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1企业注销税务登记后,未进行工商登记注销的情况下,会出现风险。
比如,这时企业要进行产权转让的情况,产权转让必然会需要企业进行各项税金的缴纳后,才能进行产权转让过户。
但由于企业税务登记已经注销,无法正常申报,只能先到主管税务机关把注销的税务登记恢复为正常户,才能进行税款缴纳,否则就无法完成正常的产权交易。
因此在作出要进行注销公司的决定后,就必须把相应的事项考虑周全,以免出现风险隐患。
企业在税务登记注销后,需要在30日内及时进行工商注销。
企业的注销流程为清算后的30日内进行税务登记注销,税务注销后的30日内进行工商登记注销,顺序不可倒置,否则不但注销手续无法办理,还浪费了人力财力。
企业进行税务注销,必须要履行相应法律手续,不能擅自停业关门。
若不履行相应手续,企业仍然在税务机关的记录中,那么企业的税款及滞纳金会一直进行累加记录。
这种情况下,企业一旦受到法律追诉,则需承担巨额的税款及滞纳金。
企业未进行税务登记就停业关门,会对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股东及其高层造成严重的信誉失信的结果,会列入法院的黑名单中。
进入黑名单的人员则不能再次就业和成立公司。
企业进行税务登记前必须把企业所产生的全部税负及滞纳金缴纳清楚。
三证合一后,各级管理部门都进行了联网,企业即使通过隐藏或欺骗的手段暂时办理了税务登记注销手续,也会被追查到。
这样企业还会涉及刑事责任,后果更加严重。
企业经营过程中,公司股东、高层以及员工,应该把公司财产和个人财产划分清楚,否则就会造成财产混。
若公司出现财产混同的情况,当公司遇到诉讼需要人民法院执行公司财产时,必然会把实质上不属于公司的财产一并进行执。
税务注销后还有税务风险吗一般情况下,公司进行工商注销之前是一定要办理税务注销的,如果放任不管的话,会产生多年逾期的申报以及罚款。但只要成功办理了税务注销,企业就会拿到清税证明,这也就意味着企业已经在税务注销的时候,缴清了所有的税款,是不会在面临被追缴税务的风险的。
但是如果未去税务局进行税务清算和税务注销,而是伪造了虚假的清算报告,去工商局骗取注销的。这种情况下并不能算注销成功,是会被追缴税款以及滞纳金的。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九条 【公司变更的登记】公司合并或者分立,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公司解散的,应当依法办理公司注销登记;设立新公司的,应当依法办理公司设立登记。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
《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八条 【公司注销】公司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当制作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并报送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
风险纳税人如何解除风险纳税人如何解除1、风险纳税人解除方式如下:(1)首要的就是进项税额转出,专票上抵扣的税额全部要转出;(2)企业被列为风险纳税人,说明企业在税负率及相关财务指标上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积极配合税务机关的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加以整改,做到合法经营。
依法纳税;(3)递交移出风险的申请,最后找专管员解锁,才能恢复正常。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八条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征收税款,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开征、停征、多征、少征、提前征收、延缓征收或者摊派税款。
农业税应纳税额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核定。
第三十一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
纳税人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但是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
什么情况下才认定为风险纳税人1、未及时向税务局报送有关资料,或者未按规定申报纳税的;2、财务人员忽视工作或技能,却忘了缴或少缴,且不了解税收政策,多纳税;3、不按规定设置、保管帐簿、凭证,会计核算不准确的;4、伪造、变造、隐匿、销毁帐簿、会计凭证的;5、利用阴阳合同等手段设立内外账户,隐瞒收入,少缴税款;6、利用虚假的交易者信息、身份证、账户开设多个银行账户偷税;7、利用空壳公司转移资金、资产逃税,或者利用虚假经营逃避资金、逃税;8、未按规定履行扣缴义务的;9、出口退税不符合规定,并采用虚假手段骗取出口退税;10、税负高低不一,纳税申报率低,存货率异常,成本率和费用率异常,利润率异常;11、非法使用发票、利用假发票报销逃税;12、在没有实际业务开具发票的情况下,或者三次不一致的发票违规;13、如果税务局要求企业计费软件升级,企业如果不升级,将成为风险纳税人;14、通过申报表逃避税务机关审核比对,虚假申报;15、企业法人、财务和纳税人是同一人;16、企业注册地址被列为高风险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