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公告和公示和政府部门合作与接触。
政策公告和公示:政府会在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文件公示途径上发布重要政策信息,第三方代理公司可以通过及时关注政府相关网站、新闻媒体渠道获取政策信息。
政府部门合作与接触:大型代理公司与政府机构保持密切联系,通过合作关系或项目合作,能够获取到政府政策的最新动态。
23年企业所得税最新政策法律主观:对于企业来说,企业所得税是很重要的,关系到企业的收入与利润等。一、2022年企业所得税最新税率(一)基本税率25%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二)适用20%税率概述: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的企业:1.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2.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3.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无论查账征收方式或核定征收方式均可享受优惠。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型微利企业普惠性所得税减免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2号)第一条、第二条(三)适用15%税率1.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概述: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2.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概述:对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依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商务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将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所得税政策推广至全国实施的通知》(财税〔2017〕79号)第一条3.横琴新区等地区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概述:对设在横琴新区、平潭综合实验区和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依据: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广东横琴新区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及优惠目录的通知》(财税〔2014〕26号)第一条4.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概述:对设在西部地区以《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新增鼓励类产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其当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70%以上的企业,自2014年10月1日起,可减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政策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14号)第一条5.集成电路线宽小于0.25微米或投资额超过80亿元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概述:集成电路线宽小于0.25微米或投资额超过80亿元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经认定后,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27号)第二条6.从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业概述:自2019年1月1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对符合条件的从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依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关于从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公告2019年第60号)第一条、第四条(四)适用10%税率1.重点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特定情形概述: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如当年未享受免税优惠的,可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27号)第四条2.非居民企业特定情形所得概述:非居民企业取得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第(五)项规定的所得,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一条二、企业所得税的特点1、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纳税人的收入总额扣除各项成本、费用、税金、损失等支出后的净所得额,它不等于企业实现的会计利润额。2、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较为复杂企业所得税以净所得为计税依据,因此,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需涉及一定时期的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摊。由于政府往往将所得税作为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执行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重要工具,为了对纳税人的不同所得项目实行区别对待,需要通过不予计列项目,将某些收入所得排除在应税所得之外,由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程序较为复杂。3、征税以量能负担为原则企业所得税以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为计税依据,贯彻了量能负担的原则,即所得多、负担能力大的,多纳税;所得少、负担能力小的,少纳税;无所得、没有负担能力的,不纳税。这种将所得税负担和纳税人所得多少联系起来征税的办法,便于体现税收公平的基本原则。4、实行按年计征、分期预缴的征收管理办法通过利润所得来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通常是按年度计算、衡量的。所以,企业所得税以全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作为计税依据,分月或分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与会计年度及核算期限一致,有利于税收的征收管理和企业核算期限的一致性。三、企业所得税的作用企业所得税在组织财政收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实施宏观调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职能作用。企业所得税调节的是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润分配关系,这种分配关系是我国经济分配制度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处理其他分配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企业所得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财政收入作用。企业所得税是我国第二大主体税种,对组织国家税收收入作用非常重要。2、宏观调控作用。企业所得税是国家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的最主要的税种,有减免税降低税率、加计扣除、加速折旧、投资抵免、减计收入等众多的税收优惠措施,是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社会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在为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同时,企业所得税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种重要手段,也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法律客观:《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一、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本数)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二、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公司税收优惠政策2023公司税收优惠政策2023如下:1、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之内企业所得税5%,超过100万没超过300万的部分企业所得税5%。
100万以下,起止时间为2024.12.31,100万以上起止时间为2022.1.1-2023.12.31;2、个体户:年应纳税额在100万以下的部分,减半征收个税所得税,截止日期为2024.12.31;3、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10万(季度销售额30万)之内,开具普通发票,免交增值税。
起止时间为2023.1.1-2023.12.31;4、企业:残保金,在职人数30人以下免征,安排残疾人比例1%以上减半,比例1%以下按照90%征收,截止日期为2027.12.31;5、单位价值在500万元以下的设备、器具:新购进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起止时间为2018.1.18-2023.12.31;6、高新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00%,长期;7、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起止时间为2023.1.1-2023.12.31;8、生产性服务业纳税人: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应纳税额,起止时间为2023.1.1-2023.12.31;9、有员工的单位和个体: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截止日期为 2023.12.31;10、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个体工商户:六税两费减半征收(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起止时间为2022.1.1-2024.12.31。
税收优惠形式如下:1、减税:减税是对纳税人按税法规定的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给予减征一部分的措施。
国家在税收法规中规定减征,是为了给予某些纳税人以鼓励和支持。
税收减征都是按税法规定进行的;税收减征的具体办法有两种,一是比例减征法,即按计算出来的应纳税额减征一定比例。
例如,我国税法规定,在经济特区设立的从事服务性行业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超过500万美元,经营期10年以上的,可以从获利年度开始,第一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二年至第三年减半征税。
二是减率减征法,即用减低税率的办法来体现减征税额。
如我国税法规定,对在经济特区设立机构、场所,从事经营的外国企业可以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2、免税:免税是对纳税人按税法规定应纳的税额不予征收,也是鼓励某些纳税人或某些特定行为的一种措施。
例如,我国税法规定,农业生产单位和个人销售自产初级农业产品,可以免征增值税;免税与免征额不同,所谓免征额是指从征税对象中扣除的免予征税的数额。
征税对象小于免征额时,不征税;超过免征额时,只就超过部分征税。
免征额不属于税收优惠,它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不对谁形成优惠,是构成税收制度的一个要素;免税与起征点也不同,起征点是对征税对象应当征税的数量界限。
征税对象达不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并超过起征点,按全部数额征税。
例如,我国现行营业税条例规定,按期纳税的,起征点为月营业200元至800元;按照次征收的,起征点为每次日营业额50元。
各地可以根据本地的情况确定本地区的起征点。
不超过起征点的不课税,超过起征点的,就营业额的全额课征,不会从全额中扣除起征点。
起征点看起来似乎是一种税收优惠,但实际上,是为了照顾应税收入较少的纳税人,其目的是为了使税收政策符合合理负担的原则,起征点也是税收制度的组成部分;3、出口退税:出口退税指税务部门根据税法规定,对出口企业已出口商品原来所承担的流转税予以退还的措施。
其目的是为了鼓励出口。
纳税人出口适用税率为零的货物,向海关办理出口手续后,凭出口报关单等凭证,可以按月向税务机关办理该项货物的退税;4、先征后退:先征后退是先依据税法,将纳税人应缴的税款征收上来,再由财政部门予以全额或部分返还的措施。
例如,1994年税制改革后,曾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流转税超税负返还,即先根据统一的流转税法规对其征税,然后再返还其在新流转税制下的税负超过原流转税制下税负的差额。
综上所述,税收优惠政策是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有力工具,对于企业减轻税收负担、提高盈利能力和促进企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但企业也需要注意合规性和风险控制,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的同时要保持合规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条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所称亏损,是指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将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和各项扣除后小于零的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