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纳税是我国公民和企业应尽的义务,活跃在我国市场的广大个体经营户也要按规定交纳相应的税收,不能有偷税或漏税的行为,我国对个体户税收有相应规定,那么个体经营怎么纳税,我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什么是个体经营户 个体经营户城镇和农村非农业人口个人经营的各种小型的手工业、零售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非机动工具的运输业、房屋修缮业等。二、个体经营如何纳税 (一)查账征收的 1、按营业收入交5%的营业税 2、附加税费 (1)城建税按缴纳的营业税的7%缴纳; (2)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营业税的3%缴纳; (3)地方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营业税的1%缴纳; (4)按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实行5%-35%的的超额累进税率。 (二)个体工商户纳税标准 1、销售商品的缴纳3%增值税,提供服务的缴纳5%营业税。 2、同时按缴纳的增值税和营业税之和缴纳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3、还有就是缴纳2%左右的个人所得税了。 4、如果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是免征增值税或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也免征。 (三)核定征收的税务部门对个体工商户一般都实行定期定额办法执行,也就是按区域、地段、面积、设备等核定给你一个月应缴纳税款的额度。开具发票金额小于定额的,按定额缴纳税收,开具发票超过定额的,超过部分按规定补缴税款。如果达不到增值税起征点的(月销售额5000-20000元,各省有所不同),可以免征增值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三、法律规定 关于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有关问题的公告 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兼营营业税应税项目的,应当分别核算增值税应税项目的销售额和营业税应税项目的营业额,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元(按季纳税9万元)的,免征增值税;月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按季纳税9万元)的,免征营业税。 综合上面的介绍,个体经营户要按规定到税务机关交纳税收。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绍后,对于个体经营如何纳税的相关法律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个体工商户怎么交税个体工商户交税方式有如下几种:
(一)定期定额征收
即通过税务机关核定纳税人在一定经营时期内的营业额,来确定其应纳税额。主要适用于生产、经营规模小,达不到《个体工商户建账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设置账簿标准的个体工商户,以及符合条件的个独企业和合伙企业。
(二)核定征收率征收
即直接根据纳税人的收入额,乘以核定的征收率进行征收,具体征收率随地区和行业不同而不同。
若实际销售额低于应纳税经营额时,以应纳经营额和核定税率为依据,得到应纳税额;
若实际销售额高于应纳税经营额,以实际销售额和核定税率为依据,得到应纳税额。
(三)查账征收
即自行申报缴纳额,经税务机关查账核实后,再进行多退少补。主要适用于账簿、凭证、财务核算制度比较健全,能够如实核算应纳税款的个体工商户。
应纳税所得额=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
应纳税额=(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使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成本是指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成本、销货成本、业务支出以及其他耗费。比如:购进原材料的材料款,采购商品的进货款等。
费用是指个体工商户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已经计入成本的有关费用除外。比如: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水电费、店铺的租金、购买打包盒或袋的费用,印刷宣传单的费用,交通费,招待供应商餐费、烟、酒等(成本费用的扣除也是累计数)。
个体工商户怎么交税个体工商户交税的方式如下:
核定征收;
查账征收。
个体工商户的核定征收,核定征收是税务局根据各个体户的营业性质,设定一个销售额。一个年度结束后,核定征收的个体工商户不用到税务局办理汇总结算报税。个体工商户的查账征收,根据实际开票金额来计算增值税。一个年度结束后,查账征收的个体工商户要到税务局办理汇总结算报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销弊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亏闹族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弯派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