务的质量、信用、耗用时间等多种因素。

“营改增”后起征点的纳税筹划

例5:个体工商户李某为“营改增”试点小规模纳税人,2013年10月取得咨询服务收入20601元(含税),当地规定的增值税起征点为20000元。请对其进行纳税筹划(假设不考虑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

筹划思路:在涉及起征点的情况下,若销售收入刚刚达到或超过起征点,则应减少收入使其在起征点以下,以便享受免税待遇。

方案一:将月含税销售收入额仍保持为20601元水平。则不含税销售收入额=20601÷(1+3%)=20000.97(元),超过当地规定的增值税起征点20000元,则李某应纳增值税=20000.97×3%=600.03(元),税后收入=20601-600.03=20000.97(元)。

方案二:将月含税销售收入额降至20599元。则不含税销售收入额=20599÷(1+3%)=19999.03(元),未超过当地规定的增值税起征点20000元。因此,免征增值税,税后收入=20599(元)。

由此可见,方案二比方案一少缴纳增值税600.03元(600.03-0)、多获取收入598.03元(20599-20000.97),因此,应当选择方案二。

筹划点评:起征点的纳税筹划仅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销售额刚刚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情况,因此,其在实务中的应用空间较小。

企业如何做好税务筹划

选择税务筹划空间大的税种

要选择对决策有重大影响的税种作为税务筹划的重点;选择税负弹性大的税种作为税务筹划的重点,税负弹性越大,税务筹划的潜力也越大。

符合税收优惠政策

一般在税种设计时,都设有税收优惠条款,企业如果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条款,就可享受节税效益。

改变纳税人构成

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之前,首先要考虑能否避开成为某种纳税人。比如在年开始实施的增值税和营业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下,企业宁愿选择作为营业税的纳税人而非增值税的纳税人,宁愿选择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而非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因为营业税的总体税负比增值税总体税负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总体税负比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总体税负轻。

影响应纳税额的基本因素

影响应纳税额的因素有两个:纳税依据和税率。进行税务筹划无非是从这两个因素入手。如企业所得税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税法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允许扣除项目金额,具体计算过程中又规定了复杂的纳税调增、纳税调减项目,因此,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有了一定的空间。

重视财务管理环节

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都有税务筹划的工作可做。比如,按照税法规定,负债的利息作为所得税的扣除项目,享有所得税利益,而股息支付只能在企业税后利润中分配,因此债务资本筹划就有节税优势。

大家都在看

税务筹划六大方法有哪些?

税务筹划方法如下:1.纳税人不同类型的选择个体工商户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法人企业,个体工商户、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不

企业怎么做税务筹划

首先,税收筹划的意思是在按照税法的规定范围内,对经营活动进行优化、合理专业的进行一个筹划和安排,使企业可以通过节税来降低一定成本。其次,在节税方案中,可以考虑选择注册地节税,地域不同,对税率也有不同的要求,有些

企业税收筹划有哪些方法

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其可采取的税收筹划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1、根据国家、地方税收优惠政策,合理的利用优惠政策完成税收筹划。例如,我国有的部分地区,有很大力度的税收优惠政策,像低税率,税收减免,部分行业免税优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