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盈利组织的企业按照所得税税率为25%申报企业所得税。
没有什么特殊的优惠政策。
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为免税收入。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为免税收入。
《实施条例》第八十五条规定,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不包括非营利组织从事营利性活动取得的收入。
所以对非营利组织的营利性活动取得的收入应征收企业所得税,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这主要针对有些非营利组织将取得的营利性收入全部用于公益事业,属于国家重点鼓励的对象。
\x0d\x0a更多关于非盈利企业企业所得税怎么申报,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9d64571615826739.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非盈利组织怎么确认所得税非盈利组织怎么确认所得税非营利组织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没有什么特殊的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为免税收入.不包括非营利组织从事营利性活动取得的收入.《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四条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第(四)项所称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组织:(一)依法履行非营利组织登记手续;(二)从事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活动;(三)取得的收入除用于与该组织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外,全部用于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的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事业;(四)财产及其孳息不用于分配;(五)按照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该组织注销后的剩余财产用于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目的,或者由登记管理机关转赠给与该组织性质、宗旨相同的组织,并向社会公告;(六)投入人对投入该组织的财产不保留或者享有任何财产权利;(七)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开支控制在规定的比例内,不变相分配该组织的财产.前款规定的非营利组织的认定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非盈利性单位收到捐赠怎么做账?1、非盈利性单位收到捐赠时:借:银行存款(或存货等科目)贷:捐赠收入--非限定性收入2、结转捐赠收入:借:捐赠收入--非限定性收入贷:非限定性净资产非盈利性单位收到捐赠,然后结转捐赠收入,应当通过"捐赠收入"相关二级科目以及"非限定性净资产"科目、"银行存款"等科目核算.捐赠收入用于核算民间非营利组织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捐赠所取得的收入.非限定性净资产指的是民间非营利组织净资产中除限定性净资产之外的其他净资产.非盈利组织怎么确认所得税?其实根据小编老师的介绍,如果非盈利组织单位的收入没有被定为免税收入的话,那么该收入应该是按照百分之二十五的比例来纳税的;如果是定为免税收入则是不用纳税的,更多的资料都在上文中,如果你们还有其他的疑问欢迎你们来这里找会计老师学习.。
社会团体非盈利性质的如何申报?社会团体非盈利性质的如何申报?对于民间非营利组织,根据企业所得税的管理规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如单位取得经营收入,经核算有收益(应纳税所得额),就应按税法规定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申报表行次的填写:1.第1行"营业收入":填报纳税人主要经营业务和其他经营业务取得的收入总额.本行根据"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的数额填报.一般企业纳税人通过《一般企业收入明细表》(A101010)填报;金融企业纳税人通过《金融企业收入明细表》(A101020)填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组织等纳税人通过《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收入、支出明细表》(A103000)填报.2.第2行"营业成本"项目:填报纳税人主要经营业务和其他经营业务发生的成本总额.本行根据"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的数额填报.一般企业纳税人通过《一般企业成本支出明细表》(A102010)填报;金融企业纳税人通过《金融企业支出明细表》(A102020)填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组织等纳税人,通过《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收入、支出明细表》(A103000)填报.3.第3行"税金及附加":填报纳税人经营活动发生的税金、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本行根据纳税人相关会计科目填报.纳税人在其他会计科目核算的本行不得重复填报.非盈利组织纳税申报利润总额怎么填?企业应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下简称税法)、相关税收政策,以及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等)的规定,计算填报纳税人利润总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和附列资料等有关项目.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及应纳所得税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法规定不一致的,应当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税法规定不明确的,在没有明确规定之前,暂按企业财务、会计规定计算.一、有关项目填报说明(一)表体项目本表是在纳税人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减纳税调整等金额后计算出"纳税调整后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包括收入类、扣除类、资产类等差异)通过《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A105000)集中填报.本表包括利润总额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纳税额计算、附列资料四个部分.1."利润总额计算"中的项目,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口径计算填报.实行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分行业会计制度纳税人其数据直接取自利润表;实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纳税人其数据取自收入支出表;实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纳税人其数据取自业务活动表;实行其他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纳税人,根据本表项目进行分析填报.2."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和"应纳税额计算"中的项目,除根据主表逻辑关系计算的外,通过附表相应栏次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