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湖整治施工资质,性质上属于专业承包资质,是建筑企业水利水电资质的一种。
众所周知,资质作为一种从业门槛,并非任何企业都能轻易获得,它是有一定的条件限制的。
那么,办理河湖整治施工资质需要哪些条件?河湖整治工程资质怎么申请?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办理河湖整治施工资质需要的条件1、技术装备企业在办理河湖整治三级资质时,是不用考虑技术装备这一问题的,只有一级资质和二级资质有要求。
技术装备是指专业疏浚船和其他专业施工设备。
主要人员企业需要配备建造师、九大员、技术工人和职称人员,这些人员分别有不同的考核要求。
在进行准备时,需要仔细阅读资质标准,了解各项指标的解释是什么,否则很可能出纰漏。
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调查好人员是否存在重复注册的问题,所有人员的证书必须齐全。
工程业绩和技术装备,工程业绩这一块,三级资质是没有要求的。
也就是说,企业只有在办理二级资质和一级资质时,才要求工程业绩达标。
但是有个问题,三级资质需要技术负责人或者注册建造师达到业绩要求。
企业资产企业资产是针对净资产进行考核,净资产也就相当于企业的净收益。
如何考核净资产呢?一般都是根据财务报表来进行核对,此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只考核注册资本。
河湖整治工程资质怎么申请建筑企业在完成河湖整治资质的材料准备后,就可以到主管部门进行资质的申请。
目前,乙级资质作为最低等级的河湖整治工程资质,到企业注册所在地的市级主管部门申请即可。
在通过资质申请的部门审核后,企业就可以在公示规定的时间内,到建筑主管部门领取证书了。
从上可知,建筑企业要想获得河湖整治资质证书,就要按照资质的办理要求做好相应的申请准备。
当然,本文的介绍还很简单,只是帮助广大河湖整治工程企业对资质证书办理有一个了解。
企业在河湖整治资质申请之前,还应该及早的咨询当地建筑主管部门,从而避免出现一些证书办理问题。
建筑企业资质审批越来越严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目前的建筑业企业资质审批还不是很严格,建筑业中还是存在很多乱象,从去年开始,国家你选哪个管部门就开始出台很多政策来规范建筑业市场,维持建筑市场政策有序发展,于是对企业资质审批越来越严,即使获取了资质后也要面对各种核查。
一级建造师人像现场采集
众所周知,建筑企业在提出资质申报时必须在所属建委网站上传所有人员资料,尤其是建造师及技术负责人的资料更不能缺失。
为了杜绝企业滥用挂靠证书充当项目人员,以后建造师等人员的资料不仅要在网站上传,还要本人到建委做人像采集,并接受现场约谈和资料审查。这个政策安徽、北京等地已经试运行了。
以人像采集和现场约谈等方式来进行实名制认证,是为了堵死建造师挂靠,也是为了进一步保证“人证合一”。
初次申办资质时对企业业绩审查改为对项目负责人业绩审查
新版《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中很容易看出,每个种类的资质标准中等级最低的标准都明确指出,要求建筑施工企业提供项目负责人的业绩,而且所有业绩都必须在建委备案。当然,建筑施工企业想要做资质升级的时候,企业的业绩仍然会被着重考察。
资质年审改为“动态核查”
对已经取得资质的企业来说,每年进行一次的年度考核改为建筑施工资质“动态核查”。“动态核查”最大的特点就是由定期核查改为不定期核查,核查的内容包括下面几方面:
(1)企业净资产的金额是否达标;
(2)企业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核查;
(3)安全生产许可证取得情况、是否在有效期内;
(4)企业主要人员的社保证明缴纳情况;
(5)企业注册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情况;
(6)上一年度的建筑行业统计报表。
除此之外,还有资质证书五年到期定期审核的检查,某些地区的相关部门还要求建筑企业提交季报。
全国社保联网堵死挂靠
社保一旦实现全国社保联网,人才证书挂靠的历史问题将不复存在。建筑企业想要获取资质并承接工程就必须长期拥有自己的施工团队。这样一来,没有自己的人才团队的企业就会被拦在资质门槛之外,没有办法获取资质。
每年都有大量的建筑企业申请各种建筑资质,真正成功拿到证的很少,以后资质审批变得越来越严格,会导致资质证书更难获取,建筑企业应该多多关注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
企业资质审核大变革!住建部又推承诺制,7点分析解读政策好坏?黑龙江全面推行建筑业企业资质审批承诺制,信用监管再提速!-工保网
2015年以来,国务院以上海市浦东新区等地为试点,对部分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并逐步向全国复制推广。在住建部于2017年下发《关于开展建筑业企业资质告知承诺审批试点的通知》、至2019年出台《关于实行建筑业企业资质审批告知承诺制的通知》后,黑龙江也于2020年先后下发《关于省级权限内部分行政许可事项试行告知承诺制审批的公告》和《黑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告知承诺制行政审批核查办法》,着手在住建领域推行告知承诺制审批。
响应去年年底住建部《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强调的“加快推行企业资质审批告知承诺制”,此次黑龙江省住建厅发布《关于建设工程类企业资质申请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也旨在建立涵盖房地产开发、勘察、施工、监理、造价咨询、工程质量检测等多个类别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的告知承诺制审批体系,全面优化住建领域营商环境。
事前告知承诺,优化资质审批
依据公告,对于实行告知承诺制的事项,申请人可以自主选择是否采用告知承诺制方式办理。如在办理施工资质时,申请企业可按照审批部门告知的审批条件和材料清单,自愿作出承诺并按要求提交材料,而后审批部门将在2个工作日作出准予决定,后在即日起10日内发放行政许可证件;申请企业承诺的信息不符合资质标准要求的,则不予审批。
这使得行政许可从原先的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并行向单纯的形式审查转变,因此不同于此前数目庞大、流程繁杂、逻辑混乱的行政审批实践,告知承诺制通过简化许可程序、缩短许可时间,将大大缩短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办理时限,降低市场准入条件,激发建筑市场活力;同时节约许可成本、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推动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事后核查惩戒,强化信用监管
当然,事前告知承诺也离不开后续核查工作。依据公告,一方面审批部门将在作出许可决定后的6个月内对申请人承诺内容进行书面核查,并采用“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对企业资质情况开展实地核查;另一方面,省住建厅将在政务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开设告知承诺制行政审批专栏,对经批准的企业名称、资质等级、人员资格等信息进行公开,以便于接受社会监督。
经核查,审批部门将对不履约的申请人,视情节实施惩戒:因申请人过失(不存在隐瞒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的情况)导致申报材料与承诺内容不符的,审批部门将要求其在一个月内进行整改,否则将依法撤销行政许可;而申请人以虚假或隐瞒欺骗等不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审批部门将依法撤销行政许可决定,并列入严重失信主体“黑名单”,同时3年内不得使用告知承诺的方式向省住建厅申请行政许可。
不难发现,事后审查和信用监管是震慑申请人、保障告知承诺制度顺利实施的充分环节。相信随着告知承诺制度的全面应用,行政审批信用体系作为保障告知承诺制改革的关键措施,也将在建筑市场信用体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建立健全信用承诺制度
告知承诺制所具有的后置审查、契约治理特征,也赋予其以信用承诺的特性。信用承诺主要包括审批替代型信用承诺、主动公示型信用承诺、行业自律型信用承诺、信用修复型信用承诺四种,亦可按照主体分为政府信用承诺、市场主体信用承诺、司法信用承诺三类,资质告知承诺制作为市场主体准入前信用承诺制度,便是审批替代型信用承诺与市场主体信用承诺的融合。
正如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所强调,建立健全信用承诺制度是创新事前环节信用监管的重要一环。在住建领域实行资质告知承诺审批,一方面将鼓励市场主体主动向社会作出信用承诺,另一方面将辅助审批部门依据信用信息对市场主体加以监管。审批部门亦可将信用承诺纳入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并将市场主体对于信用承诺的履约情况作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
为进一步发挥信用在行政审批中的作用,审批部门还可对诚信典型和近期无不良信用记录的市场主体,在实施信用承诺制度时提供“绿色通道”和“容缺受理”等便民服务措施。如在《指导意见》中,国务院也提出:申请人信用状况较好、部分申报材料不齐备但书面承诺在规定期限内提供的,应先行受理,加快办理进度。
除了企业这一市场主体,针对从业人员,人社部也于2019年印发《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报名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一级建造师、一级造价工程师、勘察设计行业注册工程师等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报名证明事项中试行了告知承诺制。可以期待,全面覆盖住建领域各主体的告知承诺制度体系将不再遥远,资质许可、信用约束和经济制衡相结合的建筑市场监管制度以及市场主体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社会共治格局也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