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自己开店经营的就是属于个体工商户,即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依法核准登记,从事工商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或者家庭都是属于个体工商户。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所得也是需要纳税的。那么个体工商户季度报税要怎么报?一起来了解一下。个体工商户季度报税怎么报? 【1】首先登录当地税务局的官网,登录到个人企业账户; 【2】找到“申报缴纳”的选项,然后选择“纳税申报”; 【3】进入到纳税申报的页面之后, 找到“个人所得税明细申报”,页面会跳转至个人所得税纳税明细申报的页面; 【4】按照要求填写相关数据之后提交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个体户是属于小规模纳税人,一般情况下其纳税办法是直接由税务决定的。对于按季度申报的小规模纳税人,当季销售额不超过45万元的时候,是直接免征增值税的。如果是定期定额征收的个体户,税务局给你的定额未达起征点,销售额也未超过定额,就不用申报,也不用网上申报。 如果是个体户但不是定期定额户,而是自行申报,季度需要向国税局申报,不管销售额是否超过9万元,否则会被责令限期改正并处罚。现在许多国税局都要求纳税人通过网上申报。
个体户报税流程个体户需要报税。
个体户可以自行在网上申请报税,具体流程如下:第一步:先打开国家税务总局网页,如图,输入用户名,密码进行登录。
第二步:登录后,选择企业名称,再点击底下的企业进入。
进入后,点击我要办税,税费申报及缴纳。
第三步:看到按期应早报,把界面拉向右侧,点击个人所得税行对应的右侧的查看按钮。
第四步:在弹出的提示界面中点击该网址转到个税管理系统客户端。
再点击个人所得税WEB端。
第五步:在界面右侧选择扫码登录或密码登录,进行登录。
登录进去后,在“可申报”界面中点击所要申报的表格种类的“立即申报”。
第六步:弹出选择申报的年度,点击“确定”。
输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单位所在省,再点击搜索按钮,企业会出现在下方,选中企业后点击底部“确认添加”。
第七步:弹出请填写被投资单位信息,点击“下一步”。
输入“收入总额”,选择是否有综合所得申报,再点击下一步。
第八步:来到请填写减免税额信息,如无则直接点击“下一步”。
第九步:最后点击右下角的“提交”按钮,弹出提示询问是否确认申报。
点击提交就可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暂行条例》 第六条 凡从事生产、经营,实行独立经济核算,并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开业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当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其他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除按照税务机关规定不需办理税务登记者外,应当在按照税收法规的规定成为法定纳税人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当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纳税人申报办理税务登记,应提出申请登记报告和有关批准文件,同时提供有关证件。
主管税务机关对前款报告、文件、证件审核后,予以登记,发给税务登记证。
税务登记证只限纳税人使用,不得转借或转让。
税务登记的内容包括:纳税人名称、地址、所有制形式、隶属关系、经营方式、经营范围以及其它有关事项。
个体工商户交税标准是多少个体户收入五千元以上需要交税。
根据相关规定,个体工商户按月纳税的,每月销售额5000元-20000元,按次纳税的每次(日)销售额300元-500元,未达到起征点的,免征增值税,若销售不动产,起征点为10万。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36000元。
个体户为增值税的小规模纳税额人,纳税办法由税务确定按营业收入交5%的营业额。
附加税费。
标准销售商品的缴纳3%增值税,提供服务的缴纳5%营业税。
同时按缴纳的增值税和营业税之和缴纳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还有就是缴纳2%左右的个人所得税了。
个体工商户纳税标准如下:1、销售商品的缴纳3%增值税,提供服务的缴纳5%营业税;2、同时按缴纳的增值税和营业税之和缴纳城建税、教育费附加;3、还有就是缴纳2%左右的个人所得税;4、如果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是免征增值税或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也免征。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
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办法》第三条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
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