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分红节税方法如下:1、改变持股模式。
自然人直接持股是税务机关最喜欢的方式,也是目前用的最多的方式。
个人拥有债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当缴纳20%个人所得税。
这种持股方式是现在很多股东的做法。
但是这种持股方式,税收筹划的空间很小;2、间接持股的方式如下:(1)自然人通过合伙企业的方式间接持股:根据《关于执行口径的通知》(国税函[2001]84号)(以下简称“84号文”)规定:“合伙企业对外投资分回的利息或者股息、红利,这个不并入合伙企业的收入,而是需要被单独作为投资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按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的应税项目计入缴纳个人所得税”。
根据《个人所得税法》(2011)第三条第五款,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税率20%。
因此,自然人通过合伙企业持股时,从上市公司取得的股息红利的个人所得税率为20%,也不能解决问题。
不过从公司企业所得税角度看,当然优势比自然人直接持股要大;(2)自然人通过有限公司的方式间接持股:上市公司分红时,根据《企业所得税法》(2007)第二十六条,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为免税收入。
这种方式就增加了很多税务筹划的空间。
风险规避方法如下:1、搭建平台的合理性:一般在公司开立之前,可以做好组织结构上的筹划。
而如果通过注册企业来故意将股东的分红收入转换为企业的经营所得,那么就具有一定的风险。
股东在外面开立企业,与自己参股公司形成同业竞争,从逻辑上也并不合理;2、税前扣除的合理性:虽然股东也可以有合理的税前扣除,但是如果通过故意提高税前扣除费用,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那么就是相关的风险。
因此,用于税前扣除的项目,一定要满足合理性和与企业经营的相关性,否则不应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综上所述,税收不可避免。
我们所需要做的,是在事情发生前做好规划,同时,注意各种规划下的风险。
股东在开立公司之前,需要先了解分红的税收,并对未来的组织结构和税收安排做好规划。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企业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一)国债利息收入;(二)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三)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四)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公司有100万利润,股东要分红,如何筹划能合规节税80%?(一年盈利100万股东如何分配)谢谢邀请,所谓的合规节税,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打政策擦边球,甚至要么是违规的。
我们单位是一家咨询公司,经常会面临题主说的这个情况,为何很多公司的财务都把公司的利润做得很低,甚至还做成亏损,原因就在这里,利润太高的话,想拿出来,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就以题主所说的100万利润,如果全部分红,需要交多少税呢?首先,要交企业所得税,这个大部分的企业是25%收取,我们公司属于小微企业,所以一开始是按照20%收取的,那就是20万,前段时间,我们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评审已经通过,今年会执行优惠政策,按照15%的比例缴纳。
所以,企业所得税一项差别就很大,同样是100万的利润,上面说的3种情况交税分别是25万,20万,15万。
其次,股东作为个人依照股权取得分红,需要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缴纳个人红利所得税,这个比例是20%,比如我公司的股东需要缴纳的红利税就是*20%=16万。
按照上述方法计算的话,100万至少要交36万的税,这还是有优惠的情况下,但这个钱都是辛苦赚来的,又有谁愿意白白上交呢?所以,很多人就开始进行所谓的税务筹划了。
首先,税法里对税务减免是有规定的,比如上面提到的,如果你能想办法把高新技术企业申请下来,那么立马就会从25%降低到15%,这个比例很大。
另外像在农村开展服务,在老少边穷地区设立公司,按照残疾人员等等9种情况都是可以减免的。
这些都是合理合法的方式。
其次,有些公司就开始动歪脑筋了,比如利益输送,采用业务外包的方式,其实就是左口袋掏到右口袋这种利益输送的方式。
再有,虚增一部分成本,把分红变成支出,弄到自己的口袋里,再有就是设立分子公司在一些税收有明显优惠的地方,这个通常都是各类创业园区,这2年这个比较多,这一条是可以的,只是操作起来也要费点功夫。
但是以上这些方法中,除非是提前考虑到的,设计好的,大部分事后补救的方式基本都是违规的,只是因为我们国家税务人员太少,监管不过来,另外很多小公司其实会给专门负责自己公司税管员送礼,人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所以,我们公司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虚开各种支出票据,比如会议、打印、培训等等,当然都是真实票据,各种记录、证据都是真的,税务部门真查的话,成本实在太高了,所以别说80%了,就是100%都能给省下来,只要你想。
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有分红就是有盈利,还想节省税?。
股东分红50万合理避税股东分红合理避税的方式有:改变持股模式、采取间接持股方式等,具体情况股东分红时是需要根据法律规定的标准来交纳税费,但采取上述方式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合理的减少税费。
股东分红如何合理避税? 1、改变持股模式 这是目前用的最多的方式,也是税务机关最喜欢的方式-----自然人直接持股。个人拥有债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当缴纳20%个人所得税。这种持股方式是现在很多股东的做法。但是这种持股方式,税收筹划的空间很小。 2、间接持股的方式。 (1)自然人通过合伙企业间接持股。合伙企业对外投资分回的利息或者股息、红利,不并入合伙企业的收入,而应单独作为投资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税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因此,自然人通过合伙企业持股时,从上市公司取得的股息红利的个人所得税率为20%。有人说,这样也不解决问题啊。但是如果从公司企业所得税角度看呢?当然优势比自然人直接持股要大。 (2)自然人通过有限公司间接持股。上市公司分红时,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为免税收入。这种方式就增加了很多税务筹划的空间。二、股东分红的条件 股东的分红权是一种自益权,是基于投资者作为股东个体身份所具有的不可剥夺的权利,一旦受到公司、公司董事或第三人的侵害,股东就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寻求自力救助 如要求召开股东会或修改分配预案或司法救济以维护自身的利益。理论上股东的分红权是股东的一种固有权利,不容公司章程或公司机关予以剥夺或限制,但实际上,由于股东权是体现为一种请求权,它的实现是有条件的: 1、以当年利润派发现金须满足: (1)公司当年有利润; (2)已弥补和结转递延亏损; (3)已提取10%的法定公积金和5%-10%的法定公益金; 2、以当年利润派发新股除满足第1项条件外,还要: (1)公司前次发行股份已募足并间隔一年; (2) 公司在过去3年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录; (3)公司预期利润率可达到同期银行存款利润; 3、以盈余公积金转增股本除满足第2项 1-3 条件外,还要: (1)公司在过去三年的连结盈利,并可向股东支付股利; (2)分配后的法定公积金留存额不得少于注册资本的50%; (3)除此之外,根据《公司法》和《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的有关规定,上市公司股利的分配必须由董事会提出分配预案,按法定程序召开股东大会进行审议和表决并由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所代表的1/2现金分配方案或2/3红股分配方案 以上表决权通过时方能实现。 对于股东分红的具体事项,是需要严格基于上述法律中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来进行处理的,特别是对于股东的相关事项认定,也要由相关部门来进行合法的认定处理,如果对相关事项的处理不清楚的,可以咨询律师来进行合法的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