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政策不稳定导致的风险
我国税收政策经常有新的补充和调整,这一方面为企业税收筹划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又给企业带来风险。在筹划期间如税收政策发生变化,就有可能使得依据原有税收政策设计的筹划方案,由合法变成不合法,由合理变成不合理,从而产生筹划风险。
法律层次低导致的风险
税收筹划的过程就是寻找那些影响企业应纳税额因素并利用这些因素对税收进行有效控制的过程。从目前来看,我国现有的税收法律、法规涉及的税收可控制因素有限,大量的筹划依据(税收优惠政策、财务与税收核算差异等)以暂行条例、部门规章、红头文件等形式出现,缺乏统一性和严肃性。这些行政规章、文件往往不够明晰,企业依据这些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等开展税收筹划,有可能因为对税法精神理解错误而导致税收筹划失败。
对税收政策不了解导致的风险
由于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而且每一项优惠政策一般都有明确的条件上、地域上的限定。正是这些特点使得不少纳税人,因为能全面了解税收优惠政策,或者了解不及时、理解不透彻,或者税收筹划操作程序上的失误,丧失了享受税收优惠的机会,从而损失了本可以得到的税收利益。
项目选择不当导致的风险
税收筹划涉及企业筹资、投资、生产、经营、分配等各个领域,涉及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等几乎所有的税种。但由于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有的税收筹划可能涉及一个项目、一个税种,有的可能涉及多个项目、多个税种,有的是单一性的,有的是综合性的。如果企业未加合理选择开展筹划,操作程序不规范,其筹划成功的概率必然较低。
现在税收筹划对于企业的影响有哪些?税收筹划对企业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影响:
有助于提升会计人员工作能力。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离不开会计,会计人员既要熟悉、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也要熟知现行税法。企业设帐、记帐要考虑税法的要求,当会计处理方法与税法的要求一致或允许进行会计政策、会计方法的选择时,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可以分离,正确进行纳税调整,正确计税,正确编报财务报告,并进行纳税申报,从而也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会计管理水平,发挥会计的多重功能。
有助于提高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资金、成本(费用)、利润是企业经营管理和会计管理的三大要素,税收筹划就是为了实现资金、成本(费用)、利润的最优效果,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有助于优化企业产业结构和投资方向。企业根据税收的各项优惠政策进行投资决策、企业制度改造、产品结构调整等,尽管在主观上是为了减轻税收负担,但在客观上却是在国家税收经济拉杆的作用下,逐步走上优化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合理布局的道路。使企业的经济行为更规范。因为税务筹划本身就是对企业的投资经营行为做更合理的安排,因此它也会敦促企业更规范的开展经济活动。
强化企业纳税意识。进行税务筹划的公司,必定有一个专业的税务团队。在对公司进行税务筹划时,会将企业无意识的“偷、欠、骗、抗”税等税收违法行为找出,实现公司的诚信纳税,达到更好的税务信用等级,有利于获得更好的税务优惠政策。
企业税务筹划有什么好处?要注意什么?企业税务筹划的目的,是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降低税收成本。
除此之外企业税务筹划还有哪些好处?税务筹划对企业的好处1.提高企业自觉纳税的意识税务筹划是企业预先进行的对节约税收开支的合理规划与设计,是积极纳税的一种表现,从本质上区别于偷税、逃税、漏税、抗税等违法行为。
有助于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通过合理的税务筹划,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避免多缴纳可以无需缴纳的税款,使得企业降低了成本。
而企业根据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决策调整,又在客观上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作出贡献。
有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需要思考如何通过税务筹划,实现资金、成本及利润的最优效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财务管理,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税务筹划需要具备的意识1.合法意识企业税务筹划行为必须建立在合法的前提条件下开展,并且要被税务机关所认。
不能与现行税收法律、法规相抵触。
如果税务筹划超出了这个前提,就有可能演变成偷税、骗税等违法行为。
超前意识若是业务已经发生,相应的纳税结果就产生了,税务筹划也就无从谈起了。
企业税收筹划是发生在业务发生之前,对自身经营等财务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事先规划,以达到节税的目的。
保护意识纳税人开展纳税筹划,需要具备自我保护意识,离不合法的行为越远越好。
需要注意以下4点:一是增强法治观念;二是熟练掌握税收法律和法规;三是熟练掌握有关的会计处理技巧;四是熟练掌握有关合理避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