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等级划分为A 、B、M 、C 、D级。
级最高,D级最低。
M级属于新登记的一般纳税人。
纳税信用级别是指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情况,就纳税人在一定周期内的纳税信用所评定的级别。
纳税信用级别一个纳税年度评价一次。
A级考评分在90分以上;B级纳税信用为年度评价指标得分70分以上不满90分的;C级纳税信用为年度评价指标得分40分以上不满70分的;考评分在40分以下的或者直接判级确定的。
未发生《信用管理办法》第二十条所列失信行为的下列企业适用M级纳税信用:1、新设立企业;2、评价年度内无生产经营业务收入且年度评价指标得分70分以上的企业。
税务机关每年4月确定上一年度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并为纳税人提供自我查询服务。
纳税等级评定的指标包括税务登记情况,纳税申报情况,账簿、凭证管理情况,税款缴纳情况,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行为处理情况等,纳税申报情况包括按期纳税申报率、按期纳税申报准确率、代扣代缴按期申报准确率等。
拓展资料:一、为什么年终奖要全部纳入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过去年终奖都是单独计税的,就存在甲和乙两个人工薪收入算下来都一样多,但由于发放方式不同,导致缴纳税款不同的情况,是有失公平的。
比如,两人纳税年收入均为20万元,但甲年终奖10万元,其余工资10万元;乙没有年终奖,全部是工资收入。
那么按照现行税率、年终奖单独计税,甲只要缴17270元个税,乙却要缴23080元个税。
另外,年终奖单独计税还存在“断档”区间。
在这些区间内,税前奖金多的,扣完税到手后反而拿得少。
比如丙年终奖拿了12000元,缴纳360元个税后到手11640元;丁年终奖拿了12300元,缴纳1050元个税后到手11250元。
丁最终拿到的没有丙多。
个税改革后,将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等劳动性所得实行综合计税,避免了类似月度间波动造成的税负不公平现象。
但国家充分考虑纳税人需求,为政策从单独计税转向合并计税设置了3年过渡期,也有助于企业安排更为合理的薪酬发放方式。
企业纳税信用等级有几级?目前为止纳税信用等级一共有五个,分别为:A级、B级、C级、D级和M级。评判标准如下:
A级:年度评价指标得分90分以上;
B级:考评分70分以上不满90分;
C级:考评分40分以上不满70分;
D级:考评分40分以下的或直接判级确定;
M级:新企业年度内无收入且70分以上。
正常来说,在五个等级中,A级最佳,D级最差。信用等级越高的企业,可以证明其纳税信用也相对较好,而企业也可以因此获得更多的优惠政策。如果公司想提升信用等级,具体做法是:按时缴纳已申报的应纳税款;按时填报财务报表;按时进行纳税申报。
纳税信用评价结果的确定和发布遵循谁评价、谁确定、谁发布的原则。税务机关每年4月确定上一年度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并为纳税人提供自我查询服务。纳税人对纳税信用评价结果有异议的,可以书面向作出评价的税务机关申请复评。作出评价的税务机关应按本办法第三章规定进行复核。
纳税企业等级分类标准税务部门每年依据采集到的企业日常税收遵从记录,通过诚信意识、遵从能力、实际结果等维度、近100项评价指标,对企业上一年度纳税信用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分为A、B、M、C、D五级。 A级为年度评价指标得分90分及以上的;B级为年度评价指标得分70分及以上、不满90分的;M级为新设立企业、评价年度内无生产经营业务收入且年度评价指标得分70分以上的;C级为年度评价指标得分40分及以上、不满70分的;D级为年度评价指标得分不满40分的或者直接判级确定。
税务机关根据上述总原则,再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评分: 1、企业税务登记情况 税务机关重点从企业的税务登记角度评定信用级别,从开业登记,扣缴税款登记,税务变更登记,登记证件使用情况等考察。 2、企业纳税申报情况 税务机关重点从企业的税务申报情况考察,包括按期纳税申报率,按期纳税申报准确率,代扣代缴按期申报率,代扣代缴按期申报准确率等。 3、企业账簿、凭证管理情况是否合规合法 税务机关重点从企业的凭角度审查。包括证管理报送财务会计制度或者财务会计处理办法和会计核算软件,是否按照规定设置、保管账簿、凭证,是否根据合法、有效凭证记账,进行核算;发票的保管、开具、使用、取得是否合规。 4、企业是否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行为 企业是否有涉税违法犯罪记录,税务行政处罚记录,其他税收违法行为记录。 非正常户失信行为纳税信用修复一个纳税年度内只能申请一次。纳税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2021年度纳税信用评价结果若不再是A级或B级,纳税人申请增值税留抵退税,以纳税人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退(抵)税申请表》时点的纳税信用级别,确定是否符合申请留抵退税条件。已完成退税的纳税信用A级或B级纳税人,因纳税信用年度评价、动态调整等原因,纳税信用级别不再是A级或B级的,其已取得的留抵退税款不需要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