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法对营业收入应纳税额的规定:一.公式1.应纳税额=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
或者=(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适用税率-速算扣除。
自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 1日,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对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
个体工商户无论采取何种征收方式都可以享受。
减免税=(个体工商户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税额-其他政策减免税个体工商户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营业收入应纳税所得额) (1-50%)3.企业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系列应纳税收入(按年度)税率%快速演绎一个不超过3万元五02超过3万元至9万元的部分101500三超过9万元至30万元的部分2010500四超过3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3040500五超过50万元的部分3565500。
个体工商户应纳税额的计算查账征收的计税依据原则:同企业所得税。
难以区分生产经营和个人、家庭生活的费用,40%视为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费用,允许扣除。
劳动力成本:A.允许扣除实际支付给员工的合理工资和薪金。
个体工商户业主的工资薪金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
取得经营所得的个人(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自然人投资者)没有综合所得的,在每一纳税年度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时,应扣除:费用6万元、专项附加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个体工商户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对《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进行捐赠。
不超过其应纳税所得额30%的捐赠额,可以据实扣除。
研究和开发。
d费用,单台价值10万元以下的测试仪器、实验装置的购置费可直接扣除。
招待费、宣传费、三项基金和利息支出:扣除要求和标准同企业所得税。
(其中:2.5%用于员工教育)2.不得扣除项目。
个人所得税B.滞纳金C.罚款、罚金和没收财产的损失D.不符合扣除条件的捐赠支出和直接向受益人的捐赠E.赞助支出F.个人和家庭支出G.业主为自己或员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
个体工商户代其雇工或他人负担的税款一、与生产经营无关的其他费用。
三。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应纳税额的计算:有查账征收和验证征收两种计算方式。
审计税一、投资者的工资不得在税前扣除。
取得经营所得的个人(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自然人投资者)无综合所得的,在每一纳税年度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时,应扣除:费用6万元、专项附加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投资者及其家属发生的生活费不允许税前扣除。
企业生产经营、投资者及其家属共有的固定资产难以分割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类型、规模等具体情况确定。
核实允许在税前扣除的折旧费用的金额或比例。
企业实际支付给职工的合理工资薪金支出,允许在税前扣除。
每个纳税年度与企业生产经营直接相关的业务招待费,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企业计提的各种准备金不得扣除。
投资者设立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企业的,按照上述规定允许扣除的个人费用,由投资者自行选择从其中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中扣除。
批准的收藏A.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b、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纳税所得额或=成本支出(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实行核定征税的投资者不能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取得业务收入的个人,没有综合收入的,计算一下。
每一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减除费用 60000 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在办理汇算清缴时减除。
2022 年 1 月 1 日起,持有股权、股票、合伙企业财产份额等权益性投资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简称独资合伙企业),一律适用 查账征收方式计征个人所得税。
独资合伙企业应自持有上述权益性投资之日起 30 日内,主动向税务机关报送持有权益性投资的情况。
其他规定1、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对外投资分回的利息或者股息、红利,不并入企业的经营收入,而应单独作为投资者个人取得的 “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残疾人员取得的经营所得,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减征个人所得税。
例1:甲个体工商户 2020 年实际发放员工工资 30 万元,在计算应缴个人所得税时,扣除的员工的职工福利费为300000×14%=42000(元)例2:对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允许对一些支出项目按一定标准予以税前扣除。
下列关于税前扣除项目和标准的表述中,正确的有(BD )。
个体工商户业主的工资薪金可以据实扣除B. 实际支付给从业人员合理的工资薪金和缴纳的“三险一金”可以税前扣除C.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可据实扣除D.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发生的租赁费支出,按照租赁期限均匀扣除例3:丙个体工商户从事运输业务,账证健全,2021 年 12 月取得经营收入为 350 000元,准许扣除的当月成本、费用(不含业主工资)及相关税金共计 260 000 元。
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 68 400 元(未扣除业主费用减除标准),1~11 月累计已预缴个人所得税 8200 元。
除经营所得外,业主本人没有其他收入,属于独生子,且 2021 年全年均享受赡养老人一项专项附加扣除。
不考虑专项扣除和符合税收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的其他扣除。
解:全年应纳税所得额=(350 000-260 000)+68 400-60 000-12*2000=74 400(元) 全年应缴纳个人所得税=(74 400×10%-1 500)×50%=5 940×50%=2 970(元) 该个体工商户 2021 年度应申请的个人所得税退税额=8 200-2 970=5 230(元)相关问答:个人经营所得税税率表2023年 一、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采用三级超额累进税的、实行按年综合征收。
为兼顾现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个人独资企业所得和合伙制企业所得纳税人的纳税负担,衔接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征收,可将税率简化为三级超额累进税率。
以每一纳税年度的各项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和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税所得额,按年综合征收,分月(或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
生产经营所得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不超过5000元的/5%;2/超过5000元至10000元的部分/10%;3/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20%;4/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30%;5/超过50000元的部分/35%。
个人经营所得税怎么计算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起征点,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适用于五级累进税率。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1. 征税范围(1)实行查账征税办法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个人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税目征收个人所得税。(2)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个人,取得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其他各项应税所得,应分别按照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如个体工商户对外投资取得的股息所得,应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税目纳税。(3)个人因从事彩票代销业务而取得的所得,应按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2. 计征方法计征方法:按年计征3. 税率税率: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4. 计税依据应纳税所得额=该年度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当年投资者本人的费用扣除额当年投资者本人的费用扣除额=月减除费用(3500元/月)×当年实际经营月份数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不得扣除的支出:①个人所得税税款;②税收滞纳金;③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④不符合扣除规定的捐赠支出;⑤赞助支出;⑥用于个人和家庭的支出;⑦与取得生产经营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⑧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不准扣除的支出。纳税人取得经营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纳税人(自然人)在月度或者季度终了后15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预缴税款;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31日前办理汇算清缴。成本、费用,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和分配计入成本的间接费用以及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损失,是指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及个人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企业年纳税额怎么算?企业年利润为20万怎样算年缴税总额
说的不清楚!如果是问利润20万元缴纳的所得税,应该是20*25%=5(符合小微企业标准则是20*50%*20%=2.年缴税总额是指整年内缴纳的各种税收,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教育附加、印花税、所得税、资源税等。
企业年报的纳税总额指的什么税
纳税总额是指企业全年实际交纳的所有税金之和,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城建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企业和个人所得税、印花税等。这些税种的实际交纳金额,可以从相对应的科目账户中找到。
企业全年纳税总额包括哪几种税?
全年纳税的总额包括企业全年所纳增值税、营业税、城建税、房产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教育费附加、提围防护费。也就是应交税金科目和其他应交款科目和管理费用的二级科目税金的借方金额的总和。
年度应缴纳企业所得税额计算
利润总额(会计利润)=4000-2600-770-480-60-(160-120)+80-50=80万元;
广告费用扣除比例为销售收入的15%,可扣除:4000×15%=600万元,调整增加纳税所得额:650-600=50万元;
业务招待费扣除比例为60%,但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5‰:4000×5‰=20万元>25×60%=15万元,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25-15=10万元 ;
捐赠支出:80×12%=9.6万元,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30-9.6=20.40万元;
工会经费可扣除:200×2%=4万元,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5-4=1万元;
职工福利费扣除:200×14%=28万元,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31-28=3万元;
职工教育经费扣除:200×2.5%=5万元,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7-5=2万元
该企业2014年应纳税所得额=80+50+10+20.40+1+3+2=166.40万元
应缴纳企业所得税:166.40×25%=41.60万元。
会计怎么知道公司年度纳税总额 从地税还是国税的什么表的什么项目可以查看
从国税申报主表表上(至某某年12月31日,即每年的一月份申报)看全年缴纳增值税数,主表的24栏“应纳税额合计”;
从损益表上看两个数:a.“营业税金及附加”全年累计数,按照现行会计制度即全年缴纳的增值税附加税费以及印花税、房产、土地税、车船税等,b.表末第二行“减:所得税”(本年累计数)即全年缴纳的所得税数
这三块加起来即是公司年度纳税总额。
如果看账本:往来明细账上“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贷方累计数,即全年应纳增值税数,借方累计数即是全年增值税实缴数;同样道理,应交税费-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附加、地方水利基金、印花税、车船税、房产税、土地税、等,贷方累计数即是全年累计应缴数,借方累计数即是全年实际缴纳数;应交税费-所得税(或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贷方累计数即是全年应缴数,借方累计数即是全年实缴数,然后,各税相加即可得出全年。
工商年检的全年纳税总额包括哪些税,是根据什么填的。
工商年检中全年纳税总额包括:所得税、流转税等,应包括全年所有税种的缴纳金额。如: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城建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企业和个人所得税、印花税等。
一般是根据以下几点来填写:
工商年检全年纲税总额包括企业所交纳的各项税金,也就是说只要在帐目上记入应交税金的金额都包括在内的
全看纳税总额,也就是根据应交税金的借方额填例的
工商年检是指:国家工商总局2014年2月19日发出通知,自3月1日起正式停止企业年度检验制度,要求各级工商机关抓紧做好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等一系列新制度的实施准备工作。此举意味企业工商年检制度将正式告别历史舞台。根据国务院新近出台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正式取代企业年检制度。
企业年检网上申报中的的全年纳税总额计算方法,要用到会计报表中的哪些数字?谢谢
指的是应交税费的借方累计发生额和管理费用中包括的印花税和计入成本的契税。
企业全年纳税总额是怎样统计的 10分
你说的是企业工商年检中的年检表中的全年纳税额吧: 我的理解是上一年度全年所有实际缴纳的税款合计,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以及所得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城建税及附加、耕地占用税、契税等等 。但不包括滞纳金哦。
年检表中全年纳税总额怎么算?
你说的是企业工商年检中的年检表中的全年纳税额吧:
我的理解是上一年度全年所有实际缴纳的税款合计,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以及所得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城建税及附加、耕地占用税、契税等等 。但不包括滞纳金哦。
2016年企业所得税税率怎样计算方法
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包括以下6类:(1)国有企业;(2)集体企业;(3)私营企业;(4)联营企业;(5)股份制企业;(6)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红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
企业所得税税率: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的比例税率。
企业应纳所得税额=当期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国家财税务总局下发的《关于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117号),通知明确,自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6万元(含6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2016年如何计算企业所得税
计算企业所得税方法/步骤
企业所得税预缴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因为以前我国的企业和外国的企业有税收的不同,但是现在这点已经没有了。现在的两种办法是第一、按本年一个月或一个季度实际的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发生数计算缴纳。
以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按月或按季的平均计算缴纳。按照我们国家目前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企业所得税税率减按20%。这是为了促进小型微利企业的发展,平衡经济发展而规定的政策。
我们现在说说具体的两类税收方式的计算办法,第一类办法是应交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计算缴纳,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成本(费用)-税金+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纳税调整额,这样就可以计算出税收问题了。
第二类的办法是按月(季)预缴时的征收,计算的办法是,应交企业所得税=利润总额*适用税率,这样的计算方法和前面的基本一致,只是计算的时间有一定的区别,整体计算没有什么大的差别,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我们需要说明的是,前面的两种办法是查账征收两个计算,还有一种国家的征税方法是核定征收的,具体的情况是,应交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额*所得率*适用税率。这个也是我国现在使用比较多的方法之一。
2016年最新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是指对取得应税所得、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境内企业或者组织,就其生产、经营的纯收益、所得额和其他所得额征收的一种税。
(一)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在银行开设结算账户;
独立建立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表;
独立计算盈亏。
(二)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是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内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
(三)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年收入总额-准予扣除的项目
(四)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额
收入总额。
(1)生产、经营收入:
(2)财产转让收入:
(3)利息收入:
(4)租赁收入;
(5)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6)股息收入:
(7)其他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收入,罚款收入,因债权人缘故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物资及现金的溢余收入,教育费附加返还款,逾期没收包装物押金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纳入收入总额的其他几项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