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税务稽查的意图面对税务稽查,纳税人最重要的是理解税务稽查的意图。如果税务稽查人员已经入驻企业,而企业管理人员还不明白此次税务稽查的主要意图,则企业很可能会措手不及,出现难以规避的税务风险。 一般日常检查没有什么大的纳税风险。 专项检查是指税务机关按照上级税务机关的统一部署或下达的任务对辖区范围内的特定行业或特定的纳税人、特定的税务事宜所进行的专门检查。纳税人只要满足专项检查的范围,就会受到检查,而专项检查一般也没有多大风险。但如果纳税人违规操作,也面临一定的风险。 专案检查是指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以立案形式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情况所进行的调查处理。专案检查一般针对较为严重的税务违法行为,重点突出。
(二)争取时间,开展自查税务稽查对于纳税人来说,意味着风险和责任。纳税人面对税务稽查降低风险的重要自救措施之一是争取时间,开展自查。争取时间,开展自查一般能够控制或化解一部分纳税风险。
(三)行使权利,维护权益在税务稽查中,纳税人可以利用所拥有的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案例]在对某医疗单位进行税务稽查时,正在审查账簿的稽查人员看到该单位法人代表的夫人提着手提包匆忙外出,就请夫人打开提包看,于是从手提包中看到了银行存折和印章。稽查人员根据这些存折和印章到银行调查,最后发现逃税证据。 纳税人根据税法所规定的原则,对于税务稽查的质问虽然有回答的义务,但是,行使税务稽查权时如果导致纳税人的交易活动停止,使其失去交易对象或银行对其信任,或者使其私生活受到严重损害,即可认为税务稽查越权了。
(四)税企沟通,争取主动中华民族历来重视人际交往,深谙交往之道,在市场经济中的企业也是如此。企业应该与税务机关保持良好的接触,营造良好的税企关系。如果能够保持良好的税企关系,企业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税法提供的灵活性合理降低税负和纳税风险,并且能够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如果税企关系处理不好,就会被税务机关作为反避税重点或稽查对象。 同时,纳税人和税务稽查人员交往,应该做到不亢不卑,并且争取主动。在税务稽查中要多向税务部门反映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及困难之处,多与稽查人员沟通,多对相关问题作出有利的解释,争取纳税和稽查问题处理方面的主动。
企业遇到税务稽查莫要慌,三步教你如何做好应对!重庆麦积税务师事务所给您解答:税务稽查包含选案、实施稽查、审理、执行四个部分。
税务稽查为什么会盯上你?
随机选案制度。国税总局有各种各样的选案机制,如果你的企业碰巧被抽到了,税务稽查就会过来查你。现在企业非常多,税务人力有限,抽样不会太多,企业被随机抽中的概率非常低。
国家需要对某个行业进行整治,恰好是你的企业所处的行业。如果国家一声令下对某个具体行业来一通彻查,这种情况下要是碰到了,你得要认。行业风险属于系统性风险,因为这不是针对你一家企业,是针对你所处的行业。
企业的纳税数据有悖于常规。企业纳税总额、税负比率和业务规模不匹配,与同类型、同行业偏差较大,这都是有悖常规的。税局这边的风控如果分析出你的企业纳税数据异常,税务稽查很可能就会查到你头上。
企业行为不检点,被举报了。企业存在偷税漏税,被内部人员、竞争对手给举报了。如果证据比较充分,税务稽查自然要来查你。
企业纳税不规范。内部账目做得不清不楚,报税不及时,或者开票有问题,引起了税务的警惕,这个时候机务稽查可能会过来查你。
税务稽查如何应对?
平常须准备基础工作。
财务人员须加强税务政策学习,资料应分门别类存档,不该对外的资料,不能放在一个档案室。
稽查接待心理准备。
对于税务机关的突然到来,不必惊慌;要摆正位置,不与税务人员起争执;面对举报,要表现的大度宽容;沉着冷静自信的面对税务人员。
稽查前的准备工作要做足。
这里就是指税务稽查前的自查阶段。面对税务稽查企业要做好自查自纠工作。
接待税务稽查人员。
税务稽查接待要按对等原则,公司负责人可礼节性出面应付,但对公司各项财务问题不作肯定性答复和介绍,由财务总监与稽查人员接待;税务稽查人员在公司经营场所走访,一定要有财务负责人陪同。
稽查底稿核对方法。
底稿要复印、核对要认真、应对要及时、措施要得当。
稽查意见反馈技巧。
认真研究,逐条核对;书面报告,口头反映;协调配合,进退有序;有礼有节,有理有据。 百度上面有这方面的资料。
如何规避税务稽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