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础管理类岗位提供的涉税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并根据需要进行补充采集,注重引入第三方信息;
根据风险管理需要建立、运用并持续改进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风险评估模型;
通过风险分析监控平台,按照纳税人规模、行业、税种等对其申报纳税情况进行风险分析识别;
对存在税收流失风险的申报表和相应纳税人进行风险等级排序;
低风险的,实行风险提示应对任务管理,报经本部门领导审核同意后,推送至本部门风险应对岗位实施风险提示应对,并对风险实施情况进行复核与评价;
高风险的,经本部门领导合议后制定风险应对任务建议方案,并将风险分析依据、结果和建议方案报征收管理部门审理。
税收风险管理 四个有人管税收风险管理,是税务机关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在全面分析纳税人税法遵从状况的基础上,针对纳税人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税收风险,合理配置税收管理资源,通过风险提醒、纳税评估、税务审计、反避税调查、税务稽查等风险应对手段,防控税收风险,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提升税务机关管理水平的税收管理活动。
主要内容
税收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目标规划、信息收集、风险识别、等级排序、风险应对、过程监控和评价反馈,以及通过评价成果应用于规划目标的修订校正,从而形成良性互动、持续改进的管理闭环。
(一)制定目标规划。要结合税收形势和外部环境,确定税收风险管理工作重点、工作措施和实施步骤,形成系统性、全局性的战略规划和年度计划,统领和指导税收风险管理工作。
(二)收集涉税信息。各级税务机关要落实信息管税的工作思路,将挖掘和利用好内外部涉税信息作为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注重收集宏观经济信息、第三方涉税信息、企业财务信息、生产经营信息、纳税申报信息,整合不同应用系统信息。建立企业基础信息库,并定期予以更新。对于集团性大企业,还要注重收集集团总部信息。
(三)开展风险识别。各级税务机关要建立覆盖税收征管全流程、各环节、各税种、各行业的风险识别指标体系、风险特征库和分析模型等风险分析工具。统筹安排风险识别工作,运用风险分析工具,对纳税人的涉税信息进行扫描、分析和识别,找出容易发生风险的领域、环节或纳税人群体,为税收风险管理提供精准指向和具体对象。
(四)确定等级排序。根据风险识别结果,建立风险纳税人库,按纳税人归集风险点,综合评定纳税人的风险分值,并进行等级排序,确定每个纳税人的风险等级。结合征管资源和专业人员的配置情况,按照风险等级由高到低合理确定需采取措施的应对任务数量。
(五)组织风险应对。要按纳税人区域、规模和特定事项等要素,合理确定风险应对层级和承办部门。风险应对过程中,可采取风险提醒、纳税评估、税务审计、反避税调查、税务稽查等差异化应对手段。风险应对任务应扎口管理并统一推送下达。
(六)实施过程监控及评价反馈。要对税收风险管理全过程实施有效监控,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及时监控和通报各环节的运行情况,并对风险识别的科学性和针对性、风险等级排序的准确性、风险应对措施的有效性等进行效果评价。要将风险应对效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加强对过程监控和评价结果的应用,优化识别指标和模型,完善管理措施,提出政策调整建议,实现持续改进。要全面归集分析税务总局定点联系企业税收风险的性质及成因,提出风险防控建议,反馈给企业集团。
税务管理部门的职责是什么职责:
根据税收法规政策、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制定企业的税务管理流程,提出和执行税务规划方案,并制定企业的税务制度;
监督企业的税务制度执行情况,制定合理的税务方案,降低税务风险;
组织部门人员开展税务等相关政策法规和研究,跟踪了解国家的最新动态,开展税务分析提供有效的税务方案;
组织人员开展税务申报,进行数据分析和税务自查和改进工作;
开拓并维护与企业外部的关系,例如保持与税务部门的`良好的关系;
妥善应对税务稽查及纳税评估,降低企业税务风险;配合内外的审计工作,及时发现并改正税务问题;
负责部门的税务业务培训工作。
技能要求:
财会、金融、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本科(含)以上学历,具备中级会计职称,税务师或注册会计师优先;
4年以上税务工作经验,2年以上税务管理工作经验,有知名的集团财务部门管理工作经验,有分销行业财务管理岗位经验;
熟悉与出口退税、函调办理相关的所有流程(必备)
熟悉汇率、单证、外汇核销、出口的贸易结算、结汇流程、有物流进出口报关公司工作经验(优选);
熟悉中国税法和各项税务管理条例;
熟悉国家金融政策、企业财务制度及流程,熟练使用相关财务软件,精通相关财税法律法规;
良好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承受较大工作压力;
熟练使用金蝶,精通EXCEL、E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