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怎么分摊

来源:转载互联网 时间:2023-08-01 01:13:41

固定资产折旧的摊销方法有直线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法(包括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选择不同的方法.企业折旧方法不同,计提折旧额相差很大。  

企业应当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停止计提折旧。提足折旧后,不管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提取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

年限平均法

特点: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的折旧额是相等的

公式: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工作量法

特点: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公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双倍余额递减法

特点:一般应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公式: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每月月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年数总和法

特点: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公式: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的分摊方法包括哪些

企业以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其成本由建造该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包括发生的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以及需分摊计入各固定资产价值的待摊支出。

待摊支出是指在建设期间发生的,不能直接计入某项固定资产价值、而应由所建造固定资产共同负担的相关费用,包括为建造工程发生的管理费、可行性研究费、临时设施费、公证费、监理费、应负担的税金、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建设期间发生的工程物资盘亏、报废及毁损净损失,以及负荷联合试车费等。

企业采用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发生的,需分摊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待摊支出,按下列公式进行分摊:

待摊支出分摊率=累计发生的待摊支出÷(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100%

xx工程应分摊的待摊支出=(xx工程的建筑工程支出+xx工程的安装工程支出)×待摊支出分摊率。

固定资产如何折旧、摊销?计算方法?

直线折旧法

年限平均法

年限平均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定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相等。计算公式如下: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 年折旧率 / 12

= 固定资产原价 * 月折旧率

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加速折旧法

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也称合计年限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以各年年初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做分子,以预计使用年限逐年数字之和做分母的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n*(n+1)/2

= 年折旧率 / 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余额(即固定资产净值)和双倍的直线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月折旧率

由于每年年初固定资产净值没扣除预计净残值,因此,在应用这种方法计算折旧额时必须注意不能使固定资产的净值降低到其预计净残值以下,即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通常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分摊。

扩展资料

影响因素

计提折旧基数

计提折旧基数是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或账面价值。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一般以固定资产的原价作为计提依据,但选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企业,以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作为计提依据.

折旧年限

折旧年限的长短直接关系到折旧率的高低,是影响折旧额的关键因素.

折旧方法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合理选择折旧方法。我国会计准则中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净残

净残值,是指预计固定资产清理报废时可收回的残值扣除清理费用后的数额。企业应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方式,合理估计固定资产的净残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固定资产折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大家都在看

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是如何分配的?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磨损,消耗,其价值会逐渐减少,这种价值的减少就是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价值发生减少,就应该把这种价值的减少计算出来(即计提折旧),并在账户中予以记录。固定资产价值的减少同时引起费用的增加,

固定资产摊销怎么做账

摊销指对除固定资产之外,其他可以长期使用的经营性资产按照其使用年限每年分摊购置成本的会计处理办法,与固定资产折旧类似。摊销费用计入管理费用中减少当期利润,但对经营性现金流没有影响。常见的摊销资产如土地使用权、商誉、

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如何分摊折旧

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分摊折旧方法:1、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乘以100%(直线折旧率的两倍)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乘以折旧率。2、自2014年1月1日起,所有企业持有的五千元以下的固定资产都将允许一次性在计算所得税时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