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两处或者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选择并固定向其中一处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二)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向中国境内户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在中国境内有户籍,但户籍所在地与中国境内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选择并固定向其中一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在中国境内没有户籍的,向中国境内经常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三)个体工商户向实际经营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四)个人独资、合伙企业投资者兴办两个或两个以上企业的,区分不同情形确定纳税申报地点;
兴办的企业全部是个人独资性质的,分别向各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兴办的企业中含有合伙性质的,向经常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兴办的企业中含有合伙性质,个人投资者经常居住地与其兴办企业的经营管理所在地不一致的,选择并固定向其参与兴办的某一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五)除以上情形外,纳税人应当向取得所得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
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的通知(国税发〔2006〕162号)。
两份工资怎么报个税法律分析:两份工资个人所得税按两种情况进行缴纳。
两份工资个人所得税具体缴纳方法如下:1、有关联关系的两份收入,合并按工资进行缴纳。
若是兼职,工资按工资标准进行缴纳,兼职那份按照劳务报酬交税。
个人所得税率是个人所得税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比例。
个人所得税率是由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根据个人的收入计算。
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收入达到缴纳标准的公民应尽的义务。
个人所得税具体为:1、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2、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3、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经营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
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多处取得工资如何申报个税多处取得工资申报个税流程如下:1、查看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了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税率表和申报缴纳等相关事项。
首先需要了解国家税收政策的相关规定,以便进行正确的申报和缴纳;2、查看各个单位或地方的工资收入:根据自己在各个单位或地方的工资情况,将各个收入项目分别计算出来,然后汇总计算总收入;3、依据国家税收政策进行计算:根据国家税收政策规定的计算方法和税率表,对总收入进行计算,得出应纳税额;4、填写个人所得税申报表: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需要填写个人所得税申报表并加盖个人签章。
在填写申报表时,需要将各个单位或地方的工资收入分别列出,并填写相应的纳税信息;5、缴纳个人所得税: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将填好的个人所得税申报表和相应的缴税款项提交给税务机关。
多处取得工资申报个税的条件:1、个人在同一纳税年度内在两个及以上单位工作,且每个单位的工资收入均超过税法规定的起征点,需要按照规定分别申报个人所得税;2、个人在同一纳税年度内在两个及以上单位工作,但其中一个单位已经代扣代缴了个人所得税,另一个单位不需要再进行个人所得税申报;3、个人在同一纳税年度内在多个单位工作,但其中一个单位通常工作时间占全年工作时间的比例超过50%,则该单位需要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其他单位不需要再进行个人所得税申报。
综上所述,如果个人在多个单位或地方取得工资,那么在申报个人所得税时,需要将各个单位或地方的工资收入全部列出,并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经营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
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