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务筹划可以调整吗

来源:转载互联网 时间:2023-07-31 14:34:00

企业税收筹划应注意哪些问题?企业税务筹划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一、充分了解税法及税收政策。

税务筹划是基于税法基础上,通过合法合理的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来实现企业减税降负的目的,而不是只改变计量的标准与方法。所以在税务筹划时需掌握了解相关税法规定以及税收优惠政策,才能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企业税务筹划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二、需要企业上下人员配合支持。

企业税务筹划会涉及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全生命周期过程,因此也会涉及到财会人员、公司高管、销售人员等各方面配合,才能使税务筹划有计划、有节奏的进行。而不只是老板一个人的事情。

企业税务筹划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三、充分考虑到非税成本。

企业税务筹划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非税成本,比如筹措一笔过桥资金的人财物投入、新成立的公司等产生的非税成本,在税务筹划过程中也要及时调整税筹方案,综合考虑,才能增加税筹成功率。

企业税务筹划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四、有掌握税务风险的能力。

企业税务筹划过程中,多数会出现税务风险问题,若企业没有没有及时发现并解决,轻则导致税务筹划不成功,重则可能触犯刑事责任。所以对于税务风险这块,需要有专业的风控团队把控更为稳妥。

企业税务筹划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五、有明确的税筹路径与原理。

成功的税务筹划一定是思路清晰、路径明确的。并且从三个层面综合考虑:①税务管理层面:充分了解成本费用的扣除政策以及税收优惠政策等。②商业模式层面:专业拟定相关合同涉税条款。③战略架构层面:依据企业内部情况搭建最优税务架构。

以上则是企业税务筹划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的介绍,税务筹划是一项十分专业的行为,且涉及到税务、法务、财务等多方面知识,所以建议企业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操作更为稳妥。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您!

企业如何做好税务筹划?

说到税务筹划,乍一听,高大上,作为一个深入财务工作十几年的我来说也一直觉得其挺高大上的,也心里一直都对这一模块没有太大的信心,在一个特殊的情况下,我针对税务筹划进行了一个深入的研究,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税务筹划进行了一个大概的总结,具体如下:

说到税务筹划,首先要明确我们的目标,我们做税务筹划的目标是什么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两点:一点是减少企业的税负,另外一点就是减少企业税务的风险,我认为企业做税务筹划的主要就是围绕着这两点进行的。

怎么减少企业的税负呢?这个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进行,一个是基础税务知识的运用并切实执行,另外一个是企业架构方面调整带来的税负减少,我们首先说说基础税务知识的运用,说到基础税务知识的运用,首先我们要保证我们日常账务处理等的正确性,保证不出现税务错误,降低因为低级错误出现的税务处罚。其次我们要学会运用税务知识,比如说福利费不要超过工资总额14%,业务招待费尽量少计入,因为他只有60%(或者是收入的5%,二者取低值)可以进行税前扣除,广告费不能超过收入的15%,这些科目费用计入时,一定要注意,实际执行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最有利于企业的做法去执行。

另外一个是企业架构调整带来的税负减少,这个就是企业战略层面的决策,比如说不同地区的税收优惠作为企业怎么来运用,成立公司,业务转移等运作,尽最大努力的运用好地域性的税收优惠。

如何减少税务风险?

首先,日常账务处理的合规性,这个非常重要,还要注意票据的真假,现在税务有连带性,给企业万一带来伤害就是大伤害。

我们不要试图偷税、漏税,如果想要企业做大做强,我觉得这个法律底线一定不要触碰。

税务筹划能用到的方法。

我们可以利用头脑风暴法,把财务相关人员召集到一起,对本企业的税种进行逐个讨论,找出企业税负最重的那个模块,大家讨论有什么办法能合理降低税负,然后在实际的工作中进行运用并检查。

还有一个我认为最最重要的,就是每月最少要和税务专员进行一到两次的沟通,充分了解有没有最新的企业优惠政策,例如今年疫情期间,国家就给出企业很多的税收优惠,这些优惠政策是要充分运用的,运用得当,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个是我对于税务筹划进行一个总的大概的轮廓的总结,因为我们涉及到是税种较多,每个税种的灵活运用都能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收获,这个就需要我们在税务方面投入精力,这样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实惠。

企业所得税的筹划应重点关注什么调整

一,预缴与汇算。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或分季预缴,年度终了后五个月内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因此企业要想节省成本,在一年的大部分经营期间里拥有更多的流动资金而又不违反税收法规,只有在所得税预缴期间内尽可能合法地少预缴,特别是不要在年终形成预缴需退税的结果。

二,当企业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时往往会设立一些分支机构,这时企业将面临是设立分公司还是子公司的决策问题。从实质上看,子公司、分公司都是从母公司分离出来的,母公司对它们都具有财务、人事上的控制权。但从纳税的角度来看,两者之间存在差异:子公司是一个独立的法人,独立计算盈亏,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可以独立享受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分公司不是独立的法人,不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盈利同母公司合并计算纳税,所以分公司若出现亏损,可在母公司盈利中弥补,从而减少母公司的总体税负。因此,目前存在亏损子公司的企业集团,可考虑通过工商变更,将子公司变更为分公司,汇总缴纳所得税。

三,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的摊销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折旧和摊销额越大,应纳税所得额就越少。会计上加速折旧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节税方法。税法上规定符合一定条件的固定资产,经企业提出申请并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允许缩短折旧年限或采用加速折旧方法。企业应当对照这些条件,若有符合则应积极向税务机关争取。若固定资产价值不大,凡可以计入当期损益的项目应尽量计入期间费用。税法允许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尽量选择较低的净残值率。此外,税法虽然对不同类别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期作了最低规定,但企业在不违反规定的前提下对决定折旧年限的长短有一定的自主性。企业应当尽量选择较短的年限折旧计提或摊销完毕。

四,工资薪金支出及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的扣除新所得税法取消了计税工资制度,纳税人发生的真实、合法、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税前扣除;纳税人发生的职工福利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纳税人拨缴的职工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除有特殊规定外,纳税人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2.5%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这些新税法的规定,对内资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利好政策,企业要充分运用这些政策,但企业一定要注意参考同行业的正常工资水平,如果工资支出大幅超过同行业的正常工资水平,则税务机关可能认定为“非合理的支出”,而予以纳税调整。

五,借款费用新所得税法上根据借款费用的不同性质,对其处理方式也做了不同规定,有些予以资本化,有些予以费用化,有些虽可列入费用但需纳税调整。企业可以考虑以下三个方法节税:①当企业处于亏损年度或有前五年亏损可抵扣时,利息支出应尽可能资本化;②当企业处于盈利年度时,利息支出尽量予以费用化,以期达到费用极大化目的;③应尽量向金融机构贷款,以免税务机关对超额利息的剔除。

六,公益性捐赠的扣除新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允许在税前扣除。这项规定与原所得税法有很大的差异:

①扣除比例变化,原税法规定内资企业用于公益性、救济性捐赠,在年度应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外资企业用于中国境内公益、救济性质的捐赠,可以扣除;

②扣除的税基不同,原税法为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新所得税法为年度利润总额。如果存在纳税调整项目,年度利润总额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是不同的数额,可能差距很大,企业在考虑对外公益性捐赠能否扣除时,一定要注意正确计算扣除基础,准确把握可扣除的量

大家都在看

企业税务筹划有什么好处?要注意什么?

2.有助于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通过合理的税务筹划,利用税收优惠政策,避免多缴纳可以无需缴纳的税款,使得企业降低了成本。而企业根据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决策调整,又在客观上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作出贡献。3

如何给企业做税务筹划

企业可以利用新的规定,通过选择分支机构的组织形式进行有效的税务筹划。企业从组织形式上有子公司和分公司两种选择。其中,子公司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够承担民事法律责任与义务的实体;而分公司是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需要由总公司承担

企业的税务筹划应该怎么做呢?

2.符合税收优惠政策一般在税种设计时,都设有税收优惠条款,企业如果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条款,就可享受节税效益。3.改变纳税人构成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之前,首先要考虑能否避开成为某种纳税人。比如在年开始实施的增值税和营业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