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东分红如何合理避税
所谓的股东分红,就是在分“净利润”,它是公司一年的经营成果的体现。一般净利润还要计提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分红,是将税后利润进行分配,在分配中,如果股东是自然人会涉及到个人所得税(股息红利),税率20%,非常高。如何合理避税呢?
注意:企业作为股东的是不需要缴纳个税的。
合理利用工资支出
一定要充分的利用工资合理避税。注意:社保/公积金缴纳都有上限标准,超标部分就不给你抵税的。
合理大额消费支出
比如以公司名义购买资产(车子)从公司角度来看,一方面,当期申报增值税,可抵扣不少;另一方面,给公司增加了不少费用。而且买了车,还得交保险,加油和维修费保养等,也是不少费用,这些合理的费用支出,可以节省不少税的。
从员工来看,员工生活质量提高,可调动工资积极性从公司来看、增加费用开支,减少利润。
下面举个小例子说明一下:
2020年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20万。经公司股东会议,税后利润全部进行分配。那,公司如何分配利润,才能实现税负最低呢?
第一种:
分配方案:采用净利润方式,120万元缴纳30万元企业所得税后,90万元净利润以股息、红利的形式分配。
申报纳税:
公司应纳企业所得税=120X25%=30万元股东应纳个人所得税=(120-30)X20%=18万元股东税后收益=120-30-18=72万元。
第二种:
分配方案:每月发放工资10万元,12个月共计发放120万元,以达到实现节税的目的。
申报纳税:
全年共增加工资支出=10X12=120万元发放工资后企业利润总额=120-120=0。
股东工资部分应缴纳个人所得税=[(120-0.5X12)X45%-18.192]=33.108万。
元股东税后收益=120-33.108=86.892万元。
通过上面两种方式纳税来看,第二种比第一种多收益14.892万元,而且以每月发放0万元工资可造成企业利润为0,公司可无需缴纳企业所得税。虽然第二种,个税税率为45%,较高的税率,但是个税基本费用的扣除、速算扣除数的调节,导致总体税负要低于第一种的股息、红利的分配税负。
记住:合理避税不是偷税漏税,而是财务人员结合公司情况,切合国家税收政策来纳税缴税。
私营公司分红怎么避税私营公司分红怎么避税常用的避税方法有很多,主要有: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转移定价法、成本计算法、融资法和租赁法.《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第二项规定,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为免税收入.第三项规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也为免税收入.《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进一步明确,所称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是指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其所称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也就是说,企业持有上市公司股票不足12个月的分红要缴税,其他的分红都不需要缴税.企业股东分红如何避税?就股权投资而言,有个人股权和企业股权投资.个人从被投资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后未分配的净利润(包括被投资企业从该净利润中撮提取的盈余公积金)中分配取得股息性质的投资收益是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按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通过股权投资从被投资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后未分配的净利润(包括被投资企业从该净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金)中分配取得股息性质的投资收益是企业的股权投资所得.因为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不同,造成企业间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也不相同.税法规定,凡投资方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高于被投资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的,除国家税收法规规定的定期减税、免税优惠以外,其取得的投资所得应按规定还原为税前收益后,并入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依法补缴企业所得税.私营公司分红怎么避税,常见的避税方法,主要有以上的几种,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税收的政策执行,大家掌握好一切实务问题均可迎刃而解.大家不要记错了,要注意的是你实务中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咨询本网站的老师,千万不要因为不了解正确处理方法而做出错误操作!。
股东分红如何避税法律主观:常用的避税方法有很多,主要有: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转移定价法、成本计算法、融资法和租赁法。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第二项规定,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为免税收入。第三项规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也为免税收入。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进一步明确,所称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是指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
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十四条 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时,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认缴出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