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但是,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限额以下的小型工程除外。
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批准开工报告的建筑工程,不再领取施工许可证。
代办建筑资质的流程有:(1)注册公司,想要办理资质就必须要注册公司,不然没办法领取营业执照;(2)配备合格人员,人才配置是建筑资质管理的核心内容;(3)申请人向省建设厅提出申请,提交有关材料;(4)省建设厅对建筑业企业申请施工总承包特级、壹级和专业承包壹级资质的申请材料进行初审;(5)准予许可的,于二十个工作日向申请人颁发、送达资质证书。
建筑资质代办需要什么条件?1、独立法人的公司,依据资质管理规定,资质申请的主体,必须具备独立法人公司,比如说,不具备法人的公司或施工队,都是不能够办理建筑资质的;2、专业人员补充,作为一家建筑公司,就要有相应的建造师,工程师,技术工人,否则资质办理失败,尤其是在申请建筑资质时,缺少建造师、技工等专业人员,就不可能拿到资质证书;3、证件准备齐全,除了少部分地区外,国家对于资质申请,还是要求提交纸质材料的,所以,企业在办理房建总承包资质时,要充分的准备证件材料,如果证件不全或是有误,会影响主管部门的判断,进行导致申请失败;4、具备一定资产,15年之后,住建部门对企业的资质申请,就是统一考察净资产了,如果企业的资产不足,就达不到审核标准,也就难以通过审批,此外,住建部门对资质审批不收费,但是人才、资料也有一定的支出。
建筑业企业资质分为施工总承包资质、专业承包资质、施工劳务资质三个序列。
施工总承包资质、专业承包资质按照工程性质和技术特点分别划分为若干资质类别,各资质类别按照规定的条件划分为若干资质等级。
施工劳务资质不分类别与等级。
【法律依据】:《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第十四条 企业申请建筑业企业资质,在资质许可机关的网站或审批平台提出申请事项,提交资金、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装备和已完成业绩等电子材料。
资质代办主要流程《建筑业企业资质申请表》一式一份;申请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审批资质的,还需提供《建设工程企业资质申请受理信息采集表》。
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副本复印件。
申报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许可的资质,应提供《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且不需核对原件。
企业章程复印件。
办公场所产权证复印件或出租(借)方产权证和双方租赁合同或借用协议的复印件。
标准要求的主要设备购置发票复印件。
注册管理部门批准的注册建造师初始注册或变更注册材料(新企业无资质的)。
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的身份证明、职称证(学历证明)复印件。
现场管理人员的身份证明、岗位证书复印件。
技术负责人身份证明、执业资格证书(职称证书或技能证书)复印件。
技术工人的身份证明、职业培训合格证书或职业技能证书复印件。
企业主要人员申报前1个月的社会保险证明(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许可的提供复印件,不需核对原件)。
技术负责人(或注册建造师)基本情况及业绩表(首次申请劳务资质不用提供此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十二条?从事建筑活动的建筑施工企业、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注册资本;(二)有与其从事的建筑活动相适应的具有法定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三)有从事相关建筑活动所应有的技术装备;(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代办建筑工程资质流程是怎么样的注册公司
想要办理资质就必须要注册公司,不然没办法领取营业执照。
配备合格人员
人才配置是建筑资质管理的核心内容。企业根据建筑资质标准,需按照自身资质类型配置相关资质申请人。所需人才主要包括:注册建造师、技术负责人、技术职称、技术工人等。且这些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注册建造师证、职称证、技能证或培训证、身份证明等等。
准备资格申请材料
资质申请材料包括施工企业资质申请表、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明、公司章程、人员证、人员社保缴纳证明、固定工作场所证明、购置技术设备证明等。如果是新办的企业的话,需要缴纳近一个月的人才社会保险,而对于办理提升和延期资质的话,是需要缴纳近三个月的人才社会保险的。
等待资格流程批准
申请的企业将申请的相关材料按顺序整理装订,以法人名义向注册所在地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资质申请,然后等待审批即可。由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合格后,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示审批结果。经批准并公示且没有问题的话,方可领取资质证。
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
建筑企业开展建筑活动的话是必须要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所以企业在资质办理下来之中,必须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才能正常地进行项目施工。
建筑资质代办,会省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不用自己去研究办理的流程和细节,通过企业资质代办公司申请资质,能够提高企业资质申请的通过率。另一方面,建筑资质代办公司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帮助企业完成资质新办、资质升级和资质就位,从而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不会导致企业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