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由于组织架构、财会队伍素质等自身特点,加之使用《小企业会计准则》,因此其税务筹划方法与大中型企业存在较大差异。那么,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税务筹划应关注哪些方面呢?
把握税收法规的特定条款
小微企业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应充分把握税收法规的特定条款。
如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公告》第八条: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企业依据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并实际在财务会计处理上已确认的支出,凡没有超过《企业所得税法》和有关税收法规规定的税前扣除范围和标准的,可按企业实际会计处理确认的支出,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
也就是说,按照15号公告精神,小微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对《小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小微企业按照准则要求确认的支出,如果没有超过税法规定的标准和范围(如折旧年限的选择)的,为减少会计与税法差异的调整,便于税收征管,小微企业只能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上确认的支出,在税务处理时,不能再进行调整。按照这一征管原则,小微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时应当尽可能地选用税法允许的最高费用扣除标准(如最短折旧年限)。
取得合法有用凭据
我国的税务机关实施“以票控税”,小微企业所有的支出都要取得合法凭证,否则不能税前列支。取得合法凭证(税务发票和其他合法凭据)是小微企业税务筹划的重要方法之一。
税务发票既是会计核算的法定收支凭证,也是税务机关非常重要的计税依据。如我国增值税实行购进扣税法,以购进为标准,将购进货物和劳务所含的进项税金当期扣除,抵扣税的唯一依据单据就是税务发票,在出口退税方面、税收优惠等许多方面,取得税务发票也至关重要。
小微企业由于内部管理不规范,有的经办人认为不要发票价格会便宜,可以节省费用,从税务筹划角度看,没有取得合法的税务发票可能会付出高昂的代价。如购买10000元的办公用品,不要发票付9500元,开发票付10000元。其结果是少付500元,企业所得税多交2500元。
对于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小微企业必须取得省级以上(含省级)财政部门印制并加盖接受捐赠单位印章的公益性捐赠票据,或加盖接受捐赠单位印章的《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收据联,方可按规定进行税前扣除。
此外,小微企业的运输费用按7%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准予计算进项税额扣除的货运发票的填写,其涉及项目的填写必须齐全,与购货发票上所列的有关项目必须相符,否则不予抵扣。准予抵扣的运费结算单据,是指运输单位开具的套印全国统一发票监制章的货票。货运发票应当分别注明运费和杂费,对未分别注明,而合并注明为运杂费的不予抵扣。
规范会计核算按时申报纳税
小微企业会计人员要按照《小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规范小微企业会计核算行为。
首先,小微企业只有规范会计核算,才可能符合查账征收要求,就可以避免核定征收情况下由于盈利水平较差甚至亏本也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不公平现象。
其次,如果小微企业会计核算不规范,税务机关只能对其采取“核定征收”的征管方式。而根据国税发〔2000〕38号文《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暂行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纳税人实行核定征收方式的,不得享受企业所得税各项优惠政策。
再者,核算不规范会给小微企业造成损失。如税法规定小微企业的技术开发费符合条件可以加计扣除。但在会计核算中,如果会计人员对技术研发场地和设备的折旧忽视不单独核算,就会造成没有用足政策而在加计扣除时少了金额最大的项目。
最后,税法中有很多规定都依赖于规范的会计核算信息。如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用于公益事业的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年度利润总额”就是指小微企业依照《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计算的大于零的数额。如果会计核算不规范,“年度利润总额”将无据可循。
纳税申报是小微企业一项义务,不论企业是否有税要交,均需按期及时申报。小微企业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如处于筹建期、免税期、清算期,以及由于经营不理想,没有纳税收入等而没有税款要缴纳,但都应按时纳税申报(零申报)。此外,小微企业财会人员流动频繁,在财会人员离职的时候,管理者应主动提示离职人员先做完纳税申报,避免未按时纳税申报而给企业带来处罚。
用足税收优惠政策
为了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专门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和受益主体主要是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如何用好用足国家给予的税收优惠政策,是小微企业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适合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税务筹划,符合国家的宏观政策和立法意图,涉税风险最低,是小微企业税务筹划最主要方法。
常见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小微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可以按照国家规定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小微企业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收入,免征营业税;2014年9月30日前家政服务小微企业由员工制家政服务员提供的家政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
同时,在优惠政策中,不难发现国家对国际运输劳务和节能服务公司的青睐。对于提供国际运输劳务的小微企业免征营业税。而对于符合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取得的营业税应税收入,暂免征营业税。
可以看出,对于小微企业而言,用足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是非常必要的。
企业所得税税务筹划的方法其实很多企业都存在企业所得税压力过大的问题,不仅是企业所得税,增值税也是税务压力中的一大比例。
但是很多企业不知道怎么去解决企业的税务问题。大型企业可能得到当地政府招商引资的支持,在税收方面有一定比例的优惠,国家同时也在支持小型企业的发展,给到了:
每月开票金额小于3万,免收增值税+附加税(适用增值税普通发票)
每月开票金额小于10万,免收教育费和地方教育费附加(适用增值税普通发票)
等税收优惠政策。
处在中间的中型企业往往是比较尴尬。
就拿互联网行业的中型企业来说
国家规定,各个行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但是软件企业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享受“两免三减半”优惠,其中重点软件企业还可以享受10%的企业所得税。
互联网行业是知识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行业,如果被认定为重点软件企业,可以帮助企业改善企业的现金流问题,企业的成长更快。
正是有了这些软件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我国的互联网行业才得以发展迅速,从2012年至今,互联网行业已经处在一个成熟稳定期,移动互联网的爆发,移动应用与消息流型社交网络的并存,让互联网行业发挥出了真正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例如,腾讯的QQ和微信的出现,拉近了人们的关系,为人们的沟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加上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对于企业来说,阿里巴巴的出现让人们开店不再是梦想,店家不需要承担实体店高额的租金费用,同时进购商品的时候不再被层层代理商克扣。大数据时代还能够形成用户偏好分析,让企业的生产更加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对于消费者来说,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商品的价格下降 ,消费者能够以较低的价格买到自己喜欢的商品,很好促进了社会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
但是随着互联网市场出现的层出不穷的APP,细分之下包含o2o、社交、视频、金融、出行、直播、知识付费等领域。移动端互联网的深入和普及,使得互联网行业逐渐进入了饱和状态。互联网人口在00后增长较80后、90后有明显的下降,加上互联网阶层固化,有企业巨头的指引,很少企业能够靠创新带来效益,但是当下的巨头好像并没有显露出有大动作的迹象。
种种迹象让国家对互联网行业抱有的期待没有芯片半导体行业那么大了,因此在税收方面首先拿互联网大头下手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中型的互联网行业又会面临什么风险呢?目前不得而知!企业今后如何发展?企业应该制定怎样的发展战略?
【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是企业税务的大税种,企业税务压力一般来源于这两大税种,其中互联网企业还存在高新技术人员的【个人所得税】和【股东分红税】压力。虽然目前互联网大厂被取消享受10%的税收优惠,但是像阿里巴巴和腾讯等大厂,一方面依旧是各地政府招商引资的香饽饽,另一方面还有像开曼群岛等‘避税天堂’,这个政策的取消并不会对企业产生太大的影响。
但是对于互联网行业中的中型企业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一旦中型的互联网企业不再享受软件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要面临的将是高额的税务金额,如果企业无法通过合理的手段降低企业税务,不少企业负责人或财务就可能动了‘偷税漏税’的念头,要知道这在我国是明令禁止的,一旦被稽查就是面临更严重的惩罚。
这个时候【税务筹划】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据笔者了解,目前国家有总部经济招商模式,让有税务压力问题的企业入驻园区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目前是与‘两免三减半’政策可以叠加享受的。企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税务压力,重点是完全的合法合规,完全受国家和政府的支持!
具体的方式如下:
通过选择第三方平台进行企业税务筹划,例如在园区成立新公司/子公司,中型企业还可以选择实体迁移入驻园区,就可以享受园区给到企业的税收返还奖励。不同园区给到的奖励比例不同,具体还需要向第三方平台精准确认。
据小编知道,目前的重庆、江苏部分地区的比例是比较高的,返还比例最高达到90%。
并且在园区成立新公司/子公司有一个比较突出的优势就是不需要企业实地经营,例如广东的互联网企业同样可以在重庆、上海等地区成立新公司。原企业不受影响,同时还减轻的企业税务压力。
不管最后税收政策如何变化,都是国家为了经济市场更好的发展,都是国家希望通过更有力的监管手段给所有企业一个更加公平的环境下成长。企业能做的就是提高自身的能力,同时反哺社会,承担起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企业该如何进行税务筹划?选择税务筹划空间大的税种
要选择对决策有重大影响的税种作为税务筹划的重点;选择税负弹性大的税种作为税务筹划的重点,税负弹性越大,税务筹划的潜力也越大。
符合税收优惠政策
一般在税种设计时,都设有税收优惠条款,企业如果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条款,就可享受节税效益。
改变纳税人构成
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之前,首先要考虑能否避开成为某种纳税人。比如在年开始实施的增值税和营业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下,企业宁愿选择作为营业税的纳税人而非增值税的纳税人,宁愿选择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而非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因为营业税的总体税负比增值税总体税负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总体税负比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总体税负轻。
影响应纳税额的基本因素
影响应纳税额的因素有两个:纳税依据和税率。进行税务筹划无非是从这两个因素入手。如企业所得税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税法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允许扣除项目金额,具体计算过程中又规定了复杂的纳税调增、纳税调减项目,因此,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有了一定的空间。
重视财务管理环节
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都有税务筹划的工作可做。比如,按照税法规定,负债的利息作为所得税的扣除项目,享有所得税利益,而股息支付只能在企业税后利润中分配,因此债务资本筹划就有节税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