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税收筹划角度分析企业采购时应注意如下:
运用税务筹划优化采购成本
采购成本是几乎所有企业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为了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企业可以通过税务筹划来实现这些目标。采购部门可以与财务部门密切合作,通过了解相关税务政策以及优惠政策,并灵活运用和实施这些政策,优化采购成本。
税务筹划避免遗漏
采购部门需要具有良好的税务策略,为采购流程提供前瞻性的方案和指导,以避免可能存在的遗漏或风险,从而降低企业的风险和成本。税务筹划应该体现在采购决策和提交财务报告的每一个步骤中。
注重风险管理
税务筹划需要在风险管理方面进行考虑和优化。采购部门可以与财务部门合作,将合规和税务信息整合在一个流程中,通过合理的分工和沟通,确保采购流程在符合税务合规性和企业风险管理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税务筹划要考虑到企业的长期利益
企业需要以长远的视野来考虑税务筹划,以真正实现采购流程的优化和成本控制。税务筹划只是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工具之一,如果不能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采购流程和税务筹划的关系,那么企业面临的挑战和风险也会越来越大。
总结
税务筹划在采购流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税务筹划,企业可以在优化采购成本、避免税收风险、建立良好的合规合作关系等方面得到非常实质的帮助。
企业应该充分利用税务筹划,从而在采购流程中节省成本、优化流程,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当今商业环境中,采购流程可以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确保采购流程的高效性以及与财务部门的良好合作至关重要。
从税收筹划角度分析企业采购时应选择什么样的供应商从税收筹划角度分析企业采购时应选择什么样的供应商如下:
资格预审,审核该供应商资质是否齐全,是否有效。例如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纳税人资格证明、某种功能的资质证书等等。
查查供应商是否存在信用问题,是否存在被政府列入黑名单,是否存在严重的恶劣前科,这些都可以在“信用中国”官网查询。
当前两步没有问题后,这个供应商就可以引入公司或组织机构的供应商资源库了。
通过招投标或比价的形式采购所需物资设备,通过价格、付款、供货周期等多个维度(具体要以公司或组织机构的规定为准)去选定供应商。
原则
供应商开发的基本准则是“Q.C.D.S”原则,也就是质量,成本,交付与服务并重的原则。
在这四者中,质量因素是最重要的,首先要确认供应商是否建立有一套稳定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然后确认供应商是否具有生产所需特定产品的设备和工艺能力。
其次是成本与价格,要运用价值工程的方法对所涉及的产品进行成本分析,并通过双赢的价格谈判实现成本节约。
在交付方面,要确定供应商是否拥有足够的生产能力,人力资源是否充足,有没有扩大产能的潜力。最后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是供应商的售前、售后服务的纪录。
企业在采购环节如何进行纳税筹划发票管理力面。
①在购买商品、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支付款项时,应当向收款方取得符合规定的发票;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财务报销凭证。
②特殊情况下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发票(即收购单位和扣缴义务人支付个人款项时开具的发票,如产品收购凭证),开具发票时,必须
按号码顺序填开,填写项目齐全,内容真实,字迹清楚,全部联次一次复写、打印,内容完全一致,并在有关联次加盖财务印章或者发票专用章;采购物资时必须严格遵守《发票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以及税法关于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的有关规定。
③收购免税农产品应按规定填开《农产品收购凭证》。
税收陷阱的防范。
避免在采购合同中出现诸如:“全部款项付完后,由供货方开具发票”此类条款。因为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质量、标准等方面的原因,采购方往往不会付完全款,而根据合同这将无法取得发票,不能进行抵扣。只要将合同条款改为“根据实际支付金额,由供货方开具发票”,就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了。
在签订合同时,应该在价格中确定各具体的款项包含什么内容,税款的缴纳如何处理。例如,因小规模纳税人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按规定由税务机关代开外),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货物就没办法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通过谈判将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进货物的价格压低一点。
增值税进项税额确认的筹划。
自2003年3月1日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取得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其专用发票所列明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的进项税额抵扣时限,不再执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增值税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1995]015号)中第二条有关进项税额申报抵扣时限的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抵扣的防伪税控系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必须自该专用发票开具之日起90日内到税务机关认证,否则不予抵扣进项税额。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证通过的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应在认证通过的当月按照增值税有关规定核算当期进项税额并申报抵扣,否则不予抵扣进项税额。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违反抵扣进项税额的。税务机关将按照《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购货对象的选择。
税收是进货的重要成本,从不同纳税人手中购得货物,纳税人所承担的税收是不一样的。例如,一般纳税人从小规模纳税人认购的货物,由于小规模纳税人不能开出增值税发票,增值税不能抵扣(但由税务机关代开的外)。因此,采购时要从进项税能否抵扣、价格、质量、何时何种方式付款(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购货运费的筹划。
①购进固定资产的运费不能抵扣增值税,而购进材料的运费则可以抵扣。采购时应予以考虑。(2007年7月1日起中部6省固定资产允许抵扣试点)
②随同运费支付的装卸费、保险费等杂费不能抵扣进项税额,采购时要予以考虑。
③购进材料物资等发生运费、售货方名称要求与运费发票开票方名称一致,否则,购货方不能抵扣运费进项税。
选择合适的委托代购方式。
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需要大量购进各种原、辅材料。由于购销渠道的限制,工业企业常常需要委托商业企业代购各种材料。委托代购业务,分为受托方只收取手续费和受托方按正常购销价格与购销双方结算两种形式。两种形式均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但其财务核算和纳税利益各异。
受托方只收取手续费的委托代购业务是指:①受托方不垫付资金;②销售方将发票开具给委托方,并由受托方将该发票转交给委托方;③受托方按销售实际收取的销售额和增值税额与委托方结算货款,并另外收取手续费。
这种情况下,受托方按收取的手续费缴纳营业税;委托方支付的手续费作为费用,不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受托方按正常购销价格与购销双方结算是指:受托方接受委托代为购进货物,不论其以什么价格购进,都与委托方按约定的价格结算,在购销过程中受托方自己要垫付资金。
这种情况下,受托方赚取购销差价,按正常的购销业务缴纳增值税。委托方支付给受托方的代购费用视同正常购进业务,符合规定的抵扣条件时允许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对于一般纳税人的工业企业而言,由于第二种代购方式支付金额允许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而第一种代购方式支付的手续费不得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那么从纳税利益的角度看,一般来说,第二种代购方式优于第一种代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