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的认定标准如下:(1)税收指标,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2)资产总额,工业企业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不超过1000万元;(3)从业人数,工业企业不超过100人,其他企业不超过80人。
小型微利企业认定标准如下: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或者禁止的行业。
对工业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三十万元,从业人员不超过一百人,资产总额不超过三千万元。
其他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三十万元,从业人员不超过八十人,资产总额不超过一千万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所称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
企业注销要满足什么条件1、企业营业期限届满或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2、因企业合并或者分立而注销;3、股东会议决议解散公司;4、被吊销、责令关闭或撤销;5、被股东起诉请求解散公司后注销。
综上所述是小编对小微企业的税务认定标准是什么做出的相关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您【法律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所称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条【公司界定及股东责任】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
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第六条【公司登记】设立公司,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
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由公司登记机关分别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设立条件的,不得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
行政法规规定设立公司必须报经批准的,应当在公司登记前依法办理批准手续。
公众可以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查询公司登记事项,公司登记机关应当提供查询服务。
国家税务局小微企业认定标准法律主观:税务小微企业认定标准如下:1、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2、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所称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一)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二)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小型微利企业认定标准小型微利企业的认定标准,你知道吗,欢迎关注,点赞,业务办理请私信, 一、小型微利企业的认定标准: 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中所说的小型微利企业,是指符合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的小型微利企业。小型微利企业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小型”和“微利”上。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除了要求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的行业以外,包括三个标准:一是资产总额,工业企业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的资产总额不超过 1000万元;二是从业人数,工业企业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其他企业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三是税收指标,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 二、财务人员在确认是否符合小型微利企业的条件时,经常犯的错误: 1、资产总额 部分企业,是按照以下方法计算企业资产总额: 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或: 资产总额=月资产总额合计÷12 部分企业按照以上两种计算方法得到的资产总额数据来跟小型微利企业认定标准中的资产总额比较,从而确认企业是否属于小型微利企业 以上两种算法可能产生如下两种结果: 1)、因为错误的资产总额计算方法,使原本不属于小型微利企业,被错误确认为小型微利企业,享受所得税政策优惠,在以后的税务检查中,面临处罚风险 2)、因为错误的资产总额计算方法,使本应属于小型微利企业,错误认定为不属于小型微利企业,错失所得税政策优惠 2、职工人数 企业在计算职工人数时,所犯的错误跟资产总额的情况基本相似,不再多做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从业人数包括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 3、应纳税所得 小型微利企业的第三个指标是企业的“应纳税所得”,也就是汇算清缴纳税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 很多企业的“应纳税所得”处在小型微利企业与非小型微利企业的临界点,企业财务人员通过人为调节方式,使企业的此项财务指标符合确认标准,享受了所得税政策优惠,却给企业留下了税收风险,需要警惕 推荐阅读:《小型微利企业有什么优惠政策》 正确的计算方法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 34号)规定: 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指标,应按企业全年的季度平均值确定。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 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 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作为一个纳税年度确定上述相关指标 三、2017年小型微利企业的优惠政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三号)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2号)第九十二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所称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并符合下列条件的企业: (一)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000万元; (二)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