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后地税怎么办对于很多人来说不知所措,新事物的出现必然会挑战旧规则的存在,适应才是硬道理。中达咨询就营改增后地税怎么办和大家说明一下。
“营改增”自2012年1月1日首批试点以来,营改增试点已覆盖10个行业,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也已在2016年5月1日前全部到位,“营改增”后,地税不再拥有“以票控税”的手段,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地方税收征管,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营改增后地税面临的困境
地税收入明显减少。多年来,营业税作为地方税源的主体和支柱,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收入的稳定性、管理的可控性、对相关税种的带动性、对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性,都是其他地方税种无法比肩的,因此营改增后地税收入将出现雪崩式下滑。对于丹阳地税局而言,2015年全年共组织入库公共预算收入43.64亿元,其中营业税24.1亿元,占比55.2%。“营改增”全面推开后,将直接导致地方税收规模的锐减,从收入的角度看:个人所得税、城建税、房土两税、企业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契税将成为地税税收收入来源的重要支柱以及管理的重点。
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面临减少。根据现行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的规定,2009年起新增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中,应缴增值税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由国税部门管理,地税部门的企业所得税征管范围将逐步缩减,据此,对地税部门征收范围及收入总额的影响较大,地税收入总规模将面临萎缩后的尴尬。
主体税源的带动作用缺失。营改增后,营业税转为增值税由国税部门征收,但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附属税种仍由地税部门征收。由于国税、地税分别适用不同的征收系统,信息无法实时交换,只能依靠定期比对补征的方式进行弥补,时间滞后且增加额外工作量,而对于流动性纳税人更是存在较大的税款流失风险。
以票管税优势丧失。营改增后,地税部门行之有效的以票控税的手段将随之失去功效,纳税人尤其是零散户纳税人在国税取得增值税发票后将有可能无视地税管理,有意无意的避开申报地方税费这一环节,漏征漏管的风险增大,地方各税的征管手段弱化,征管难度加大。
综上所述,我们的既有税源管理越来越有难度,部分税源需要我们加强或者优化管理方式,提前布局,防止流失。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请问:国税地税合并具体方案是什么?地税人员怎么安置?请问:国税地税合并具体方案是什么?地税人员怎么安置?
超编人员清理工作遵循“统一部署、分级负责、有序进行、积极稳妥”的原则。
各直属地方税务局应按照省地方税务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做好本单位人员清理工作。
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加强组织领导,深入细致地做好分流人员的思想工作,认真落实政策,确保超编人员清理工作顺利完成。
去地税上班的不一定都是公务员,地税局的编制有三种,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去的行政编制,这一部分员工是公务员,其次有通过事业单位考试进去的事业编制,也有普通招聘进去的合同工。
根据地方税务系统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下达的编制数,通过人员清理、干部向公务员过渡、空编考录公务员等办法,全面实施公务员制度,优化队伍结构,提高队伍素质。
分批报检检验和拆分报检检疫更加不利于一次通关、一次查验和一次放行;检验检疫三定方案中的原产地证、检疫和货物查验可以与海关互补,检验检疫的实验室还可以增强海关化验实验室的实力(实验室人员为参公事业编制)。
参考资料
国税地税机构合并明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人民日报[引用时间2018-5-15]
国税地税合并为什么给省人民 *** 管理 1994年以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只有一个税收征管系统,中央税收主要靠地方税务局征收。 1994年7月1日,国税地税正式分开。 但分税制实行了24年,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一方面,国地税分设会使纳税人的纳税成本增加,税务机关的征税成本增加,不利于税务人员全面掌握税收业务;另一方面,机构分设所导致的机构争议也成为问题。 合并后,好处主要有: 1. 可以提高征管效率,避免国、地税之间的推诿扯皮,同时促进税收征管的全国统一性,平衡地区差异性。 2. 能方便纳税人申报及应对税务机关检查,减少了企业的税收合规成本。 3. 征税系统可以对人员进行更好的配置,强化最需要加强的部门,提高税收征收的整体效率; 4. 税务局可以一次对所有税种统一检查,有效避免以往对非本单位的税收风险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弊端。 5. 地方财政资料造假的可能性下降。以前,地方税务局仅仅在业务上归属国家税务总局指导,但人事等由同级 *** 决定,所以地方 *** 为了政绩的需要,对地税、非税收入造假就有了可能。合并后,征税权在一定程度上上收,可有力避免此类现象。 2018年3月13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国务院将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将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实行以国家税务总局为主与省(区、市)人民 *** 双重领导管理体制。 国地税合并是大势所趋,这就成了未来一段时间内体制改革的重点,这项方案落实的具体时间没有明确,但大幕已经拉开。 国税地税合并为什么给省人民 *** 管理(双重领导)这是一个政治体制问题,也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问题,需要深入、广泛的研究。
地税具体分类 按照税收收入归属和征管管辖许可权的不同,可分为中央(收入)税、地方(收入)税以及中央地方共享收入,分别同国税系统和地税系统征收。 国税和地税是依据国务院关于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而产生的一种税务机构设定中两个不同的系统。它们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两者负责征收的税种的区别。前者征收的主要是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巨集观调空和关乎国计民生的主要税种,如增值税、消费税、关税(主要由海关代征)、企业所得税、车辆购置税等;后者则主要负责适合地方征管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税种如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建税等。
问下国税地税方面的问题 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的话,适用税率为3%,销售额×3%=应纳税额
请问大连国税地税哪个好一点 都是国家公务员,从以后的前景来看,肯定是国税有发展。营改增后,地税只能收收社保及个税之类的了。
国税地税合并了,以后省考这个单位是不是没了 1994年以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只有一个税收征管系统,中央税收主要靠地方税务局征收。 1994年7月1日,国税地税正式分开。 但分税制实行了24年,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一方面,国地税分设会使纳税人的纳税成本增加,税务机关的征税成本增加,不利于税务人员全面掌握税收业务;另一方面,机构分设所导致的机构争议也成为问题。 合并后,好处主要有: 1. 可以提高征管效率,避免国、地税之间的推诿扯皮,同时促进税收征管的全国统一性,平衡地区差异性。 2. 能方便纳税人申报及应对税务机关检查,减少了企业的税收合规成本。 3. 征税系统可以对人员进行更好的配置,强化最需要加强的部门,提高税收征收的整体效率; 4. 税务局可以一次对所有税种统一检查,避免了以往对非本单位的税收风险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弊端。 5. 地方财政资料造假的可能性下降。以前,地方税务局仅仅在业务上归属国家税务总局指导,但人事等由同级 *** 决定,所以地方 *** 为了政绩的需要,对地税、非税收入造假就有了可能。合并后,征税权在一定程度上上收,可有力避免此类现象。 2018年3月13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国务院将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将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实行以国家税务总局为主与省(区、市)人民 *** 双重领导管理体制。 国地税合并是大势所趋,这就成了未来一段时间内体制改革的重点,这项方案落实的具体时间没有明确,但大幕已经拉开。 至于合并后对“国考”等的影响,现在还不好说,相信会陆续制定一系列的配套政策。估计这次改革不会对考试带来不便。
中国地税和国税会合并吗?它的好处是什么? 国地税现在已经开始进行合并前的准备工作了。 目前国家在税收政策调整、内部税收软体设计、机构设定上在逐步进行改革。 最终的目标是达到全国形式上的统一。 但是因为国税和地税分属中央和地方进行管理,多年的分家导致了大量问题,这些都需要时间去解决。今后可以预见的是,合并后的税务局将由国税总局进行管理。 合并后,可以整合税收资源、有效缓解现在税务机构人员老化严重的情况,提高税收效率、减少建设投入、降低税收成本。 这个时间将会比较漫长,但应该会在未来10至15年内实现。
大港油田国税地税在哪 光明大道东侧,肉饼大王北面。有一个好像是国税。五期房对面,老房地产交易中心旁边,好像是地税吧。
请问:7月份国税地税的征期截止到哪天? 按月申报的截止到7月10日(营业税、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个人所得税等); 按季申报的截止到7月16日(企业所得税)。
2019国考即将释出公告,国税地税合并,招考人数会减少吗? 19年国税地税合并后,人员一般会多一些,一般暂时不会招人。
营改增之后,地税局会消失么你好,地税暂时是不会消失的,虽然营改增了,但是你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都还是要在地税这边申报,只是说地税人员这边人员的需求相对以前会减少,有可能部分人会被调整到国税,但是地税是不会消失的。