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独资企业核定税务风险

来源:转载互联网 时间:2023-07-28 19:17:22

人员情况或能力不匹配

企业在利用个独或个体户进行税筹时,经常出现人员情况或能力不匹配的情况。

例如某个独企业属于营销推广中心,那么其必须拥有对应的员工,包括对应的员工人数和业务能力,如是否熟悉企业的业务,是否熟悉企业的推广模式,是否有相应的业务推广能力?

假如这家个独人数只有1-2人,但是却能够完成众多不同类型的服务,而且金额异常,存在上千万的流水等情况,那么不管企业是否已完税,税务机关都会合理怀疑这家公司的真实性。

业务不真实

在实际案例中,我们发现许多企业经常存在虚开发票的情况。

对此,定义虚开发票的关键在于,企业是否有实际的业务发生或与实际发生的业务不匹配。

比如作为企业的咨询中心,其专家虽然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但是实际提供的业务内容却与开具发票的内容不一致,或者相关咨询项目与企业实际经营业务没有直接的相关性,甚至有些专家只是挂名而已,并没有实际向企业提供真实的咨询业务。

上述这些情形都存在着很高的税务风险,因此针对咨询业务,企业除了注意咨询事项要与本企业生产经营直接相关,还要同时将咨询事项、签订的合同、完成项目计划、时间、人员安排、支付结算方式、成果体现方式(如报告、方案等)的存放地点和保管人,以及针对咨询事项后续的实施、调整、效果等情况资料进行统一收集、保管存档。

经营范围包罗万象

对于企业的经营范围,很多人都存在一个认知误区,即认为经营范围越广泛就越好,但却不知道,这往往反而让企业增加更多的风险。

因此在选择经营范围时,我们建议企业要有目标性地去选择,避免分散,即经营范围要与实际经营业务相匹配。例如,可以从合作企业类型、合作的项目内容等来考虑企业选择哪些服务类型。而不同类型的服务内容,对应签订的合同内容也会不一样。

不合理情形四:个独、个体户的税后利润转给其他个人

个体户进行筹划后,税后净利润可以通过利润分配方式转至公司负责人的个人账户,但仅限于负责人的个人账户。如果把税收利润直接转给其他个人的账户,而且转款速度很快,那便会立马引起税务、银行等相关监管机构的关注,继而相关的税务风险、法律风险也随之涌现。

备注: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按照相关政策规定申报缴纳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后,将利润分配给投资者不再缴纳个人所得税。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的通知》(财税〔2000〕91号)第五条规定,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者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为应纳税所得额;合伙企业的投资者按照合伙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协议约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合伙协议没有约定分配比例的,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人数量平均计算每个投资者的应纳税所得额。前款所称生产经营所得,包括企业分配给投资者个人的所得和企业当年留存的所得(利润)。

上述情况便是利用个独、个体户进行税务筹划时经常出现的不合理性情形,企业应多加了解并注意规避风险。除此之外,在这方面还有一些重要的细节需要企业留意关注

个人独资企业避税有税务风险吗

法律主观:企业所得税是向企业征收的一种税种,但是在企业中有种特殊情况就是个人独资企业。一、个人独资企业所得税避税的途径是什么个人独资企业只交个人所得税,不交企业所得税。按照规定,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项目。个人独资企业不用交企业所得税的原因是: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必须是有法人资格的,而合伙企业和个人独资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因此不缴企业所得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合伙人要分别缴纳个人所得税,按照个人所得税中的“个体工商户的”税目征收。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纳税人范围比公司所得税大。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即所有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内资企业或其他组织,包括以下6类:(1)国有企业;(2)集体企业;(3)私营企业;(4)联营企业;(5)股份制企业;(6)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二、个人独资企业个人所得税计算1、个人独资、合伙企业核定征收实行核定行业应税所得率的办法,按年核定、按月缴纳.定率征收即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是指纳税人在其收入总额或成本(费用)支出能够正常核算,或根据其生产经营要素能够测算收入总额或成本(费用)支出额的情况下,主管税务机关参照同行业、同规模企业的一般盈利情况,根据纳税人的实际生产经营状况,按照一定的程序方法,按照应税所得率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方法;2、实行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方式的,纳税人经营多业的,无论其经营项目是否单独核算,均应按其主营项目确定应税所得率。3、应纳所得税额的计算公式如下: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或=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对纳税人收入总额难以确定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规定核定。个人独资企业不存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因此不存在合理避税的情况。希望上面的介绍可以帮助大家

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不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非居民个人。非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独资企业合理节税,是否有风险?我们该如何避免?

个人独资企业节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个人独资企业无需缴纳企业所得税;众所周知,目前国内有三大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而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个人独资企业是可以免除企业所得税,只缴纳增值税和小部分个人经营所得税的。

二是核定征收;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目前部分地方政府按照国家规定对生产经营所得采取核定征收,一般核定应税所得率为(利润率)10%。再加上个人独资企业在设立和注销等方面,都有着更为简单的流程,方便企业后期退出市场,这些都是使得个人独资企业成为创业者节税首选的原因。

个人独资企业节税方法:

业务转移。即将现有业务转移到个人独资企业来进行,就可以享受个人独资企业的低税率和高扶持的双重优惠。

成立个人独资企业,作为原企业的采购或销售平台。设立一个贸易型的个人独资企业,作为原企业的采购或销售平台。由新设立的贸易型个人独资企业跟供应商发生业务往来。将利润截留在贸易型个人独资企业内,由个人独资来纳税,以实现整体的税负的降低。

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是指税法对某些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也是纳税人进行税务筹划时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

当然,在利用个人独资企业进行节税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财会人员对税务筹划的判断能力。因为税务筹划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而且在筹划时一旦出现误差,很有可能从合法的税务筹划演变成偷税漏税等个人纳税筹划违法的行为,轻则补税,罚款重则可能会受到刑事的处罚,所以在进行税务筹划时,一定要提高财会人员对税务筹划的判断能力。二是注册地址的选择,毕竟不同地区税收优惠政策也不同。

大家都在看

个人独资企业税务政策上有什么特殊地方,应该注意什么呢?

个人独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增值税:1%,个独不缴纳企业所得税个独、个体均可核定,个税核定征收低至0.2入驻园区总税负2.661.注册地点的选择在选择注册地点时,大家要注意选择政策方面稳定、合法经营的园区,某些园区

个人独资企业税收政策

个人独资企业税收规定主要是:个人独资企业不缴纳企业所得税,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按收入所得和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分两种计算方法。个人独资企业的收入所得计算个人所得税,适用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三十五的五级超额

个人独资企业有什么风险

一、正面回答个人独资企业风险有:1、因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舍得业主拥有充分的自主权,不利于企业连续经营,极可能导致破产;2、投资者风险巨大;3、企业业主对企业负无限责任,在硬化了企业预算约束的同时,也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