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筹划的收费标准如下:1、如果一个企业的业务结构简单,财税结构不复杂,那么规划就不难了。
因此,税收筹划的成本不会太高,大多在1000元到10000元之间。
然而,对于多家关联公司、控股公司等业务结构复杂的企业,规划期不仅要考虑企业,还要考虑关联企业,因此税收筹划的难度也相应增加,这对规划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在规划期间,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成本也将增加。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税收筹划的成本会更高;2、对于市场上的公司来说,公司的营业额越大,税收筹划的成本就越高。
目前,几乎所有第三方税务机关都将此作为重要的收费标准和依据。
由于小企业与大营业额企业的节税效果不同,规划难度也不。
因此,税收筹划的实际成本自然不。
在大多数情况下,税务机关将根据公司营业额的一定比例收取税务筹划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条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
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往公司往个人账户打1000万块钱是如何完税?1000万纯利润需要交20%的分红税,1000万的利润拿到自己的手上需要缴纳200万的税收,有的小型企业一年都赚不到这200万,这税收还是蛮高的了可以少交税的合法办法就是利用税收政策进行税务筹划——将个人独资企业入驻税收园区,比如深圳、山东、重庆等园区,申请核定征收,核定后综合税率低至2%-3%。
具体如下:一、利用个人独资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思路将1000万按照分红分配给法人,按照分红税缴纳个税:税务筹划之前,需纳税:1000wX20%=200w税务筹划之后,需纳税:利用税收洼地政策成立个人独资企业,以深圳为例,根据税收洼地政策,个人独资企业核定征收率低至1.68%;(核定所得税率相关的税率或征收率,会随着时间以及国家税收政策调控和税收洼地税收优惠活动政策变动而所有变动)1000wX1.68%=16.8w通过此种方法可以节税:200w-16.8w=183.2万元提醒:此款项完税后可以直接提现到法人账户,无需二次交税。
个人独资企业需向公司提供相应的服务且合理,才能开具发票,不能为了一味的追求避税,而忽视了税务风险。
利用园区个人独资做税务筹划有哪七大优势?具体如下:①无需缴纳25%的所得税我们成立个人独资企业分包业务后,原企业不用缴纳企业所得税,只用小规模企业缴纳个人所得税②无需再为“发票”而愁平时一些业务取不到成本发票,我们成立小规模个人独资后就不用担心这一问题了。
③利润分红无需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小规模个人独资企业是不用缴纳分红税的,纳税之后股东直接提现即可。
④个人经营所得税享受核定征收我们在园区注册个独独资企业后会享受核定征收,核定个税0.6%,加上增值税以及附加税我们缴纳的总税率为1.66%。
⑤税务风险为0首先我们保持三流一致,我们税务风险为0⑥一般纳税人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抵扣个人独资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发票后可以抵扣原公司一个点的增值税。
⑦提现无需缴纳二次税费个人独资企业对公账户提现到个人账户是无需第二次缴纳个人所得税的。
用个人独资企业进行税务筹划的效果到底如何,不同公司情况不一样。
企业所得税怎么合理节税?企业节税方法5个节税技巧,欢迎关注,点赞,下业务办理请私信,1、企业节税方法-赠得巧来送得妙 一件2000元的电器,送一件400元的小家电,合计2400元实际收2000元。如果当赠送,要按2400元缴纳增值税。现在我们重新涉及方案:将两件产品卖给顾客,给予顾客400元的折扣,其中,2000元的按15%折扣以后出售,400元的按折扣25%以后出售,这样,对顾客而言,实际支付2000元,与买一件送一件的效果是一样的,对于商场而言,由于是价格折扣,实际上没有赠送的行为,只要按2000元实际营业额缴纳增值税即可 有些营销人员认为这样做很无聊。改变方式就符合税法,不改变就要多交68元的增值税,对企业的纳税而言,这不是一件无聊的事情。 2、依法而签可节税 一家设备公司,生产设备以后,需要为客户在大厦中提供安装服务,财务人员很清楚:这是一条龙服务,销售产品再安装,属于混合销售行为,合同中如果分别注明设备价款和建筑安装价款,可以分别适用增值税率。财务人员因为出差外出,回来时合同已经签好,合同只写了一个总价,没有分开金额。财务人员说明道理,要求对方一定配合重签。对方的财务经理也是个人物,提出条件:重新签订,你可以节税接近20万元,既然如此,合同价格要降低5万元,企业财务人员明知是乘人之危也无可奈何,最后商量让利3万元,重新签订合同。如果事先提出要求,对方也就无法乘机“讹诈”了 推荐阅读《广州公司税收筹划,广州公司记账报税必学必看》 3、合同作废也纳税 有些企业的领导喜欢签合同,也喜欢变来变去,签了以后发现不行就作废以后重新来过。签了合同要缴印花税,即使合同作废。例如:公司本月签订了合同,申报的时候缴了印花税。领导作废了该合同,不签了,由于印花税已经缴纳,并且不能退还,因此,由于作废合同导致多缴了税。还有一个是变更合同,如果合同金额增加了,就要补缴印花税,如果合同金额减少了,不退印花税。所以,如果合同金额一时不能确定,应该先签订金额未定的合同,等到金额确定以后再补充进去,这样就可以避免多缴税 4、代理还是非代理 现在很多企业都与事务所签订税务代理合同,大家都认为属于代理业务,既然是代理业务,那就应该按差额缴税。其实,税务代理合同应该按服务业中的其他服务缴纳税金,应该按全额纳税。税务上对代理的认定不是看合同的名称,而是看经济实质。税务代理实质上是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的服务,与代理不同,代理有第三方出现,例如:企业委托一家公司采购一批产品,业务中有卖方,买方还有中间方,因此属于代理,而税务代理是中介机构直接为企业服务,没有出现第三方,因此,不属于代理合同,在执行合同中发生的垫付、代收都需要计入应税收入纳税,不能按差额纳税。税务上的代理概念和日常生活中的理解有差异 5、企业节税方法-对方违法对方陪 签订合同是对双方的一个法律约束,现在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对方履行了合同,但对方提供的发票存在问题,例如:有一些提供的是从第三方购买的发票、有些是请其他单位开发票、有些购买失控发票、有些直接使用假发票。税务机关查出发票有问题,购货方就要承担责任。对方违规提供发票,购货者要承担法律责任。如果想追究对方的责任,还难以找到合适的法律依据。所以建议企业在合同中加上保护条款:由于对方提供的发票不符合税法规定,给甲方造成的损失由乙方承担赔偿责任。保护条款一方面可以给对方施加压力,一方面如果真出问题了,可以根据合同条款直接找对方赔偿,无需为法律依据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