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经验总结的税务风险指标!
企业税务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的纳税行为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应纳税而未纳税、少纳税,从而面临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刑罚处罚以及声誉损害等风险;另一方面是企业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没有用足有关优惠政策,多缴纳了税款,承担了不必要税收负担。
税收遵从风险管理
防范与应对
企业在报税时数据填报准确,降低税务风险,对于税务局关注的指标,日常账务处理时注意规避。
风险分析
税务局根据风险分析系统中提示的风险,划分等级,有需要的,要求企业说明风险原因,是否存在偷税、漏税行为。
排序
税务局根据上一年纳税总额对企业进行划分,如大于200万元为大企业,100——200万为中小企业,对大企业要求填报重点税源,进行重点监察。
评估
税务局按照指标体系对企业进行税务风险评分。
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指标体系分为10个基本指标,10个修正指标。指标的选取是根据各税种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第三方信息以及补充申报表中的项目和科目,通过财务分析、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演算成的特定分析指标 。
基本指标主要针对企业的税收负担、申报合法、纳税能力、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五个方面设计,每个指标有个标准值,超过或者低于标准值,有固定的评分,通过得分,判断企业的`税务风险。
PS:税务局重点关注主营业务变动率,这个指标异常的,即认为企业有较高税务风险,有可能是企业转变主营业务或者销售方式转变造成指标异常。
财务报表中相关科目的涉税风险分 析
应收票据
票据贴息,属于延期付款利息,是价外费用,要记入收入——开票
应收账款
余额偏大——考虑是否存在虚开发票或者关联交易
出现负数——是否存在滞后销售或者预收与应收款对冲,结合现金流量看,是否存在账外收入,特别注意取得虚开发票
其他应收款
偏大——是否存在“小金库”,是否少列利息或者多列费用
变动大——是否通过往来款,转移利润
存货
存货与收入比>30%,属于偏大——是否存在滞后销售或者账外收入;少结转成本,<10%的企业,是否多结转成本
固定资产
是否存在应资本化的,费用化;是否领用自产货物,用于非增值税项目,是都存在扩大抵扣(水电费进项税额)
应付账款
与存货配比>2——是否虚开发票
余额大——是否存在滞后收入
偏小——是否存在与应收对冲或者关联交易
长期挂账无需支付,查明原因,确实无需支付的,应计收入处理
;
纳税评估中常见的预警风险指标纳税评估中常见的预警风险指标
纳税评估中常见的预警风险指标有哪些你知道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纳税评估中常见的`预警风险指标的知识,欢迎阅读。
存货类指标异常预警
存货周转率偏低预警
期末存货大于实收资本差异幅度异常
纳税人期末存货与当期累计收入差异幅度异常
账面存货率指标
资金或存货周转次数平均每月超过5次
收入类指标异常预警
未开具发票累计为负数预警
增值税收入与所得税收入不一致预警
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异常预警
成本与收入弹性系数异常预警
销售额变动率与应纳税额变动率弹性系数异常
应税销售额变动异常预警
纳税人主营业务收入成本率异常
纳税人主营业务收入费用率异
纳税人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成本变动率弹性系数异常
税负类指标异常预警
一般纳税人低税负预警
所得税贡献率异常预警
查账企业亏损预警
一般纳税人税负变动异常预警
资产类指标异常预警
企业中其他应收款占比=其他应收款/资产总额*100%
存货扣税比=存货类进项税额÷(期末存货余额-期初存货余额+当期主营业务成本)×100%
纳税人流动资产变动率与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弹性系数异常
纳税人固定资产变动率与销售收入变动率弹性系数异常
纳税人固定资产综合折旧率变动异常
纳税人无形资产综合摊销率变动异常
进销项类指标异常预警
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变动弹性异常预警
进项税额变动率高于销项税额变动率
进项税额大于进项税额控制额
运费抵扣率指标
农产品收购凭证抵扣进项占比超过50%以上
外埠进项或销项税额比重超过50%
主要进项或主要销项税额集中度低于65%
;
税务预警指标有哪些税务预警指标有哪些? 共十项指标:增值税收入与所得税收入不一致预警;存货扣税比例异常预警;进项税和销项税弹性异常预警;预收账款比例过高的预警;所得税异常贡献率预警;警告全额高于90%;风险预警;作废警告;主营业务收入异常变化率预警;审计企业亏损预警。
指标1:增值税收入与所得税收入不一致的预警;增值税申报收入应与企业所得税申报收入基本一致。
如果差值10%,则给出预警。
所以特殊情况下不一致,要说明原因。
指标2:存货扣税比例异常报警;“当期存货进项税额”占“当期应税及出口商品购进成本”的比例,可以理解为综合扣税率。
增值税税率最高17%,最低0%。
综合来看,正常的话,必然在0%-17%之间。
如果突破了,就要警告和说明。
就这么简单!指标3:进项税和销项税弹性异常预警;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弹性是指纳税人本期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与上年同期相比的变动关系。
理想情况下,两者的变化方向和幅度基本一致。
税务机关拟利用该指标预警企业投入产出项目的异常变化,分析企业经营中的异常涉税信息。
指标4:预收账款比例过高预警;一般来说,企业的预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0%以上很容易预警。
指标5:所得税贡献率异常预警;如果该行业企业所得税贡献率低于当年该行业所得税贡献率预警值,则该企业可能存在忽视或低估主营业务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等问题。
计算口径:所得税贡献率=(应纳所得税主营收入)100%指标6:大部分发票为顶额开具,发票全额高于90%预警;指标7:平均每月资金或存货周转次数超过5次等3个风险点预警;指标8:发出后出现大量无效发票等预警;指标9:主营业务收入异常变化率预警;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分析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化情况,判断企业是否存在低估主营业务收入等问题。
如果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化率低于行业平均变化率,企业可能会少报或忽略主营业务收入。
指标10:审计企业亏损预警;根据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情况,统计申报亏损企业占所有查账征收企业的比例。
饲料行业税务指标---税务预警指标 饲料行业免税。
预警指标有200多个。
主要有: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增长率、滞留票、购销项目弹性系数、成本利润率等。
增值税预警怎么生成,有哪些? 上面的税务后台系统,如果你的税务情况和报表不合理,他们会生成预警,然后会要求你写情况说明或者你去他们那里喝茶。
我就知道这么多。
为什么纳税一申报就被税务预警,那是因为这些指标 现在都是金税三期系统自动选择的,所以你申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你申报的税务指标和财务指标是否合理。
金税预警什么是金税预警?金三预警?怎么能防止金三稽查? 金三预警是什么逻辑? 通过金税三期征管软件的预警评估系统,税务机关根据系统设定的指标,每月对纳税人信息的数据信息和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对纳税人历史涉税问题、环节和行为进行税务风险度量,筛选出可疑信息,进行预警评估,对重要信息进行双随机抽签检查。
第三个纳税期预警评估系统发布预警的几种情况:1。
增值税收入和所得税收入不一致会导致系统性预警。
增值税申报收入应与企业所得税申报收入基本一致。
如果差值10%,则给出预警。
异常存货扣税比率。
指“当期存货进项税额”占“当期应税及出口商品购进成本”的比例。
一般是0-17%。
如果超过这个范围,就会发出预警。
也可以理解为综合扣税率。
增值税税率最高17%,最低0%。
综合来看,正常情况下综合扣税率必然在0%-17%之间。
如果有突破,要提前预警,向税务机关说明。
就这么简单。
进项税和销项税变动弹性的预警弹性系数通常指两个变动指标之间的关联程度。
进项税和销项税的变动是正相关的,即进项税的增加要伴随着销项税的增加。
进项税额变化率=(当期进项税额-同期进项交换额)/同期进项税额x 100%;销项税变化率=(本期销项税和同期销项税)/同期销项税x 100%;弹性系数=进项税变化率/销项税变化率。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进项税和销项税弹性,是指纳税人本期进项税和销项税与上年同期相比的变动关系。
理想情况下,两者的变化方向和幅度基本一致。
税务机关拟利用该指标预警企业投入产出项目的异常变化,分析企业经营中的异常涉税信息。
预收账款比例过高的预警。
如果预收账款比例过大,也会引起税务局的注意,有企业没有按照时间节点确认收入的嫌疑。
所得税贡献率异常预警所得税贡献率=(应纳税所得额/主营业务收入)*100%如果企业的所得税贡献率与同业相比过低,可能会出现少计收入、多计成本的情况。
大部分(70%)发票都是定额开具,发票全额高于90%,大量无效发票会导致系统警告。
审计企业连续三年亏损会导致系统性预警。
根据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报损企业占全部查账征收。
企业的比例,用以分行业、分地区、分年度分析反映查账征收企业的所得税管理状况,连续三年亏损的企业可能存在少及收入、多列成本费用扩大税前扣除范围的问题。
总的来说,企业纳税异常表现为:纳税总额、税收负担率与业务规模不匹配,与同类型、同行业偏差较大;经营异常避税嫌疑突出:关联交易频繁,向关联企业转移利润;纳税不规范:会计账目不清,报税不及时,开票有问题。
出口退税出现预警是什么意思 出口退税出现预警通常是以下几方面原因:1、出口企业的供应商因为征管、纳税、欠税或者增值税发票等方面出现问题,被其所在地税务机关列入关注企业,所以,出口企业在购买其产品时,往往会出现预警信号;2、出口企业的产品涉及到国家重点关注的产品,比如:CPU、电子产品等,也会出现预警标志;3、出口企业操作不当或者不熟练,导致频繁发生申报异常、逾期申报、内外销账务管理混乱、单证备案不清晰等问题,也会被税务管理机关列为关注企业,出现预警信号。
出口退税一旦出现预警,则税务机关通常采取的措施是:一是对出口企业实施退税评估;二是实施税务稽查。
在实际工作中,对涉及到的商品和关联企业也会进行函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