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免征额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
应纳税额=(应付工资-五险一金-起征点5000)*税率-附速算扣除额:调整后的第7级超额累进税率如下:每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税率为3%,速算扣除为0。
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
快扣105元。
个人所得税按以下的公式和扣税标准计算一、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一)综合所得应交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速算扣除数=(综合收入-五险-6万元一金-专项附加扣除)当月应交个人所得税=(累计收入-累计五险一金-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附加扣除)x预扣税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已缴纳税额其中:累计减除费用=员工当年在职月数x5000(年度为6万元)(二)经营所得应交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二、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八个项目:子女教育、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
子女教育: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
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和学前教育的纳税人(释:学前教育指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的教育,全日制学历教育包括:小学和初中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工教育、大学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2、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纳税人照护3岁以下婴幼儿子女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婴幼儿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要么选择父母分别扣50%,要么选择父母一方扣100%。
继续教育:每月400元。
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纳税人。
学历继续教育每月400元(同一学历/学位扣除期限不超过48个月),可选择本人扣除或其父母扣除;技能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取得证书当年,扣除3600元。
大病医疗:每年限额8万元。
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纳税人。
每年限额8万元,可由本人或配偶扣除;未成年子女医药费由父母一方扣除。
住房贷款利息:每月1000元。
支付首套住房贷款利息的纳税人。
每月1000元,扣除期限不超过240个月(在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
住房租金:每月800-500元。
在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发生租房租金支出的纳税人。
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每月15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每月11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城市每月800元。
赡养老人:每月2000元。
赡养一位及以上年满60岁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纳税人。
独生子女每月2000元;非独生子女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扣除额度,每人每月不超过1000元。
个人养老金扣除。
个人向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缴费时,按照12000元/年的限额标准,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据实扣除;在投资环节,计入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投资收益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在领取环节,个人领取的个人养老金,不并入综合所得,单独按照3%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其缴纳的税款计入“工资、薪金所得”项目。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
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它问题请咨询专业律师。
【法律依据】:《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关于设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通知》(国发〔2022〕8号)、《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养老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2022年第34号)。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是什么?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一)综合所得应交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 x 税率 - 速算扣除数=(综合收入-五险-6万元一金 -专项附加扣除)
当月应交个人所得税 = (累计收入 - 累计五险一金 -累计减除费用 - 累计专项附加扣除)x 预扣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累计已缴纳税额
其中:累计减除费用 = 员工当年在职月数 x 5000(年度为6万元)
(二)经营所得应交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 x 税率
(三)财产租赁所得,应交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 x 20%。
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应交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 x 20%。
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应交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x 20%。
注: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 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社保个税怎么计算其实大家生活中在中国的话也是可以享受到一些国家带来的福利以及待遇的,所以通常来说我们身为公民的话也是需要为国家做出一些贡献的,通常来讲大家的贡献基本上就是缴税。那么,社保个税怎么计算?下面就跟着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社保个税怎么计算 五险一金分为个人负担的部分,以及单位负担的部分。其计算方法为缴费基数*各险种的费率。缴费基数是根据你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结合你们当地上一年度的平均工资水平来确定的。具体如何确定基数不用你操心,你单位的人事部门会去做。当然,有些单位为了少交单位应负担的部分,会为你少报基数。如果你比较介意这些,若你的单位少报了,是可以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的 其次说个税。一般情况下产生个税的就是月薪。月薪的个税计算方法为:(税前工资-社保-公积金-其它税前扣除项-3500)*税率-速算扣除数。比如你的税前工资是6000,每月交社保和公积金为1000,通过正规渠道捐款200,那你当月的个税是(6000-1000-200-3500)*3%=39元。
社会保险是医疗保险吗 医疗保险是社保的一种。医保不等于社保,只是社保的一部分,是医疗保险的简称。社保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 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伤残保险、生育和疾病保险等五种保险。 医疗保险是为补偿疾病所带来的医疗费用的一种保险。职工因疾病、负伤、生育时,由社会或企业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或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险。如中国的公费医疗、劳保医疗。今后中国职工的医疗费用将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以减轻企业负担,避免浪费。 三、农村医疗保险怎么交 农村医疗保险又称新农合,由个人、集体、政府共同出资,农民自愿参加。农村医疗保险交钱是以整体为参保形式,也就是说一个村一起交钱。农村医疗保险的钱可以交给当地村委或者是街道工作人员,一般每年的11月到12月为缴费时间,有的村委和社区会有一部分保费补贴给予参保人员。 缴费标准目前有10个档次,依次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不同地区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增减缴费档次。 农村医疗保险和社保冲突吗 (一)各地规定并不相同,但多数地方可能是不允许的; (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限于农村户口的人参加的,而社保是城镇职工(或城镇户口的自由职业者)参加的,二者参保对象并不相同,因为一个人不能同时既是农民又是城市户口的人; (三)我们这儿有少数人找关系二者都上了,但到报销时仍然只能在一处报销,只要在其中一处报销过了,到另一处就不同意再报销了; (四)至于发票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我们这儿如果是在商业保险公司先报销的话,在发票复印件上注明已报销金额,并盖上保险公司的红章是可以再到农村合作医疗报销余额的,但盖了社保的章是不能到农村合作医疗再报销的。 以上就是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社保个税怎么计算的相关内容,综上所述提醒您,所以如果是自己的城市中企业工作的话基本企业都是会购买五险一金的,当然自己在农村的一些保险的话也就不需要在购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