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完毕后,残值挂账,等到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时再进行帐务处理。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使用期限超过1年的房屋、机器、建筑物、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其是企业的劳动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产经营的主要资产。
固定资产从会计的角度划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等。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价值的一种补偿方式,叫做折旧,折旧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年限总和法等;固定资产在物质形式上进行替换,在价值形式上进行补偿,就是更新;此外,还有固定资产的维持和修理等。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而转移到商品或费用中去的那部分价值,也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使用固定资产而在其使用年限内分摊的固定资产耗费。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是计提折旧的前提。
残值是指在一项资产使用期满时预计能够回收到的残余价值,也就是在固定资产使用期满报废时处置资产所能收取的价款。如果一项资产预期期满后能交换一项新资产,那么其残值就等于预期交换来的资产的价值。
固定资产残值已提足折旧是怎样处理的?企业会计人员核算固定资产残余价值时,若是已经提足折旧了,应该如何处理?固定资产残值已提足折旧如何处理?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残值,如果还能使用,不需要处理,也不再计提折旧。
等报废或变卖时在进行处理。
固定资产的处置:将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转入固定资产清理借:固定资产清理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有的话)贷:固定资产发生的清理费用等借:固定资产清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等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税款借:银行存款贷:固定资产清理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残料入库借:原材料贷:固定资产清理保险或过失人赔偿的处理借:其他应收款贷:固定资产清理清理净损益的处理因固定资产已丧失使用功能或因自然灾害发生毁损等原因而报废清理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应计入营业外收支净损失借: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正常原因)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非正常原因)贷:固定资产清理净收益借:固定资产清理贷:营业外收入——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固定资产残值是固定资产残余价值的简称。
指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时收回的一些残余材料的价。
在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一般要预计固定资产残。
固定资产折旧是什么?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
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计提的折旧应当记入“累计折旧”科目,并根据用途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者当期损益。
固定资产残值怎么处理固定资产残值处理分录:
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结转至固定资产清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发生清理费等支出:
借: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残料变价收入以及保险公司或责任人赔偿:
借:银行存款
原材料
其他应收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取得处置价款:
借:银行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或应交税费—简易计税)
固定资产清理完成后产生的清理净损益,依据固定资产处置方式的不同,分别适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因已丧失使用功能、自然灾害发生毁损等原因而报废清理产生的利得或损失: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或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转让等原因产生的固定资产处置利得或损失: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资产处置损益
或作相反分录。
扩展资料
固定资产净残值=固定资产报废时预计可以收回的残余价值-预计清理费用
固定资产净残值=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率
可以重新计算折旧,将多提的折旧费用进行调整。
调整本年度多提的折旧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红字)
贷:累计折旧(红字)
调整以前年度多提的折旧
(1)调整多提折旧
借:累计折旧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结转时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