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模糊不清,忽略了其重要性。一般来说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的时候,需要拥有良好的筹划概念认知,这样可以更好的进行筹划工作。需要明白的是:税收筹划不同于偷税、漏税,并且正确的税收筹划不仅可以减轻企业税负压力,同时也能提高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除此之外合理的税收筹划对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以及竞争力提高都会有所帮助。
成本较高,中小企业无力承担。众所周知中小型企业的底子相对较薄,难以推进税收筹划工作的进展。另外税收筹划操作的专业性要求极高,需要有专业的团队或者自身税务师来实施,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如果花费资金组建财税团队,这可能有点因小失大。
方案制定缺乏专业性。企业在开展税收筹划的时候,需要制定专业的税收筹划方案,毕竟这样可以确保筹划的可行性,而中小型企业的财务人员专业素质不是很高,同时自身知识水平和经验也有限,所以在制定方案时,难以保证方案的专业和可行性。需要注意的是:税收筹划方案的可行性和专业性得不到保证,那么不仅发挥不出筹划应有的价值之外,还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甚至可能回收税务部门的行政处罚。
如何做好企业税务筹划选择税务筹划空间大的税种
要选择对决策有重大影响的税种作为税务筹划的重点;选择税负弹性大的税种作为税务筹划的重点,税负弹性越大,税务筹划的潜力也越大。
符合税收优惠政策
一般在税种设计时,都设有税收优惠条款,企业如果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条款,就可享受节税效益。
改变纳税人构成
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之前,首先要考虑能否避开成为某种纳税人。比如在年开始实施的增值税和营业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下,企业宁愿选择作为营业税的纳税人而非增值税的纳税人,宁愿选择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而非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因为营业税的总体税负比增值税总体税负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总体税负比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总体税负轻。
影响应纳税额的基本因素
影响应纳税额的因素有两个:纳税依据和税率。进行税务筹划无非是从这两个因素入手。如企业所得税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税法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允许扣除项目金额,具体计算过程中又规定了复杂的纳税调增、纳税调减项目,因此,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有了一定的空间。
重视财务管理环节
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都有税务筹划的工作可做。比如,按照税法规定,负债的利息作为所得税的扣除项目,享有所得税利益,而股息支付只能在企业税后利润中分配,因此债务资本筹划就有节税优势。
小微企业税务筹划技巧 小微企业如何做税务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