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企业税务风险防范

来源:转载互联网 时间:2023-08-24 03:56:38

  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是按年计征,按季预缴,年度汇算清缴。汇算清缴的期限是年后4个月内,这是给企业一个全面自查自核的机会,也最后一次的调整机会,该提的提足,不该进成本费用的全部剔除,确保不缴冤枉税(多缴),减少少缴税的风险(偷税)。今天我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所得税汇算清缴以及它的程序以及注意事项。

什么样的企业需要做汇算清缴?

根据广东省国税局以及地方税务局规定,在广州市企业(查账征收)每年都需提交汇算清缴报告,在广东省内的企业宣召当地税务局要求出具。

做汇算清缴需要提供什么资料?

  需要提供企业四证复印件加盖公章,提供上一年度汇算清缴报告以便核查,提供验资报告或者有增资需提供增资报告,企业财务报表(手工帐、明细账、总账、电子帐均需提供),业务约定书(事务所准备)等等,具体根据每个企业不同均有所不同。

汇算清缴的价格是多少?

  汇算清缴的计价标准由广东省财政厅公示,行业规范,具体可以通过计算表格来计算出价格(最低金额为1500元)

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的流程

汇算清缴期限内资企业缴纳所得税,按年计算,分月或者分季预缴。纳税人应当在月份或者季度终了后十五日内,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会计报表和预缴所得税申报表;年度终了后四十五日内,向其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会计决算报表和所得税申报表,在年度终了后四个月内结清应补缴的税款。预缴税款超过应缴税款的,主管税务机关予以及时办理退税,或者抵缴下一年度应缴纳的税款。

纳税申报应当附送的资料纳税人办理所得税年度申报时,应当如实填写和报送下列报表、资料、文件:(1)企业年度所得税申报表及其附表;(2)年度会计决算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存货表、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表、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表、外币资金表、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利润分配表、产品销售成本表、主要产品生产成本、销售收入及销售成本表、制造费用明细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及营业外收支明细表、预提费用明细表及其他有关财务资料。纳税人所用会计决算报表格式与上述报表格式不同的,应报送本行业会计报表及附表。(3)中国注册会计师查帐报告;(4)主管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包括:A、享受税收优惠的有关批准文件复印件;B、企业发生下列成本费用项目的,需报送有关批准文件复印件:环帐准备、坏帐损失、本期业有关会计核算方法的改变及其他项目。

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关于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其在下列几个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他内容可参照内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规定予以适用。(1)汇算清缴期限投资者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款,按年计算,分月或者分季预缴。投资者应当在每月或者每季度终了后7日内预缴,年度终了后30日内,投资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个人所得税申报表》,并附送年度会计决算报表和预缴个人所得税纳税凭证。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2)汇算清缴地点投资者应向企业实际经营管理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投资者从合伙企业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由合伙企业向企业实际经营管理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投资者应纳的个人所得税,并将个人所得税申报表抄送投资者。

注意事项

  (1)实行按月或按季预缴所得税的纳税人,其纳税年度最后一个预缴期的税款应于年度终了后15日内申报和预缴,不得推延至汇算清缴时一并缴纳。

  (2)若纳税人已按规定预缴税款,因特殊原因不能在规定期限办理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的,则应在申报期限内提出书面延期申请,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后,在核准的期限内办理。

  (3)若纳税人因不可抗力而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的,可以延期办理;但是,应当在不可抗力情形消除后立即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主管税务机关经查明事实后,予以核准。

  (4)纳税人在纳税年度中间破产或终止生产经营活动的,应自停止生产经营活动之日起30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企业所得税申报,60日内办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并依法计算清算期间的企业所得税,结清应缴税款。

  (5)纳税人在纳税年度中间发生合并、分立的,依据税收法规的规定合并、分立后其纳税人地位发生变化的,应在办理变更税务登记之前办理企业所得税申报,及时进行汇算清缴,并结清税款;其纳税人的地位不变的,纳税年度可以连续计算。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https://www.to8to.com/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zhidao_m_jiare&wb】,就能免费领取哦~

企业如何合理避税的方法,人事人税收筹划

尽量采用实报实销的报销方式

企业高管合理避税最简单的方法是采用发票报销,即差旅费补助、误餐津贴(各200)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通讯费:单位因工作需要为个人负担的办公通讯费用,采取全额或限额实报实销的,暂按每人每月不超过300元标准,凭合法凭证,不计入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

职工夏季防暑降温清凉饮料费,报销形式可以不计税,随工资发要交税。

提高企业福利降低名义工资

对于企业高管合理避税,还可以与企业达成协商,要求提高福利降工资,即适当降低员工名义工资,同时为员工提供宿舍以及将缴纳的公积金、养老保险等金额适当提高,从而提高员工福利。

增加薪金收入能满足消费需求,但由于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是超额累进税率,当累进到一定程度,新增工资薪金带给个人的可支配收入就逐步减少。

因此,想办法降低名义上的收入,把个人现金性工资转为提供必需的福利待遇,这样既满足了消费需求,又可以少缴个人所得税。

有关健康险可抵扣部分个税

根据财政局发布的《关于开展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工作的通知》,对试点地区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允许在当年(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税前扣除,扣除限额为2400元/年(200元/月)。

试点地区企事业单位统一组织并为员工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应分别计入员工个人工资薪金,视同个人购买,按上述限额予以扣除。

目前,已确定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为试点城市,而各省、自治区分别选择一个人口规模较大且具有较高综合管理能力的试点城市,广东省选择的是广州市作为试点城市。

假设白领小李的月收入为10000元,其中缴纳五险一金2000元,她一年购买健康险的支出共2400元,那么她向单位提供保单后,单位可每个月在200元的限额内按月扣除。在免税前,每个月李小姐缴纳个税=(10000-2000-3500)×10%-105=345元;免税后,每个月李小姐缴纳个税=(10000-2000-3500-200)×10%-105=325元。也就是说,可省个税20元。

房贷利息或可抵扣部分个税

税制改革最新消息称,个税专项扣除渐近破题,房贷利息或部分抵扣。近日财政部调整了部分处室机构设置,单独设立个人所得税处。受利更大将主要是城市居民,如中产家庭,改善住房需求,房贷压力重,供款多且利息高的群体,尤其是对于有改善型需求的家庭是非常有利。

据悉,个税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税制模式,具体即通过建立基本扣除+专项扣除机制,适当增加专项扣除,进一步降低中低收入者税收负担。

假设小赵的税前月薪10000元,目前他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

[10000-10000*(8%+2%+0.5%+8%)-3500]*20%-555=300(元)。

计算下来,若是用商贷买一套10000元/每平方米、共90平米大的住宅,首付缴纳全套房价的30%,商贷期限为20年,利率95折,等额本息计算的话——那么他一个月就要还4040元,其中约2400元都是利息。

按照之前媒体报道,如果消息落实了,他能应缴的个税是:

[(10000-2400)-(10000-2400)*(8%+2%+0.5%+8%)-3500 ]*10%-105=164.4元。

所以小张每年将会省下:12*(300-165)=1620元。

目前,国内企业高管人员的年收入,少则三四十万,多则百万以上。因此,为企业高管合理避税是很有必要的。

广东一般纳税人企业所得税更正申报会有风险吗?

你发起提问,感觉你还是没有将我国的税制税种弄清楚,你前面提到的一般纳税人,这个是增值税税种对计算增值税应纳税所得额根据单位的规模和会计核算的精度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它只是计算增值税应交增值税金额的计算方法不同而已,它还是指该企业的生产经营属于增值税种,它与后面提到的企业所得税是两个不同税种的两个税制。

至于你提到注册地为广东省内的企业,对企业所得税进行更正申报是否有风险,只要该企业对原始的企业所得税正常申报后,存在还有遗漏事项没有在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指次年的5月31日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只要证据确凿,可以对正常已经进行过的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进行更正申报。

将更正的资料向主管税务机关做先去备案再进行更正。

大家都在看

与房地产有关的风险有哪些

风险点一:超限额列支预提费用1.风险描述:根据《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办法》(国税发〔2009〕31号)第三十二条规定,出包工程未最终办理结算而未取得全额发票的,在证明资料充分的前提下,其发票不足金额可以预提,但最高不得超

税务部门研究制定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措施

广东省国税局国际处处长李胜华在座谈讨论时说,非居民税收管理对数据及时性要求较高,合同备案是现阶段获取数据的重要手段,一旦取消会增加税收风险。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司长廖体忠提出,尽管难度很大,但是我们可以探索构建针对非居民税收的事后管理

注册公司银行开户难存在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企业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第33条规定,银行应建立企业客户的账务核对机制,对账频率不应低于每季度一次,如果企业超过对账时间未回复、对账结果不一致或不配合对账要求,银行有权采取措施限制账户交易措施以降低银行风险。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