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公司注册下来之后,就离不开税务问题,需要在指定的时间内进行相关税务的办理。新公司注册完成后有哪些税务项目需要尽快办理呢? 一、税务登记:新公司注册完成后,必须要在领取营业执照30天内到税务机关进行税务登记。否则会被罚款! 二、办理财会制度及核算软件备案:办理好税务登记证后要在15天内,需要办理财会制度及核算软件备案。否则会被罚款! 三、办理存款账户账号报告:公司注册好后办理了银行基本账户或其他账户的15天内,需要向主管税务机关书面报告全部账户,如有变更,也需要在变更的15天内书面报告。否则也会被罚款! 四、办理网上申报、签订三方协议:三方协议要在取得税务登记后尽快办理,方便将来办税。网上申报办好且签订三方协议后,不管在哪,只要有网就可以进行纳税申报和缴纳税款,不需要跑去办税服务厅了。
申领发票:办理税务的单位或是个人,在领到税务登记证后,向主管税务机关申领发票。需要注意的是购买发票前,增值税专用发票要报税,普通发票要验旧。 六、达到一般纳税人资格的要办理一般纳税人资格:企业在达到了一般纳税人资格后,则需要到税务登记机关办理一般纳税人,并且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七、纳税申报:很多新注册的公司,会误以为新开的公司不需要纳税申报,但不管新开的公司也好,经营中的公司也好,不管有没有业务都需要纳税申报。当然没有新公司没有业务可以申请零报税,还需要抄税报税,即是没有开票也需要抄税报税。 值得一提的是有两项费用可以抵减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买增值税防伪税控专用设备和每年交的技术维护费,可以在增值税中抵减。 在新公司注册完成后应该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及时办理相关税务以避免被处罚。如果是找代办机构代办税务,一定要及时跟进项目进度以免错过规定办理时间。
应进行税务登记的有什么?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均应当办理税务登记。
税务登记主要有:纳税人的开业,变更,注销,外出经营报验,停业,复业等。
税务登记的范围税务登记范围:纳税人、扣缴义务人
①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
②非从事生产经营但依照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前款规定以外的纳税人,除国家机关、个人和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流动性农村小商贩外。
③扣缴义务人:负有扣缴税款义务的扣缴义务人(国家机关除外),应当办理扣缴税款登记。享受减免税待遇的纳税人需要办理税务登记。
扩展资料
根据《税务登记管理办法》
企业,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以下统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向生产、经营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一)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领取工商营业执照(含临时工商营业执照)的,应当自领取工商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核发税务登记证及副本(纳税人领取临时工商营业执照的,税务机关核发临时税务登记证及副本);
(二)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但经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应当自有关部门批准设立之日起30日内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核发税务登记证及副本;
(三)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也未经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核发临时税务登记证及副本;
(四)有独立的生产经营权、在财务上独立核算并定期向发包人或者出租人上交承包费或租金的承包承租人,应当自承包承租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向其承包承租业务发生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核发临时税务登记证及副本;
(五)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外出经营,自其在同一县(市)实际经营或提供劳务之日起,在连续的12个月内累计超过180天的,应当自期满之日起30日内,向生产、经营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核发临时税务登记证及副本;
(六)境外企业在中国境内承包建筑、安装、装配、勘探工程和提供劳务的,应当自项目合同或协议签订之日起30日内,向项目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核发临时税务登记证及副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税务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