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走群众路线,首先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一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深刻领会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二要认真查找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感情等方面的差距,自觉摆正与群众的关系。三要强化宗旨意识、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增强联系服务群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坚持走群众路线,要始终把群众利益放第一位。一要全面学习掌握党的惠民利民政策,把实现群众利益、维护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二要认真查找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等方面的差距。三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牢固树立“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的观点,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和共享机制,解决好政策不落实、执行打折扣、损害群众利益甚至与民争利等问题。
践行群众路线,必须不断优化群众工作方法。一要深入分析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认真查找自己工作思路、措施、机制等方面的差距,总结推广做群众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切实解决好不会干、不敢干、不能干、干不好等问题。二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善于换位思考,运用群众语言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德化人,运用互联网、手机、微博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宣传、发动、组织、教育和引导群众,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三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穿群众亲近的衣服、走群众常走的路、说群众爱听的话、做群众拥护的事,融入到老百姓中间,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争取民心,赢得民心,把人民群众紧密地凝聚在党的周围!
作为一名人民的公务员怎样走好群众路线您好!领学网为您解答。(领学网:公务员、事业单位、会计等培训机构)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中央国家机关在践行党的宗旨、坚持执政为民方面,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容易偏离宗旨的客观因素和主观不足。从所处地位看,处在决策中心、权力中心,离基层一线、离群众、离实际远,容易高高在上、脱离基层。从行政程序看,政府机关实行首长负责制,一级对一级负责,干部容易习惯“唯上”,而不是直接对群众负责。从工作方式看,主要是通过文件和会议部署工作,难以直接听到群众声音。从队伍结构看,出了家门进校门、出了校门进机关门的“三门”干部多,与书本和文件打交道多,与群众接触少。因此,中央国家机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推动机关党员、干部更好地联系服务群众,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强化群众路线教育。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党性教育这个核心、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中央国家机关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强化广大党员、干部的宗旨观念,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立场上分析问题、提出建议、推动工作,而不是站在个人、少数人立场上和从狭隘的部门利益出发说话办事,更不能以权谋私。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中央国家机关认真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为民务实清廉机关建设。 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任务。一些机关干部不熟悉群众生活,不了解群众关切,缺乏对群众的真挚感情。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就要组织党员多体验普通群众疾苦,同他们谈心交心做朋友,与群众在感情上共鸣、在思想上认同、在行动上合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不断完善服务群众的内容和方式,深化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创先争优,通过一站式一窗式服务、党员先锋岗、党员品牌工程等方式,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服务群众中的带头、推动、督促、保证作用。抓住支部这个基础,深入开展走进基层活动,进一步总结推广党支部工作法,找准机关党建服务群众的结合点,创新发挥作用的内容和方式。 着力为群众办实事。中央国家机关为群众服务、办实事,主要体现在参与制定和执行政策中。我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刀切、简单化,努力做到合情循规、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凡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再好的建议、再多的主意、再一致的意见都会形同虚设、难有实效。要通过法规草案征求意见、重大事项听证、政务微博等多种形式,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着力改善民生,努力解决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多做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 健全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近年来,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广泛开展“创建文明机关、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走出机关、服务基层”、“百乡万户调查”、“百村调研”、“国情调研”等活动,形成了一些联系服务群众的好做法。要通过建立联系点、蹲点调研、定期接待群众、热线电话、信访等方式,创新联系群众方法,做到机关工作重心下移、基层干部坚守一线、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不断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矛盾。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总结好经验、好做法,推动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化、长效化。
希望对您有帮助。
群众路线怎样走群众路线是立党之本,也是发展的力量源泉,任何时候都要不懈地坚持下去。新时期群众路线怎么“走”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只有思路清、办法好、执行到位,才可能“走”出新成效、解决新问题。
这个“走”要防止五种倾向:一是防止敷衍了事。把群众路线当作“走过场”看待,不讲深入,不求实效,虚晃一枪,一走了之。二是防止好大喜功。不抓关键,平均使力,看似轰轰烈烈,实则纸上谈兵,无法落实。三是防止表面工作。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是舍本求末,扬汤止沸,以假象欺骗组织。四是防止拈轻怕重。遇着困难绕道走,逢着问题避开走,只挑“软柿子”捏,不愿硬碰硬。五是防止文字表功。芝麻说成西瓜,西瓜说成地球,吹大政绩。
这个“走”要形成一种作风,做到“六个融入”:一是通过“走”融入到“一线”去。决不满足一级向一级的汇报,要亲自走访群众、参与实践,详尽掌握“一线”真实情况,排查问题,找出制约瓶颈,为拟定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二是通过“走”融入到“激发点”上。要设身处地,把自己变成群众的一员,找准群众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入手,激发合力,拿出好办法,各个击破,扫清障碍。三是通过“走”融入到棘手问题上。棘手问题不是老问题就是新问题,不回避,不等待,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引领群众合力攻关,冲出困境,闯出路子。四是通过“走”融入到“金点子”上。一个金点子,胜过十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