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七:企业计提职工薪酬未实际支付
企业计提的未实际支出的工资薪金,长期挂在其他应付款科目,并且未实际支付,存在企业所得税前不得扣除的风险。
例如:某企业2020年计提工资薪金40万元,一直尚未实际支付,那么企业提取但未实际支付的工资薪金40万元不得做税前扣除。
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工资薪金 40万元
贷:其他应付款-工资薪金40万元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34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和职工福利费等支出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企业年度汇算清缴结束前支付汇缴年度工资薪金税前扣除问题,企业在年度汇算清缴结束前向员工实际支付的已预提汇缴年度工资薪金,准予在汇缴年度按规定扣除。
风险八:企业计提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未实际支付
企业计提的未实际支出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长期挂在其他应付款科目,一直未实际支付,存在企业所得税前不得扣除的风险。
例如:2020年企业计提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50万元,一直尚未实际支付,企业提取但未实际支付的相关补充保险支出50万元不得税前扣除。
账务处理:
借:管理费用-补充保险 50万元
贷:其他应付款-补充保险 50万元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27号〕)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为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予扣除。
风险九:自然人股东分红
企业将应付自然人股东的红利计提到个人名下,挂在其他应付款科目,存在个人所得税的风险。
例如:某公司账面上长期挂账:应付利润,贷方金额400万元,通过查看明细账,属于之前计提未发的红利。是否存在个税风险?
账务处理如下: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00万元
贷:其他应付款——李总 400万元
只要计提到了股东个人名下,就应按税收法规规定代扣代缴20%的个人所得税150万元。若是企业暂时不想分红,建议财务不要进行计提利润分红的账务处理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征税问题的通知》:扣缴义务人将属于纳税义务人应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收入,通过扣缴义务人的往来会计科目分配到个人名下,收入所有人有权随时提取,在这种情况下,扣缴义务人将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分配到个人名下时,即应认为所得的支付,应按税收法规规定及时代扣代缴个人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企业传统的“避税”方法带来的常见风险两套账是很多企业常用的传统的“避税”办法之一,体现上看如同给企业或老板带来了利益,但随着我国依法治税的力度不断深入,强化 社会 信誉建造、金税三期、大数据分析等一系列行动的不断完善,这种做法在以下几个方面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和危险,很简单被税务机关监控并使企业处于困境。
现金来往危险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反逃税监管体制机制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函〔2017〕84号)要求,个人帐户超大金额和异常交易银行税务共享资源信息。文档清楚了合规管理行政经理一部分、税务机关、公安部门、国防安全行政机关、司法部门及其国务院办公厅银岗位、证劵、商业保险监管单位和其它行政单位构成的逃税和可怕股权融资危险评定调研组的工作目标,规定各一部分发觉异常,相互之间共享信息。
早前企业为了更好地掩藏收益或为了更好地使账目上的资金平衡,常选择的很多现钱完成买卖的方法,如今税务一部分假如想查已经是轻而易举。早前虚开增值税票、售卖不进账等历经老总、公司股东或财会人员的自己储蓄卡流回的现钱如今会变成偷漏税的直接证据。
人员费用列支危险
国税地税组织企业兼并、个人社保税征代表着个税申报数量、个人社保缴纳数量、工会经费及伤残人保证金缴纳根据等,都能历经金税三期管理体系保证统一取数、规格一同。缴税人对于同一计税基础想少申请交交税金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过去企业为了更好地避开个人社保花销,在工资条上下功夫、在工资条上减少员工总数,减少职工薪酬,将个体的工资额保证本地个人社保最少缴纳规范或个税起征点左右的作法存有极大危险。
偷漏税界定危险
金税三期的全覆盖也给与逃税、偷漏税个人行为送命严厉打击。金税三期塑造的“一个方式、二级解决、三个遮盖、四个管理体系”税务管理信息管理体系,对纳税人信息开展实时监控系统。对税务机关来讲,缴税人的许多“动作”实际上 就是欺骗自己之举。
税务机关历经企业上中下游进销存对比、横向纵向岗位成本、盈利数据信息对比剖析就可了解企业运营是不是异常。一旦发觉异常,管理体系会自动预警信息,税务机关工作员上门服务拜访,两个帐难以逃离税务机关工作人员的鹰眼侠。
信誉危险
创作者以前文章内容常做这两步,取得成功绕开缴税信誉度D级坑 早已讲解过企业信誉度危险,在塑造诚实守信时代的根基上,这几年历经了许多各项政策以增加 社会 发展信誉度管理体系修建。
企业税务信用等级高,在税务服务项目、投资融资借款、出口退税等层面享受有关优惠政策,相反企业税务信用等级低,不仅没有相对的优惠政策,反倒会被税务机关关键监管,甚至还连累关系企业。因此两个账的企业一旦被依法查处,信用等级的约束力也会令企业处在“举步维艰”的程度。
小结:
两个帐方法表层来看获得了短期内权益,但这些不合法权益一旦被依法查处将付款不少于1.5倍的使用价值,十分得不偿失。企业解决运营事宜提前开展整体规划,合理合法避税。
财务处理中潜在的税务风险?根据财务战略原理,在合理避税的前提下,企业存在的潜在税务风险有:
一要看企业的发展处于何种阶段,如果是处于成长期,这时企业的经营风险已经大大降低,可以进行一定的负债融资,以利用财务杠杆效应,达到合理避税,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但此时如果不采取负债融资,而只靠权益资金或者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就会增加税务风险从而给企业带来了不该有的损失。在企业的成熟期,此时企业的经营风险很小,企业战略应该做些调整,从以前的关注市场和市场份额转移到关注盈利能力和获取利润上来,利用大量负债筹资,以利用财务杠杆效应,进行合理避税,降低潜在的税务风险,实现利润最大化。在企业生命周期的衰退期,企业逐渐从行业中退出,销售业绩开始下滑,高额的固定成本使得企业很快陷入亏损的境地,因而公司的财务战略也应当转向考虑使用短期借款资金上来,降低税务风险,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利润。
二是在企业的成长期,对于低增长型企业,通常没有足够好的投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进行筹资战略规则时,应根据最优资本结构的要求,合理权衡负债筹资比率和权益筹资比率,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利用负债筹资,以增加利息支出获得相应的所得税利益,从而减少税务风险,增加股东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