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主观:增值税就是出口退税的主要税种之一,当事人可以通过申报退还增值税,如果当事人不知道可以退多少增值税的,可以参照增值税出口退税公式进行计算。一、增值税出口退税计算“免、抵、退”税的计算方法可总结为:“免、剔、抵、退”。免是指外销金额免税;剔是应从本期进项税额中剔除的一块,这部分金额为外销金额乘以征税率与退税率之差;抵是本期进项税额应全部先用于顶抵内销的销项税;退是指未抵完的进项税再退。通过免、抵、退就可以计算出本期应纳税额。如果应纳税额为正数,则说明要缴纳增值税;如果为负数,则允许退税。在确定应退税额时,将“当期出口货物的离岸价×汇率×退税率”与“当期应纳税额(负数)的绝对值”进行比较,其中数额小的即为应退税金额。另外要注意的是,如果出口货物使用到了免税购进的材料,在计算出口退税时还要特别作出调整处理。具体计算方法与计算公式如下:第一种情况:出口产品所耗用的原材料都是从国内正常采购(即无免税采购)第一步: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收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进项税额=内销销项-(内销进项+外销进项-不得免抵)-上期留抵进项=内销应交税额-外销应退如果上式>0表示当期应纳税额如果上式<0表示当期应退的税额(其中包括部分退税和全部退税第三步: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第四步:将第二步与第三步的得数(绝对值)进行比较,较小者为退税额。第二种情况:出口产品所耗用的原材料为免税采购第一步: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收率-出口货物退税率)第二步: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收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第三步: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进项税额=内销销项-(内销进项+外销进项-不得免抵)-上期留抵进项=内销应交税额-外销应退如果上式>0表示当期应纳税额如果上式<0表示当期应退的税额(其中包括部分退税和全部退税第四步: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第五步: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第六步:将第三步与第五步的得数(绝对值)进行比较,较小者为退税额。二、出口退税的登记1、出口企业应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及其授权批准其出口经营权的批件、工商营业执照、海关代码证书和税务登记证于批准之日起三十日内向所在地主管退税业务的税务机关填写《出口企业退税登记表》(生产企业填写一式三份,退税机关、基层退税部门、企业各一份),申请办理退税登记证;外贸企业购进的出口货物,外贸企业应在购进货物后按规定及时要求供货企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普通发票;其购进货物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属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退税(以国家实时政策为准)部门应要求外贸企业自开票之日起30日内办理认证手续。2、没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应在发生第一笔委托出口业务之前,需持委托出口协议、工商营业执照和国税税务登记证向所在地主管退税业务的税务机关办理注册退税登记。3、出口企业退税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时,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注册登记的,应当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之日起三十日内,持有关证件向退税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税务登记,填写《退税登记变更表》(生产企业填写一式两份,退税机关、企业各一份)。按照规定企业不需要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注册登记的,应当自有关机关批准或者宣布变更之日起三十日内,持有关证件向退税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税务登记。三、增值税的免征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五条规定了下列7个项目免征增值税:1.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2.避孕药品和用具;3.古旧图书;4.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5.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6.由残疾人的组织直接进口供残疾人专用的物品;7.销售的自己使用过的物品。除前款规定外,增值税的免税、减税项目由国务院规定。任何地区、部门均不得规定免税、减税项目。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得知,增值税出口退税可以总结为四个字,免、剔、抵、退,大家只要围绕这四个字进行计算就能够得出增值税出口退税额。
个税怎么退税单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退税在一款名为个人所得税APP上就可以完成。按照一般软件的流程,先注册认证,然后填写好6项专项附加扣除费用,之后由财务会到税收管理系统进行处理和申报,在主界面的综合所得申报中就能看到正常薪资了,再以此重新申报计算和退税。
单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如何退税? 1、在应用平台下得一个“个税APP“”,注册并进行认证,同时填写六项扣除费用,这六项费用,可以直接抵减员工的个税。 2、个人可在个税APP端填写好扣除费用之后,财务人员登录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 3、进入系统之后,点击扣除信息采集,把员工在个税APP端上传的个税扣除信息,下到申报系统。 4、下好好员工的扣除信息之后,返回主界面,点击综合所得申报,页面跳转,点击正常工资薪金所得。 5、点击正常工资薪金所得之后,页面会弹出个税申报明细表,在本期收入处,填写发放给员工的工资。 6、填写好个税申报明细表之后,点击税款计算,同时填写申报密码,点击确认。 7、点击确认之后,点击申报表报送,页面会弹出企业代扣代缴的个税,如果员工未达到起征点,应补退税处会显示为零,点击发送报表即可。二、六项扣除都是什么 专项附扣除总共有六个项目: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支出、住房租金支出、赡养老人支出。 (1)子女教育支出扣除 1.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费用支出,每个子女可扣除1000元/月。 2.扣除方式: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分别扣除50%;父母(或法定监护人)选择其中一方全额扣除。 (2)继续教育支出 1.纳税人国内接受继续教育的,在教育期间可扣除400元/月,同一学历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得超过48个月。 2.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可扣除3600元。 (3)大病医疗支出 在一个纳税年度中,纳税人通过医疗保险报销后个人负担费用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在80000元限额内可以据实扣除。 (4)住房贷款利息支出 1.本人、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贷款、住房公积金贷款为本人、配偶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可扣除1000元/月,扣除期限不得超过240个月,也就是20年。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 2.扣除方式:纳税人未婚,本人扣除; 纳税人已婚,夫妻双方可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或双方各扣除50%。 (5)住房租金支出 纳税人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房子而发生的房租租金支出,可以扣除。 1.直辖市、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和国务院确定其他城市,可以扣除1500元/月; 2.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1100元/月; 3.市辖区户籍人口不到100万的城市,扣除800元/月。 (6)赡养老人 1.有赡养义务的子女赡养一位及以上60岁(含)父母及子女均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费用支出,可以扣除。 2.扣除标准:2000元/月 3.扣除方式:独生子女,本人扣除;非独生子女,经协商后可以均摊。 单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退税流程可自行操作,在个税app软件先填好自己的个人资料,然后到六项扣除费用里选择该扣除的项目,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6方面的费用支出。然后由财务去税务系统重新计算正常薪资和个税。
个人所得税退款怎么操作流程个人所得税退款的流程如下:1、申请人自行申请退税:一般可以通过税务局网站、或者个人所得税手机APP、邮寄申办、或者直接前往办税服务大厅等方式进行办理年度汇算,并结清应退税款。
可以委托公司代缴个税人员协助办理退税,纳税人可向任职所在公司提供上个纳税年度在本公司之外的综合所得收入、相关扣除信息、以及享受税收优惠等信息资料,委托公司负责代缴个税的工作人员协助进行纳税申报并办理退税。
纳税人可委托涉税专业服务单位或者个人代为退税。
个人所得税退税需满足的条件如下:国家规定的个人所得税退税的条件是在预缴个人所得税的时候没有申报专项扣除费用,类似于子女的教育费,得了大病以后产生的医疗费,贷款利息等,因中间没有工作导致年收入低于6万元的,但按照6万元计算个税的,多余的部分就得退回。
退税所要携带和提交的材料如下1、完税凭证原件和复印件各一份;2、误征误交税款所属期的个人所得税明细申报表复印件一份;3、退税款申请表一式四份;4、退税申请,须注明申请退税原因及申请退税金额;5、发放工资签收单或银行属发放单复印件一份;6、员工聘用合同复印件一份;7、因事务所、网站等原因误交税款的,需附上述单位出具的《情况说明》;8、税务机关规定应当报送的其他有关证件、资料。
综上所述,退个人所得税流程是当事人可以到当地的税务机关进行申报,再者填写相关的退税审批表;同时再提交误收税费的个人明细表,以及还有完税的所有赁证;这样税务机关就可以在规定时间之内办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