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户一般实行定期定额征收,月收入核定30000元以下的,免征税款,不需要申报。定期定额户实行业主自报、税务核实、电脑定税的程序,一般根据业主营业面积、人数、租金、路段等做为定税依据。
个体工商户纳税是指个体工商户应按照税务部门的规定正确建立账簿,准确进行核算。对账证件全、核算准确的个体工商户,税务部门对其实行查账征收的税款;对生产经营规模小又确无建账能力的个体工商户,税务部门对其实行定期定额征收;具有一定情形的个体工商户,税务部门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实行核定征收。
查账征收的
按营业收入交5%的营业税
附加税费
(1)城建税按缴纳的营业税的7%缴纳;
(2)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营业税的3%缴纳;
(3)地方教育费附加按缴纳的营业税的1%缴纳;
(4)按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实行5%-35%的的超额累进税率。
个体工商户纳税标准
销售商品的缴纳3%增值税,提供服务的缴纳5%营业税。
同时按缴纳的增值税和营业税之和缴纳城建税、教育费附加。
还有就是缴纳2%左右的个人所得税了。
如果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是免征增值税或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也免征。
注:残疾人员个人为社会提供的劳务,经批准可免征营业税。
个体户怎么交税个体户交税方法具体如下:1、查账征收的税款;2、定期定额征收;3、核定征收。
对生产经营规模小又确实没有建账能力的个体工商户,税务部门通常会对其实行定期定额征收;具有一定情形的个体工商户,税务部门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实行核定征收。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将办理登记注册、核发营业执照的情况,定期向税务机关通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十五条企业在外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从事生产、经营的场所,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以下统称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三十日内,持有关证件,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税务机关应当于收到申报的当日办理登记并发给税务登记证件。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将办理登记注册、核发营业执照的情况,定期向税务机关通报。
本条第一款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和扣缴义务人办理扣缴税款登记的范围和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个体户怎么交税?需要交哪几种税?法律分析:个体户应该去税务局交税。
个体户纳税方法1、领取税务机关审核登记后发放的税务登记证; 2、确定明确的税务登记人员,按照当地的税务管理制度规定使用、登记发票; 3、按时向税务机关进行申报并且按时提供交税前登记的有关资料。
带着经营活动产生的发票和会计记录前往税务局进行交税。
一般个体户所需缴纳的税种主要包含:(1)小型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税率为3%;(2)城市维护建设税,一般在城区需要缴纳7%,县区需要缴纳5%,县区以外的需要缴纳1%;(3)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要按照个体户的当年的生产、经营所有收入,去除成本后的余额进行计算,税率一般在2%左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经营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
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