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主观:纳税 筹划与税收筹划都是筹划,它们有三个字是相同,所以有很多人都认为它们是一个意思。其实它们是完全不一样,只是彼此之间有一点点的联系而已。那么,纳税筹划与税收筹划有什么联系? 网 小编告诉我们要看实际情况。 纳税筹划是对纳税的运筹谋划。纳税筹划是以企业为主体,通过对企业经营安排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改变来达到节税的目的;纳税筹划是以节省税款、规避纳税风险为目的的。大家知道,税务征管里有两个方面:征税——税务机关;纳税——纳税人。可见,纳税筹划是税务征管里的概念,只是纳税人这一方面在纳税时进行的运筹谋划。 税务筹划:是指税务部门总结以前的税务工作经验并对以后的工作加以修正和完善,作出周期性的计划。这里的税务工作是全面的包括税收,督察,管理等全面的工作。 税收筹划:是指 (1)税收筹划的主体是具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即纳税义务人; (2)税收筹划具有科学性,合法性,并符合公家的税收政策导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税收筹划的目的是获得税收的利益。 税收筹划是税收的筹划,税收是什么?税收就是“税的收取”。也可称“税的征收”。因为,政府依法收取就是征收。像管理就是“管辖治理”一样。不管有“五因素说”,还是“七因素说”或者“管理就是决策”管理的本质就是“管辖治理”。税是什么?税字由禾与兑组成。禾在古书上指粟,就是谷-子。兑有凭票据支付或领取的意思。可见,当初的税是农民(当时可能也还没有工人等)把粮食缴给国家,以维持国家的生存。这里只是探讨“税”字的来源,或税收的起源。但要真正把握现代的税收的本质,只是探讨税的来源不行,必须将现时该事物的完整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税收(TAX)就是国家(地区)按照税法收取货币或实物。税法是国家(有立法权的地区)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特定行为规范。按照税法收取的,就是税;按照别的法律收取的,就不是税。所谓“特定行为规范”是说,税法有区别于别的法律的特点;是逐步形成的现时的样式。税收是最高位的感念,其他的有关“税”的概念都是它属下的。 要是在纳税筹划与税收筹划方面需要帮助的话,可以在线咨询委托网专业律师来帮助你,他们是专业的。
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四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企业如何做好税务筹划选择税务筹划空间大的税种
要选择对决策有重大影响的税种作为税务筹划的重点;选择税负弹性大的税种作为税务筹划的重点,税负弹性越大,税务筹划的潜力也越大。
符合税收优惠政策
一般在税种设计时,都设有税收优惠条款,企业如果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条款,就可享受节税效益。
改变纳税人构成
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之前,首先要考虑能否避开成为某种纳税人。比如在年开始实施的增值税和营业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下,企业宁愿选择作为营业税的纳税人而非增值税的纳税人,宁愿选择作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而非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因为营业税的总体税负比增值税总体税负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总体税负比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总体税负轻。
影响应纳税额的基本因素
影响应纳税额的因素有两个:纳税依据和税率。进行税务筹划无非是从这两个因素入手。如企业所得税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税法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允许扣除项目金额,具体计算过程中又规定了复杂的纳税调增、纳税调减项目,因此,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有了一定的空间。
重视财务管理环节
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都有税务筹划的工作可做。比如,按照税法规定,负债的利息作为所得税的扣除项目,享有所得税利益,而股息支付只能在企业税后利润中分配,因此债务资本筹划就有节税优势。
如何进行企业所得税筹划?企业所得税是针对企业的各项所得而征收的一个税种,那么关于企业所得税的各项计算相信大家都是清楚的,今天主要带大家学习关于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
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是指企业在法律的许可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等事项进行安排以充分利用各项优惠政策而获取最大节税限度的一种行为。
一般大规模的企业都会为自己的企业进行税收筹划,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通过成本费用筹划企业所得额成本费用的纳税调整有四种类型:1.不许扣。
如发票不合规的费用,与经营没有关系的费用,违法违规费用,比如少交税,滞纳金,罚款等。
部分扣。
成本费用不允许全额扣除,比如业务招待,广告费,市场推广费等。
延后扣。
费用发生后,税务不允许在当期立即扣除,但延后可以扣除。
如超过标准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资本化的费用。
加计扣。
这是税务给的优惠,并不多见,主要有研发费用,残疾员工工资,企业为环保做的投资等。
对于成本费用,所得税筹划思路是,突出加计扣除,避免不许扣除和延后扣除。
通过应纳税所得额筹划企业所得税通过应纳税所得额筹划企业所得税,思路有三个:在公司形式上考虑,设立分公司还是子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平滑利润;用足税收优惠政策。
第一,合理利用公司形式。
母公司打算在外地设立一个机构来经营,有两种选择:一是设立子公司,另一是设立分公司。
如果预计新公司短期内不会有盈利的话,设立分公司更合适。
因为分公司可以与总公司合并在一起缴纳企业所得税。
如果对公司前景没有太大期望,还可以选择合伙企业形式。
合伙企业只需交个税,没有企业所得税。
合伙企业交税是先分后税,只有分到个人手里面才交,不分不交,显然比较有利。
第二,如何利用关联交易。
在关联公司搞利润调节,一是在收入上调节,就是把收入切换到另一个实体里面去做,二是在费用上面去想办法,把A公司费用想办法入到B公司。
收入的确定要在签署合同的时候考虑进去,费用要想得更早,不能等事后找发票。
关联公司间调节利润的最核心因素就是要及早规划,事先动手。
最好的状态就是让所有的关联公司都盈利或都亏损,数据上都能做到合理解释,切忌让人明显察觉到是在人为调节利润。
利用关联交易去筹划企业所得税是一个双刃剑,这种做法很容易引起税务关注。
做好关联交易时,定价策略是很重要的,定价一定符合常理。
第三,用足税收优惠政策。
常见的税收优惠政策包括:1.研发费用加计扣除;2.残疾员工的工资加计扣除;3.技术转让减免企业所得税;4.安全环保、节能、节水设备抵免税额优惠。
上述内容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的相关内容了,这是财务人进阶的一项不可缺少的知识点,相信大家在看完这篇文章以后都有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如果大家还想看更多的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深空网,感谢支持,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