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登记有很多好处:1、税务登记有利于企业获得税收优惠;2、税务登记有助于稳定市场经济环境;3、税务登记能够提高企业形象及声誉。
税务登记的作用:1、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开立基本存款帐户或其他存款帐户;2、申请减税、免税、退税;3、领购发票;4、申请填开外出税收征管证明;5、申请办理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手续;6、其他有关税务事项。
税务登记注意事项:1、从事生产或经营的纳税人在领取到营业执照后,包括临时办理的工商营业执照,都需要在30日内办理税务登记;2、企业包括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等,都是需要向自身经营生产所在地的税务机关申报税务登记的活动。
【法律依据】:《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第九条 本办法第十条规定以外的其他纳税人,除国家机关、个人和无固定生产、经营场所的流动性农村小商贩外,均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纳税义务发生地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税务机关发放税务登记证及副本。
税务登记的目的是什么?企业在税后登记是应该提供什么资料?(一)税务登记
税务登记是整个税收征收管理的首要环节,是纳税人在开定、歇业前以及生产经营期间发生变化时,向税务机关办理登记的一项法定手续。税务登记对征纳双方都具有法律约束力。
税务登记的范围和办法。对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都必须自领取营业执照30日内,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提出书面申请报告、填写税务登记表并提供有关的证件和资料。税务机关对此应当进行调查核实,在收到有关资料30日审核完毕。对符合条件的予以登记,发给税务登记证件。
税务登记的变更和注销。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在办理税务登记后,所登记的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工商登记变更之日起30日内,向原税务登记的报告,并提供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变更工商登记的证明,有关部门批准的文件及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税务机关要及时审核,对符合条件的,应予办理变更税务登记;对为符合条件的,应当在收到申请报告后及时予以答复。
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后,以因发生破产、解散、撤销以及其他情况而依法应当终止履行纳税义务的,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销工商登记前,持申请注销税务登记的报告,并提供主管部门或审批机关的批准文件或清算组织负责清理债权务的文件,以及其他证明资料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对因迁移经营地点、住所而涉及改变税务登记机关的,应当在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或注销工商登记前或住所、经营地点改变之前,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并向迁达地税务机关申请办理税务登记。
纳税人在申请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手续之前,要向税务机关结清应缴纳的税款、滞纳金、罚款、缴销发票和其他证件。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提出的注销登记的报告及所提供的证件应当及时予以审核,对符合条件并已缴清应纳税款、滞纳金、罚款和缴销发票及其他税务证件的,予以办理注销税务登记,收回税务登记证件,开具有清税证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注销工商登记。
纳税人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的,应当在营业执照被吊销之日起15日内,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请办理注销税务登记,并结清应缴税款、滞纳金、罚款、缴销发票和其他税务证件。
办理税务登记条件: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要在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到办税服务厅申办税务登记,《税收征管法》及《实施细则》和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如下: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分为企业或个体办理两种。
企业纳税人在申报办理税务登记时,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向税务机关如实提供以下证件和资料:
(一) 工商营业执照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
(二) 有关合同、章程、协议书;
(三) 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
(四) 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或业主的居民身份证、护照或者其他合法证件。
(五) 银行开户证明;
(六) 验资报告;
(七) 房屋租赁协议;
(八) 会计证;
税务登记是什么意思税务登记是税务机关依据税法规定,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登记管理的一项法定制度,也是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的法定手续。税务登记是整个税收征收管理的起点。
税务登记的意义在于:有利于税务机关了解纳税人的基本情况,掌握税源,加强征收与管理,防止漏管漏征,建立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正常的工作联系,强化税收政策和法规的宣传,增强纳税意识等。
税务登记的种类分为设立税务登记、变更税务登记和注销税务登记三种。
纳税人在申报办理税务登记时,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向税务机关如实提供以下证件和资料:
(1)工商营业执照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
(2)有关合同、章程、协议书;
(3)银行账户证明;
(4)组织机构统一代码证书;
(5)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或业主的居民身份证、护照或其他合法证件;
(6)税务机关要求的其他需要提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