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企业税务风险现状调查

来源:转载互联网 时间:2023-07-26 18:53:40

您好!很多物流企业选择以转包的方式把自己的业务交给网络货运平台,以此获取9%的运输进项。但值得注意的是,此种方式的操作是一定要注意控制风险。

最大的风险就是不规范平台带来的虚开风险,有企业说我们就是把真实的订单给到了平台企业,他们会帮我们录单,票都是真实的。但你的业务真实,不代表你获取的发票就一定没有风险。 这个问题我们分三种情况来看。

一是支付方面:事前已支付司机运费了,通过网络货运平台走账回到私账,会有巨大的个人所得税涉税风险和xiqian风险。

二是业务层面,《办法》中要求平台进行全过程、透明化、实时jiankong和动态管理。如果后补录单,即便用司机APP接单,如果司机不实时操作,那司机实际运输时间、轨迹和平台业务时间、轨迹无法匹配,也属于异常情况,平台操作过程要注意货主实时下单,司机实时接单。所有运输参与方实时维护节点信息,才真正规避虚开风险,即便大部分网络货运平台企业再三强调自己是五流合一,但也请注意甄别。

平台是否合规可以基于几方面来做判断,一是平台是否和司机签订合同,二是订单补录还是实时下单,三是司机是否通过APP做运输执行操作,并通过APP来收取运费。最后一点是你的业务真实,不代表你的数据不被作为其他人卖票的税收依据,有很多这类企业为了迎合《办法》的要求,会购买真实的轨迹来做税收依据,当一个轨迹在国家监测平台出现两个订单时,总是会被卷入虚开调查中。

除了不规范平台带来的虚开风险之外,第二个风险就是税收外流带来的地方税务稽查风险。

如果企业把所有业务都委托给网络货运平台,那么企业营业收入再大,但在税收贡献上是非常小的,一般来说,税负变动异常,税负率长期低水平状态也是很容易引起税务机关注意的。

第三个风险是:目前很多物流企业为了控制风险,会选择三四个平台来合作,以为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更安全,但实际情况是多个篮子意味着多个风险点的叠加,而且在平台选择上也加大了困难。

第四个风险就是支付上采用银企直连带来的资金风险,因为网络货运平台企业在实际合作中大部分只是财税合作,并未实际进行司机调度和运输服务,因此都是给把平台账号给到企业,由企业自己调度并进行系统操作,因为要符合网络货运的规定,从法务上合规,一般在支付时采取银企直连的方式,钱要先充到平台的子账户,实际此账户虽然时企业的名字,实则为平台公司账户,倘若平台突然关闭,会存在重大的资金风险。因此在选择平台时一定要对平台企业在技术、运营、信用、实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察,谨慎选择。同时物流企业一定要基于自己的实际业务情况,综合考虑,做好税务结构的规划,合理合法合规的进行税筹。

以上是我的回复,希望对您有帮助。

物流企业有哪些税务风险需注意

1.混淆收入类别。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财税〔2016〕36号附件1)规定,一般纳税人从事交通服务应按11%的税率纳税,从事物流辅助服务按6%的税率纳税。同时,该文件规定:“交通运输服务,是指利用运输工具将货物或者旅客送达目的地,使其空间位置得到转移的业务活动,包括陆路运输服务、水路运输服务、航空运输服务和管道运输服务。物流辅助服务包括航空服务、港口码头服务、货运客运场站服务、打捞救助服务、装卸搬运服务、仓储服务和收派服务”。有的物流企业,故意混淆收入类别,将交通运输业务申报为物流辅助服务业务,少缴纳增值税,造成企业的税负明显偏低,甚至长期留抵税款。

2.发票开具错误。

《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开具发票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和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并加盖发票专用章。《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的通知》(国税发〔2006〕156号)第十一条规定,专用发票开具应项目齐全,与实际交易相符。但有的物流企业利用客户多是零星货物运输,金额不大,不会较真的心理,或是利用客户对税法不了解,以为零星货物运输就是物流辅助服务,未按规定开具发票,将“运输服务”项目开具为“物流辅助服务”项目,造成虚开发票风险。

3.收入核算不准确。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财税〔2016〕36号附件2)规定,一般纳税人的收派服务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因此,物流企业需要将简易计税项目与一般计税项目分开核算,分别核算适用不同税率或者征收率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的,从高适用税率。但是,有的物流企业未分别核算不同业务营业额,而是将收取的包括快递费、运费在内全部或大部分,作为收派服务申报纳税。

4.隐瞒销售服务。

一般而言,快递费由收件费、运输费和送件费等组成,快递费则是一次性收取,需要快递总公司与加盟商结算收派费用。由于加盟商纳税人的身份问题,一般纳税人采用简易计税办法计税,导致部分快递企业难以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或者获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不足,于是,一些纳税人干脆采取隐瞒销售服务,与加盟商结算时实行账外结算。

5.进项税额核算不完善。

物流企业既有简易计税方法业务,又有一般计税方法业务。《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财税〔2016〕36号附件1)第二十七条规定,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但是,有的物流企业未将进项税额合理划分,存在多抵扣进项税额的风险。

“营改增”后物流运输企业面临哪些困难

主要困难:

为深入了解“营改增”后本地物流运输行业存在的种种问题,调查人员专程走访了几家货运企业,与企业经营者、行业从业者面对面进行了交流座谈。

“营改增”后,货运企业税负大幅增加。之前对服务业企业进行全额的营业税征税,税负过重,还有重复征税的情况。国家通过税制改革,推行“营改增”,其出发点主要是为了推动服务业企业的发展,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也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空间。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大多数行业原来的营业税也就是3%或者5%,可是改增值税以后,税负比原来高出很多。通过走访调查人员了解到,交通运输行业由原来征3%的营业税增加到11%的增值税,仓储等物流辅助服务由原来5%的营业税增加到6%的增值税,企业税负不降反升,经营者苦不堪言。可以说,国家减税降负的初衷在物流运输行业上并没有得到实现。

行业税率不统一。当前行业税率不统一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现代物流业的一体化运作模式。“一单合同很难分清楚运与储的比例,税率不统一的情况下,计税非常麻烦。”一家物流公司负责人王先生跟调查人员举例,一个实体企业有一些货物需要物流公司运输,并交给物流公司保管5天,双方商议价格一共100元,这100元里多少是运,多少是储,按11%还是6%纳税,很难说清楚。许多物流企业的运输、仓储、增值业务都是一起的,每次税务局都会问怎么切割,实际上企业很难再将具体的业务进行切割,大部分企业都是根据经验和与税务部门关系来切割业务纳税的,不够严谨。

人力成本和路桥费存在抵扣难题。除了税率增长、税率不统一的问题外,人力成本和路桥费的抵扣难题也是导致物流企业税负增加的原因之一。据了解,增值税是对商品增值部分收税,增值税抵扣即“应缴的税费=销项税-进项税”,以生产商品过程中的采购项为例,原材料的采购、固定资产的采购等,均可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予以抵扣,这个抵扣称为进项税额。目前公路货运企业经营成本主要包括人力成本、路桥费、油料费用等,其中只有占运输成本20%左右的油料成本可以抵扣,路桥费无法抵扣,人力成本则由于大部分运输是个体司机完成,而这些个体司机又无法开具发票而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用油卡抵货款已成行业惯例。调查人员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现阶段在物流运输行业中使用油卡抵货款已然成为行业惯例,滋生了税收管理的灰色地带。跑个体运输的司机,普遍无法提供可供抵扣的增值税发票,所以在实际交易过程中,无论是司机还是货运企业,都只能通过一些非正规渠道寻找发票来作抵扣,业界常用的做法是将司机的一部分货运款直接存入油卡发给司机。这样货运企业可以获得油费发票作为部分进项抵扣,但是这种做法难免存在一些灰色地带,并不能实现税收完全的合法化,对个人和企业来说,都是存在法律风险的。

大家都在看

物流的存在风险和防范策略

物流企业只有针对自身的状况,通过实施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增强法律意识、保险意识、引进现代物理信息技术、创新风险管理体制等等风险防范策略,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甚至规避风险,才能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使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

企业的税务风险点及防控措施有哪些

税务风险点及防控措施1、发票问题。企业一定要注意发票的使用问题,企业的发票需要做到“四流一致”。企业在使用或者开具发票时,一定要做到资金流、发票流、合同流、货物流相一致。这样才可以避免企业因为发票问题

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问题及策略

在采取定量评价的过程中,还可以使用专家评议的方式来对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计划、决策情况、税务损失、管理方式的创新等项目进行定性和综合性的分析评判,从而得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水平等级。(三)加强对企业税务风险的控制力度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