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系统固定资产处置流程如下:
在固定资产的处置中,除固定资产盘亏是按其账面价值,借记“待处理财产损益”,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借记“累计折旧”,贷记“固定资产”,其余的固定资产处置包括出售、报废、投资、捐赠、抵债、调拨都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
即借记“固定资产清理”,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借记“累计折旧”,贷记“固定资产”,然后再将“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余额进行转出,而新准则将不再像旧准则一样全部按账面价值分别转入“营业外收”、“长期股权投资”、“应付账款”、资本公积“等科目。
对一些特殊事项,倒如,将以固定资产抵债、用固定资产投资等事项,在符合一定条件下采用”公允价值“转入相关的科目。由此将产生会计与税法上新的差异。
固定资产简介: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机器、建筑物、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其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固定资产从会计的角度划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等。
固定资本的实物形态属于产品生产过程中用来改变或者影响劳动对象的劳动资料,是固定资本的实物形态。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长期发挥作用,长期保持原有的实物形态,但其价值则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逐渐地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并构成产品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
根据重要原则,一个企业把劳动资料按照使用年限和原始价值划分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对于原始价值较大、使用年限较长的劳动资料,按照固定资产来进行核算;而对于原始价值较小、使用年限较短的劳动资料,按照低值易耗品来进行核算。
固定资产报废税务怎么处理法律主观:在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报废这个词,主要是对于设备、器物等因不能继续使用或不合格而作废的解释。一、怎么报废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报废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磨损或陈旧,使用期满不能继续使用;二是由于技术进步,必须由先进设备替代。固定资产报废,一方面由于固定资产退出企业引起企业固定资产的减少,另一方面在清理过程中还会发生一些清理费用,同时还可能取得一定的变价收入。因此,固定资产报废的核算应按以下程序进行:(1)注销报废固定资产的原值和已提折旧额。按固定资产的净值,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账户;按已提折旧额,借记“累计折旧”账户;按固定资产原值,贷记“固定资产”账户。(2)结转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按收回的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借记“银行存款”、“原材料”等账户,贷记“固定资产清理”账户。(3)支付清理费用。按发生的清理费用,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贷记“银行存款”等账户。(4)结转清理后的净损益。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收益,借记“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贷记“营业外收入──处理固定资产收益”账户;固定资产清理后的净损失,借记“营业外支出──处理固定资产损失”账户,贷记“固定资产清理”账户。二、固定资产可申请报废条件(一)使用年限过长,功能丧失,完全失去使用价值,或不能使用并无修复价值的;(二)产品技术落后,质量差,耗能高,效率低,已属淘汰且不适于继续使用,或技术指标已达不到使用要求的;(三)严重损坏,无法修复的或虽能修复,但累计修理费已接近或超过市场价值的;(四)主要附件损坏,无法修复,而主体尚可使用的,可作部分报废;(五)免税进口的仪器设备应当在监管期满,向海关申请解除监管并获得批准之后才能提出报废申请。以上就是怎么报废固定资产的方法以及固定资产报废的条件。
处置固定资产企业所得税如何申报?处置固定资产所得的企业所得税申报应在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进行。具体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计算处置固定资产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等于处置固定资产所得减去相关成本、费用和损失后的净额。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税率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
在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中,在“可抵扣税费和减免所得税额”栏目中填报已经纳税的税额,包括本年度已经缴纳的、以前年度缴纳的以及前期留抵可抵扣的税额。
在“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栏目中分别填报计算得出的数字。
完成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填报后,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申报和缴纳企业所得税。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处置固定资产所得为非居民企业的所得,还需要进行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的申报和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