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在各地的住建局官网上,大家细心留意就会发现经常会发布多条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多家存在违规行为的建筑企业予以撤销建筑资质。
资质的撤销可以说给不少企业都敲响了警钟,让大家了解并不是取得了建筑资质后就可以高枕无忧,而是要时刻监督自己的行为,了解营业活动中的一些操作是否合规,避免已取得的建筑资质被撤销。
据了解,被行政处罚的建筑企业大部分都是住建局撤销已经取得的建筑资质证书,并予以警告及处3万元罚款,且在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被撤销的建筑业企业资质。
也就是说,这些企业不仅被撤销资质证书,而且在短期内也失去了再次申请该类建筑资质的资。
这对于已经使用该项建筑资质证书承接工程的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不但失去继续开展工程施工的权利,也给企业本身和业主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影响到企业的市场信誉。
建筑证书撤销是一种行政许可的法律行为,其具有剥夺性、不可逆转性以及补救性,一旦企业资质证书被撤销,之前的努力都将成为一场空。
那么这些企业都是因为什么原因遭到处罚呢?我们先来了解,导致企业已获得的建筑资质证书被撤销和吊销原因都有哪些。
建筑企业违法从建筑活动,如:超企业资质等级承接工程、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及设备等;2、建筑企业违法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其资质证书承接工程;3、建筑企业将承包的工程转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或违法进行工程分包;4、以贿赂承包单位或登记机关等不正当行为获取建筑资质证书;5、提供虚假注册材料,如技术负责人业绩、相关人员学历及工作经历等,骗取建筑资质证书。
存在以上违法行为的建筑企业,一经发现将受到违法行为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处予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撤销资质许可、吊销资质证书等行政处罚,并报送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
而目前大部分建筑企业被处以撤销资质证书,恰恰就是因为在申请建筑资质证书时,提供了虚假技术负责人业绩材料,构成以欺骗手段取得建筑资质证书。
因此,建筑企业不管是在前期的资质申请中,还是在后续的承接工程经营中,都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合法合规的的办理建筑资质证书,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住建部三级建筑资质取消文件住建厅证实了,三级资质到期将不能再申请延续,资质将失效!至少延长到12月31日,可以升二级或直接申请二级。政策时时在变,三级资质吸收合并已经不能解决燃眉之急,所以该升级就升级,该增项就增项。
近日,大家在朋友圈看到一则《建筑业企业申报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二级资质常见问题解答》中第三条:施工总承包或专业承包三级资质有效期到期后是否还可以申请延续?答:国务院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已发文取消建筑业企业施工总承包或专业承包三级资质,三级资质有效期到期后企业将不能再申请延续,资质将失效。为方便企业有更充足的时间申办二级资质,住房城乡建设厅正研究适当延长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三级资质有效期。具体规定将在住房城乡建设厅官网公布。
很多人都在怀疑文件的真实性,对此纷纷向甘建二这边留言咨询。
目前经过证实,文件已经在四川政务服务网找到了,只是需要企业登录账号和密码,选择“新申请”事项,便可以看到了,如下: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可见,文件是真实存在的!
为了印证文件是否可靠,2023-02-20 16:02:11有人专门在省厅官网进行咨询:施工总承包或专业承包三级资质有效期到期后是否还可以申请延续?
在2023-02-21 15:59:59 省厅答复了:网友:您好!关于您所咨询的问题,现回复如下:国务院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已发文取消建筑业企业施工总承包或专业承包三级资质,三级资质有效期到期后企业将不能再申请延续,资质将失效。为方便企业有更充足的时间申办二级资质,我厅正在研究适当延长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三级资质有效期,原2023年12月31日之前到期的,至少延长到2023年12月31日。具体规定将在住房城乡建设厅官网公布。(现场咨询地址:成都市草市街2号省政务中心六楼住房城乡建设厅窗口)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3年2月21日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建筑业企业申报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二级资质常见问题解答》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北京中野大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为什么资质被取消北京中野大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资质被取消是降低市场竞争的激烈。
根据查询相关信息得知北京中野大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资质被取消是降低市场竞争的激烈。
简化或取消环评资质,充分激发市场活力,环评行业也将面临重新洗牌,那些因出借资质而生存的企业幸福日子将不复存在。
而那些实力强的企业能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取消资质后,也就取消了准入市场的敲门砖,承揽项目将不再受资质限制,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那么,优胜劣汰也会更加明显,环评利润进一步压缩。
同时对环评机构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承担的责任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