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企业借款的税务风险

来源:转载互联网 时间:2023-07-30 19:48:09

关联企业间无偿借款主要存在以下两大税务风险。

一种是关联企业间无偿借款面临按照金融保险业补交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的风险。《营业税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令2008年第52号)第三条规定,条例第一条所称提供条例规定的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是指有偿提供条例规定的劳务、有偿转让无形资产或者有偿转让不动产所有权的行为。

由于无偿借款无收入体现,因此也不涉及企业所得税问题。

纳税人需要关注的是,企业将闲置资金借给另一家企业使用,约定企业不收利息,但另一家企业以低于市场价格向其提供其他劳务或商品的行为,不能视为无偿。只要出现企业间借款不收利息的情况,税务机关就会探究其可能取得其他经济利益的渠道。

如果企业存在以低于市场价格甚至无偿获得另一家企业的劳 务或商品的情况,税务机关就可以根据这一往来关系判定企业借款是“有偿”行为,进而确定其计税营业额。如确实无偿,纳税人有义务证明自己“无偿”借款理由的正当性。

如果是关联企业之间借款,贷款属于“金融保险业”税目的征收范围,而贷款是指将资金贷与他人使用的行为。不论金融机构还是其他单位,只要发生将资金贷与他人使用的行为,均应视为发生贷款行为,按“金融保险业”税目征收营业税。

依据《税收征管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应当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不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而减少其应纳税的收入或者所得额,税务机关有权进行合理调整。

另一种风险是,企业将银行贷款无偿转借他人使用而向银 行支付的利息费用不得税前扣除。企业将银行借款无偿转借他人,实质上是将企业获得的利益转赠他人的一种行为,因此企业将银行借款无偿让渡给另一家企业使用,所支付的利息与企业取得收入无关,应调增应税所得额。

针对以上关联企业间无偿借款存在的涉税风险,企业应采取以下控制策略:关联企业间发生的资金使用权让渡使用时,不能进行无偿使用,如果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发生无偿使用,一般没有补交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的风险。在发生跨年度借款的情况下,应进行有偿使用,收取利息方到当地税务部门去代开发票。

同时,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21号的规定,关联企业借款一定要注意,接受关联方债权性投资与其权益性投资比例为“2:1”。

企业向股东借款有什么风险

企业向股东借款风险,如果是无息,税务查到可能会让股东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支付了利息,要开具利息发票,不然不能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向股东借款利息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税前扣除:

借款金额与权益性投资比例不超过2:1(金融企业为5:1);

利率不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

企业向股东或其他与企业有关联关系的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税法)第四十六条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21号)规定的条件,计算企业所得税扣除额。

企业向除第一条规定以外的内部职工或其他人员借款的利息支出,其借款情况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其利息支出在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根据税法第八条和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准予扣除。

(一)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借贷是真实、合法、有效的,并且不具有非法集资目的或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二)企业与个人之间签订了借款合同。

企业向银行贷款并转借关联方,不收取利息,向银行借款的原企业在税务上存在什么风险?

存在资本弱化的风险。

你的借款会被税务机关按市场公允利率来核定借款利息,以确认营业税及附加,企业所得税,以及印花税的税额。

大家都在看

关联企业间借款利息费用的税务处理问题

1、企业向股东或与其他有关联关系的自然人借款的借款数量不能超过其在企业的投资额的2倍。2、应签定借款合同,并取得税务局代扣的利息票据。企业向无关联的自然人借款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其利息支出在不超过按照金

关联企业之间无偿借款的税收处理

二、详细分析企业间无论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只要是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向其他企业或个人无偿借款都要缴纳增值税,除了属于公益事业或社会公众为对象这种情况。企业在确认关联企业间发生的无偿借款是否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时,需要考虑

关联企业之间无偿借款的税收处理

关联企业之间提供有偿借款,即使提供借款方开具了专票,借款方也不得抵扣进项,因为根据规定,购进的贷款服务、餐饮服务、居民日常服务以及娱乐服务取得的进项税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扣除。借款方提供的利息支出,需要满足两个条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