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企业税务风险管理

来源:转载互联网 时间:2023-07-26 03:10:04

《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对风险管理给出如下定义:“全面风险管理,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这一定义体现了企业风险管理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尽管风险管理渗透到现代企业各项活动中,存在于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日常管理当中,但它主要运用于企业战略管理层面,站在战略层面整合和管理企业层面风险是全面风险管理的价值所在。

全员化。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由企业治理层、管理层和所有员工参与,旨在把风险控制在风险容量以内,增进企业价值的过程。

专业性。要求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实施专业化管理。

二重性。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商业使命在于:①损失最小化管理;②不确定性管理;③绩效最优化管理。全面风险管理既要管理纯粹的风险,也要管理机会风险。

系统性。全面风险管理必须拥有一套系统的、规范的方法,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

760万元换一个教训:以票控税何以成“坑”?

在以票控税的征管模式下,无论是成本、费用等所得税税前扣除还是增值税抵扣,都需要发票。近年来税务机关利用金税三期,在对企业税务风险预警监测方面越来越警惕,企业如存在发票问题,被查处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01

最近,重庆市税务机关在北京市税务机关的大力协助下,查实重庆F投资有限公司以虚构业务项目、假发票入账、虚增成本方式,隐匿收入1116万元。

针对企业违法行为,重庆市税务机关依法对其作出补缴企业所得税,加收滞纳金并处一倍罚款共计760余万元的处理决定。目前,税款已全部追缴入库。

【案件始末】

稽查人员审阅了重庆F公司的电子账目,在分析管理费用时,一笔业务引起了稽查人员注意,企业2015年8月的7号凭证、22号凭证显示,该企业通过银行向北京X公司分别支付咨询服务费400万元、390万元咨询费?企业为何要向X公司支付790万元大额 咨询费 ?

稽查人员随即要求重庆F公司提供这两套凭证及附后的详细原始附件资料。

审阅原始附件发现,790万元服务费由9张增值税普通发票组成,由北京X公司于2015年8月26日开具,凭证附件的银行转账支票存根联表明,重庆F公司于8月31日将790万元汇入了北京X公司账户。

对于这项支出,重庆F公司的解释是,因为北京X公司为其策划并代理了一个借款业务项目,这是按照市场行情向其支付的中介服务费。稽查人员没有轻信对方的解释,继续对业务各方信息进行审核分析。

经查,重庆F公司采用假发票入账、伪造银行转账存根等方式,虚构与北京三家企业的咨询服务业务,虚列成本,共隐匿收入1116万元。针对该企业违法行为,税务机关依法对其作出补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1倍罚款共计760余万元的处理决定。

02

纳税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只要发生纳税义务,依法应当申报缴纳税款的,就必须履行申报缴纳税款的义务。而有少数纳税人为了逃避纳税义务,却采取种种违法手段达到少缴甚至不缴税款的目的,其中,采取以虚假发票列支成本费用进行虚假纳税申报就是一种典型的偷逃税方式。

根据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

同时,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光靠一张发票入账,无论是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上还是在税务管理上都存在漏洞和风险。更不用说是假发票了!

03

除了上文所说的风险纳税人,2019年企业有任何可疑迹象都会被税务稽查!米墨整理了企业常见的6种涉税风险,医药人务必对照自查!

不及时报税

增值税小规模年度申报收入小于开票金额

无论是自开发票还是代开发票,申报的收入一定不能小于开票的金额,小于开票金额就会触发风险模型应对任务的提示、纳税评估和税务核查程序。

有税收优惠金额,但没有优惠资

免税等税收优惠并不是随意享受的,必须符合相关法规规定。

私自填写免税销售,税务将采取措施进行应对。免税这一栏,注意了,一定需要留存真实、合法的备查资料,否则这一栏永远空着。

总是徘徊在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分界线的企业

因为很多企业不想成为一般纳税人,但是平时业务量确实大,于是便采取每到一般人纳税人临界线就停止开票,逃避一般纳税人的认定。

这种行为很难瞒过强大的税务信息系统,一旦被查,必然要补缴很多税款。

免税小微临界点发票作废的风险

小微企业季度末30万元免税额附近连续作废发票很可能是纳税人为了享受小微免税优惠而采取作废发票,下个月重开。

不过,作废需谨慎,税务监控很精准。

出口骗退税的企业

公安、海关、人民银行四部门联合启动预防和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犯罪合作机制,对出口骗退税保持高压态势,对通过高报数量、价格或空箱假出口等手法骗取国家退税的企业严惩。

因此,提醒各位医药人: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规范入账、合理报税,以减少在税务稽查时的风险,有些时候老板不是很清楚,要和老板沟通解释不规范财务的危害。如果老板总是我行我素,那么财务人员应当做好自保!

04

可以说,在税务机关控税不断升级、会计黑名单制度不断完善的今天,任何医药企业想要回避税务稽查逃避纳税义务,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了。

由于以票控税,很多企业所得税法里规定的经营行为,统一为应交尽交,应抵尽抵,而作为政策的执行者,企业也应当进行实时有效的税务筹划,以攫取红利,规避风险。

虚假票不能要,更不能买

这种现象很普遍,例如有个抽查二十户央企,十八户做假账,这里的假账税务方面主要是涉及到企业所得税。上面提到的找发票报销,以及淘宝等途径买发票,这些途径买到的发票都可以定性为与自身经营无关的成本或者费用,无法税前扣除,所以以后虚假票要慎重触及。另外大家对电子发票报销要确认好,避免被坑,容易出现重复报销。

在政策的大裂谷里找机会

现阶段税收却是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同时也有很多税收筹划的空间。例如资管产品征税的政策中转让金融产品的行为适用于差额征税,财税2017年90号中规定部分情形可以用收盘价等作为买入价,这样就完美的避开了以票控税的风险监控。

自身多学财税政策

只有这样,才能享受到自己应享的权利,财税政策繁多,没人敢保证自己都能完全记得住,运用好,所以很多时候政府机构不会主动给予企业优惠,最好的办法还是自身多学习,按照相关文件政策规范自身的经营情况,然后享受自身应有的权利,避免在以票控税的漩涡里受牵连。

老板必须知道的企业15大税务风险

老板必须知道的企业十五大税务风险

内部借款

内部借款是指股东向公司借钱,股东向公司借款有可能涉嫌抽逃注册资本也可能涉嫌“视同分红”(股东借款超过一个纳税年度未归)从而导致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个对企业来说是不小的风险。

账外资金回流

把钱借给企业会被怀疑账外资金回流,比如一个做服装生意的老板卖了1000万元的脱衣服,客户都不需要发票,于是老板把这笔钱入进了自己的个人口袋,后来企业要进货需要钱,于是向老板个人借款,这个时候,税务局会认定为企业做两套帐,有账外资金隐藏收入,这对企业来说是个不小的风险。

商业回扣

商业回扣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非常常见,一位企业老板他们一年营业额9000万有差不多将近2000万的回扣,但这些回扣多,不可能会有发票的,更不可能代收受人扣缴个人所得税。常见的就是医疗器械或者医药行业。

支出无票

所谓支出无票,就是钱花出去了,但是没有拿到发票。发票对企业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尤其是在做账方面,基本上,企业或财务都知道,发票是主要的原始依据。事实上,企业很多支出都是凭发票做账,尤其是大型企业,做账比较规范,普遍如此。在税局“以票控税”的监管模式下,发票是每个企业都无法绕过的问题。

账面记录不规范

企业的账本或者会计凭证上写着“代开”,“税点”,“回扣”,“送礼”,“礼品”等字眼,会给企业带来不可预料的风险。

增值税发票虚开

增值税发票虚开一般指虚开增值税发票罪,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都属于增值税发票虚开:

(1)没有货物购销或者没有提供或接受应税劳务而为他人、为自己、让他人为自己、介绍他人开具。

(2)有货物购销或者提供或接受应税劳务但为他人、为自己、让他人为自己、介绍他人开具数量或者金额不实。

(3)进行实际经营活动,但他人为自己代开,其余的对不能反映纳税情况的有关内容,作虚假填写。

不合规票据

是指发票的抬头、日期等信息不合规。比如企业在1月份的报销中出现了12月份的发票,这就叫不合规发票。不合规票据还包括金额错误,备注档折扣等等,抬头简称是最常见的不合规定问题。

提前开发票

是指企业的交易还没有发生,成本还没有产生就庭前把发票开了,风险在于容易被税务部门认为虚开发票。

存货账实不符

民营企业存在前着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要么实际存货比帐面多要委实际存货比帐面少。

财政性资金收入不缴税

财政性资金收入,许多企业以为是政府补贴,如果缴税不就又还给政府了吗?所以不缴税,留下罚款、补税、滞纳金的风险。

两套账

很多企业都有两套账,内账和外账,实际上他们两套账处理非常简单粗暴,甚至根本不需要稽查,一看对外报表就能判断在通过两套账进行偷税。

大额不需要支付的应付账款

这很可能是企业买发票时,票买进来了,货款却不用付,只好挂“应付帐款买票越多,金额越来越大,最后在财务帐上留下后遗症无法消除。

公司注销问题

随着金税四期上线,社保入税、工商信息联网、银行流水监管,国家在不断地营造一个公平的税收环境。税务管理不规范的企业,风险越来越大,为了逃避风险,最好的办法不外乎规范企业纳税或注销企业。事实上。注销公司一般要做3-4年的税务稽查审计,企业的问题,能经得住稽查?

收入确认按开票时间确认

很多企业是收款的时候开票、确认收入,但也有企业存在客户要发票、打款时间和正常销售时间不一致的情况。如8月1号把货卖了(货已发送完毕)11月1号客户才给付款。

这种情况下,什么时候开票并纳税呢?纳税义务时间是什么时候?按税法规定,纳税义务时间是8月1号,但是大多数企业都是把11月1号客户付款并给客户开票的时间作为纳税义务时间,这也将导致税务风险。

公司账户套现

出借账户,或者帮客户提取现金。客户向企业购买10万元货款给了一张15万元的支票,让客户帮忙提取5万元的现金(不是要回扣,发票面额还是10万元),容易被认定为价外费用征税。

大家都在看

医药、医疗器械企业常见的法律问题有哪些?

所以,经营企业资金压力特别大,不得不通过贷款或融资来缓解资金压力。贷款或融资一是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二是增加了法律诉讼的风险。l税务方面的法律风险随着国家税务机关对于高收入行业稽查力度的加强,医疗器械行业也成为

哪些企业纳入千户集团税收风险管理体系

答案:千户集团是我国的一家大型企业集团,其涉及的企业非常广泛,包括冶金、石化、机械、建材、能源、交通等多个行业。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纳入千户集团税收风险管理体系的企业包括但不限于:中钢集团、中海油、中石化、中国铝业、

药品零售企业有效转移风险的举措有哪些

药品零售企业对于风险的管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医药风险管控体系,实现风险管理全程标准化。2、持续优化,实现风险管理常态化。3、量化风险,智能驱动,推进风险管理科学化。4、融入医药营销业务、高度协同,推进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